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海边荒石 高立群   ①有一年夏天,在青岛崂山附近一处无名的海滩,我第一次被石头的美丽所震慑:它们密密麻麻铺满海滩,浸润在阳光下微微动荡的海水里,一直延伸到大海...
题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海边荒石
高立群

  ①有一年夏天,在青岛崂山附近一处无名的海滩,我第一次被石头的美丽所震慑:它们密密麻麻铺满海滩,浸润在阳光下微微动荡的海水里,一直延伸到大海深处。    
    ②水光中轮转着石头们含蓄而神秘的色彩,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湿金,有的粉白如冰雪。它们多得数不清,坦坦荡荡气度不凡地占据了海滩,简直像一座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拦截了我眺望大海的目光。     
       ③我深深地被诱惑了,赤足涉入清澈的水中。左一块右一块,犹如贪婪的盗墓者,我挑着拣着。手里捧不下了,我就把第一批收获排放在岸边,转身又去掏摸。我决心要带一批石头回去,它们的美勾起了我的占有欲。    
    ④那些海水中的石头,几乎每一块都有独特的形状和花纹,点点滴滴,丝丝缕缕。俯身其中,令人沉醉。     
       ⑤不知过了多久,我捧着又一批宝贝回到岸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我手中的美石劈劈啪啪落下去,险些砸痛自己的脚。     
       ⑥那些“首批中选”的石头呢?它们怎么都消失了?我只迷惑了两秒钟,就发现它们依然不动呆在原处,只是,岸上的石头不再美丽。我看见一些普通的石头别扭地排成整齐的一列,灰头灰脑,怪模怪样。有的带点儿灰乎乎的红或者绿,有的干脆灰不溜秋或色如沙土。我不敢相信它们就是令我一见倾心的宝贝。呆视之间,我脑中竟跳出那样一个字眼:死亡。     
       ⑦比起海中的美态,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死去的原因,只是来了我——一个倾慕者,对之爱不释手,想把它们带回家去,占为己有。就是这点小小的贪婪,无可厚非的***,令它们离开长久熟稔而亲密的海水,孤独地承受夏天的烈日,而奇妙的大自然,早已让它们与大海之间此呼彼应,难舍难分。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      
       ⑧我把石头放回海中。在海滩盘桓良久,我竟想到一个时空远隔的人——“昆虫之父法布尔。这个一生在清贫中与虫交谈的人,在晚年得到一小片废墟。“一块偏僻的不毛之地,被太阳烤得滚烫。但却是刺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的好去处。”法布尔把它称作“钟情宝地”。与有些昆虫学家不同的是,别人剖开虫的肚子,把它们制成标本,他却是活着研究它们,“在蓝天之下,听着蝉鸣音乐从事观察。法布尔把这块“宝地”命名为“荒石园”,听来凄冷,但荒石园的故事却充满了尊重和温暖的感情,每块石头、每只虫子,都有自己的地方,自然自在,荒得其所。    
    ⑨比照我们习惯的一些方式,这才是真正令人起敬的爱。  
1、试将全文划分为两个部分。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7段说,离开了海水,“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里的“死了”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照我们习惯的一些方式,这才是真正令人起敬的爱。”一句中令人起敬的爱是指一种怎样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线句子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浸润在海水里的石头像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离开了海水的石头怪模怪样、“灰不溜秋,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文章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到⑥自然段为一部分,⑦到⑨为一部分。划分的依据是前部分以记叙为主,记叙的是海边挑拣美丽的石头后发现不再美丽的事情。后部分以议论为主,是在记叙的基础上引发思考。
2、指石头离开海水的润泽后失去了它们在海边的美态。
3、世间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方式和环境,都有自己的美,我们要尊重它们,欣赏它们,而不能贪婪地占有它们。   
4、自责和懊悔。海水中的石头本来很美,“我”把它从海水里拣起来,暴晒在岸边的阳光下。由于“我”的犯傻,石头失去了原来的美态,引起了我的反思,由此我产生了自责和懊悔的心理。  
5、对比。由于一时的私念,意外地剥夺了石头的美丽。这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增加了作者的自责感。并且有利于于表现主题,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和联想。
核心考点
试题【海边荒石 高立群   ①有一年夏天,在青岛崂山附近一处无名的海滩,我第一次被石头的美丽所震慑:它们密密麻麻铺满海滩,浸润在阳光下微微动荡的海水里,一直延伸到大海】;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着意苦争春(施建石)

