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1950年到1959年,我八岁到十七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十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
题目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1950年到1959年,我八岁到十七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十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质上,母亲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德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立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赞,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食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以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那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到了。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如故”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父亲迁离北京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那张上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就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醒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刘心武《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1.阅读第二、三自然段,说说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育子”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次“放飞”的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出现“丝毫没有犹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想法?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作者受到母亲人生启示的两句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说说你读完本文后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善于截取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这一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母亲极不重视穿着和家具摆设,却重视孩子的饮食。反对孩子吃零食,却十分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不惜“巨额投资”。(意对即可)
2.①儿子考上学校,本可以在家住宿,却非把儿子“推”到学校去住宿。
     ②举家外迁,却不给儿子留下一间作为“家”的房子。
     ③把替儿子做被套当作“义务劳动”。(意对即可)
3.表现了母亲“放飞”的坚决。(意对即可)
4.①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食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
     ②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意对即可)
5.①从父母的角度,如不要溺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可从孩子的角度谈,如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
     ②“略”