       陆游诗云:“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这是一种境界。***诗云:“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又是一种境界。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却想提出:“着意苦争春,俏也应争春”。
       “春”,在甲骨文里由三个“木”字和一个“日”字组成,象征着春阳拂照,万木滋荣。春来江水总是绿如蓝,吹面不寒自是杨柳风。春天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春天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不言而喻,春天的脚步是在与冰雪斗争后踏响的,盎然的春意是挣脱了严寒的威逼才得以释放的。节令上的春天虽说会按时而至,但人们心理上、工作上的春天,却不是坐等可以到来的。“春风不度玉门关”。开关迎接春风,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着意苦争春,对于这“苦”字,古今中外事业有成者莫不感慨良多。巴尔扎克深知“苦难对于懦夫是万丈深渊”,松下幸之助揭示“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蒲松龄断言“苦心人,天不负”,文人自古热衷“梅花香自苦寒来”,欧阳山的杰作叫“苦斗”,冯德英的代表作为“苦菜花”,恢复高考制度第一年的作文题为“苦战”……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抗争就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没有苦和争,人生的旋律就少了波澜。种子在苦争后萌芽,婴儿在苦争后娩出,雏鹰在苦争中展翅。自然的发展就是物竞天择,人类的成长就是大浪淘沙。春天应当以寸草心去节节争取,应当去争最早、更俏的春色。
       莎士比亚曾说过:“聪明的人善于抓住机遇,更聪明的人善于创造机遇。”古代有“借树开花”一法,今日人们用大棚、温室培育跨越季节的蔬菜、花木,都表明春天是可以创造并延长的。犹如审势的前提下可以借势,造势,善于创造就能“四季如春”。诸葛亮“借东风”,堪称借势变春的旷世佳作。而鲁迅先生的“于无声处听惊雷”,和***的“青山着意化为桥”,可以说是创势造春的最高境界。
       春眠一味不觉晓,注定只能“寂寞开无主”。新世纪新岁月应该有新思路,我想,“无意苦争春”的避让逃遁似乎不应再提倡,“俏也不争春”的谦逊诚然可以理解,但即使“只把春来报”,也似乎欠缺主动的进取和直接的创造。路在脚下,命运和希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着意苦争春,俏也应争春”,才是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选自《人民日报》 2003年11月29日 第七版)

1、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提出“着意苦争春”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在文中有几层含义?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积累,在“恢复高考制度第一年的作文题为‘苦战’”后再添两个例子,在叙写中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请就你的理解,找两处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简要说说“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抗争就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一句的含义。(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乡村的泥土
(许俊文)

        (1)乡村是泥土做的。泥土是乡村的灵魂,它是上苍送给乡村最好的礼物。
        (2)泥土与庄稼,庄稼与人,都是一一安排好了的,谁也离不开谁。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曾祖父读过,祖父读过,父亲读过,我和弟妹们也读过,我们的儿孙还要再继续接着读下去。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在泥土里摸来摸去的,摸着摸着就摸老了,直到连泥土也摸不动的时候,这个生命就该被泥土抚摸了。
       (3)我曾仔细观察过父亲的那双手,粗糙得跟老树的皮没有什么两样,骨节粗大,十指变形,没有一个完整的指甲。这双手曾在土地上扒挠了八十多年,豆村的每一块土地都曾留下他的手印,甚或每一个土团都曾感受过他的手温。一次重病使他的右手致残,无法再扶犁耕地,挥镐掘土后,我劝他把家里的那几块地让给别人做,他咬咬牙艰难地作出了决定。但他执意要留下一小块自己做,说闲着也是闲着,种不动地,哪怕到地里站一站,蹲一蹲,在田埂上坐一坐,弯腰扯几把草,心里也好受些。父亲留下的这块地顶多只有三分,春天种了玉米,接着又种了一茬芝麻。夏天我回豆村时,发现他和母亲蹲在白花花的日头底下,一个吃力地翻着土,一个用槌棒敲打着土坷垃。目睹着这样的情景,我的心里一涌一涌的。于是我就跟他们说,这地不能再种了,要是热出个好歹,不值得。父亲一边敲打着土块,一边说,再种最后一茬。母亲也附和说,再种最后一茬。这样的话,他们已经跟我说过不下四五次了,每次都没有兑现。季节一次次地向前延伸,父亲的庄稼也跟着一次次地向前延伸。其实我心里是清楚的,只要父亲和母亲不倒下,这“最后一茬”就得一次次地向前延伸。
       (4)我们与土地和庄稼每相遇一次,都是一种缘分,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默契和交流。庄稼来了一茬又一茬,又被我们送走了一茬又一茬。每迎来一茬庄稼,我们就多一份希望;每送走一茬庄稼,我们就多一份充实。在这一次次的迎送之中,一代又一代的庄稼人微笑着走进泥土。试想,如果没有它们一茬又一茬地陪伴着我们,我们的一生该是多么苍白啊!
       (5)播种的时候,我常常攥着种子遐想,这些种子去了泥土里之后,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村庄里来了,就像一个个日子。尽管它们会给我带回更多的收获,但我还是有些依依不舍。一茬一茬的庄稼绿了,一茬一茬的庄稼黄了,似乎都是转瞬之间的事。收割也是如此。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6)躁动了一个春天,喧闹了一个夏天,土地直到把所有的庄稼都送走了之后,这才坦然无忧地躺下来,在月光下深深地睡下,那飘荡在田野上大团大团的浓雾,就是它绵长而舒缓的呼吸吧。
1.作者为什么说“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                                                                
2.第(3)段中的“再种最后一茬”这句话,父母已经跟“我”说过不下四五次了,为什么“每次都没有兑现”?
答:                                                                  
3.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答:                                                                  
4.阅读第(6)段,从哪里看出土地的“坦然无忧”?并说说土地坦然无忧的原因。
答:                                                                  
5.阅读全文,你从中感悟到人与土地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黄蜂筑巢

       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却又不会大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   
       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尽,前面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文件的小生命。   
       黄蜂的家族里。大部分没有办好移往冬天的手续。在阳台上,我听见一个细嗡嗡的声音说: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我听见了这声音,不忍把这只蜂扫进尘土和枯叶里,便用扫帚挑起它,轻轻放到窗台上,它像一个打秋千的小孩一样紧紧抓住扫帚尖,然后落在一片宁静的秋天里。   
       A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   
       B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面,那金黄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无月之夜的浓黑。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夜与昼、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厉,无限与短暂。
       它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仿佛它已经明了生命的期限似的,开始整顿自己。用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拨弄两根长长的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那是两根多么漂亮的触翎啊,它捋着它,一遍又一遍,如同一个清洁的爱美的人儿。
       小家伙!
       你原来是如此自爱呢!
       可是我们原来是怎么认识你的呢?我原来还以为你是个四处寻衅的亡命之徒呢!你的屁股后面总是挂着一支毒箭,随时准备刺向仇敌,我以为你是好斗的。黄蜂尾上针么,我至今记得童年捅鸟蜂窝时,几只毛茸茸的小爪子紧紧抠住鼻子上的毛孔,然后狠狠一刺,……至今鼻子还大着。
       黄蜂就是马蜂,春天时竟在阳台的墙缝里筑了巢,嗡嗡营营,不时地有起飞和返航,小小阳台一下成了热闹的空军基地,给一家人造成威胁。如果要想毁掉这个基地和里面的众多“歼击机”也很容易,晚上用一团泥巴糊住墙缝,就全数“闷”死在里面了。但是……何苦呢,毕竟是一些没有攻击过人的小生命,即便是黄蜂,也不忍去荼毒无辜。“到了秋天它们自己就完了。”我说。
        从春天到夏天,它们天天从我们的头顶、脸前飞来掠去,人无伤害之心,蜂子也决不主动攻击,连误会也没发生。相安无事之下,我忽然发现了这些小家伙是非常有灵性,非常善解人意的,它们仿佛看得见你的心里没有存着歹意。
       后来,我越看越觉出它们的可爱、团结、忙碌,甚至把观察它们的活动当做了我每天的乐趣。金色蜂群仿佛是阳光锋芒变幻孵化而出的生命,连同那嗡嗡的声音也像是夏日阳光的声音呢……这些一粒一粒的、飞翔的小光芒啊!
       再后来,就是寒露、霜降了。
       它们挣扎在季节的墙边,坠落在时限的海关前,无限珍惜,异常温柔。它们当中没有一个使用过上天配发给自己的箭。我听见这些陆续坠落阳台的小生命说:生活着多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明日立冬。
       明年请务必再来聚会呵,小家伙! (选自《周涛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1.文中两次较详细地写黄蜂走向死亡时的“举动”,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题型:江西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江西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黄蜂的“举动” 作者的情感
第一次
第二次
朗 读
     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我们难得像过去一样耐心地阅读。这是一个迅速的、并且是一再提速度的时代。许多东西正在泡沫化,像泡沫那样飞扬,转瞬即逝。在这个时代里,一个人要记住什么,比如牢牢记住有意义的东西,将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一些很优秀的人就走在相反的道路上:回到一些古老的阅读与记忆的方法上来。比如读书,不光是看,还要朗读。古文,好的小说,诗,应该朗读。这是个美好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引起进一步的感动、联想和回忆。对理想的追求,对境界的领会,都在同一时间里得到加强。字里行间有一种鼓舞的力量,需要声音去传递和强化。 回想一下,现在人们朗读的兴趣和***是大大降低了。记得在二三十年前,那时候的人是很愿意朗读的。古今中外,我们身边,都有一些朗读的好例子。你会记得中学时代,那时候写出一篇东西来会有怎样的冲动——远方总是有一个朋友,总是有一个知音,总是有一个文学的耳朵;而你总是恨不能立刻把一切呈现到他的面前——不是从视觉上,而是从听觉上,越快越好。我们是否拥有这样的记忆:天正下雨,你把刚刚写好的东西用塑料布包好,走几十里路,只为了去找一个人——为了说不清的热爱,为了赢回那一小会儿的骄傲和陶醉。如果我们发现了一本好书,也会带上它走很远的路,翻山过河——只因为山的那一边有一个人,只为了让他与自己一起感动。可见,谁发现了一本好书,这本书首先感动了谁,都会成为一桩可资记忆的快事。   
       传递好书可能是人的一种义务。那些真正优秀的人,往往一生都保持了这种对艺术和思想奔走相告的劲头。   
       现在我们偶尔还能遇到这种人:他们时刻准备着去朗读,以分享幸福——可是当这个人正处于激动不已的时刻,山那边还会有一个倾听者吗?   
       山那边的人正转向了其他的兴趣,在看电视连续剧,在酒吧里,在网上。人们变得口味粗疏。结果这个人再也找不到一个喜欢倾听朗读的人。   
       你可以找到一本好书,由于它好得不得了,忍不住就要找人共享——四下里遥望,到处都没有你所要找的人。于是你就像站在了漠漠荒野里一样。   
       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   
       有人写了一个得意的片断,很想像当年那样用塑料纸包好,冒着雨雪翻山越岭、过河,去读给一个人听。很可惜,山与河俱在,听他朗读的人却没有了。虽然这个时代的文学人士比过去翻了几倍,可是他们都不愿朗读了,也不愿听别人朗读。   
       那个寻找朗读的人可能心怀了一种古老的情绪。情绪也可以古老,这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听说的。但这是真的。 朗读,这不仅是一种对待文字和语言的形式,不仅是一种状态,而是孕含了一种生命的质量。 (选自《张炜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有改动)
1.作者为什么提出“朗读”这个话题?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 
                                                                                                                                                            
2.文中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论述过去优秀的人对朗读的热爱?
                                                                                                                                                            
3.为什么说“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
                                                                                                                                                            
4.下面对朗读的理解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
      A.现代人不愿朗读,这是生活品质的降低。
      B.与别人分享朗读,是一件幸福的事。
      C.在过去,朗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现在却已经变得稀奇了。
      D.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文学人士没有必要朗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朱自清《背影》

1.文段中父亲的话语有怎样的特点?试举例分析。
                                                                                                                                                    
2.叶圣陶先生这样评价《背影》: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就此特点,结合选文中“再找不着了”中的“再”字试作分析。
                                                                                                                                                         
3.选文中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为什么详写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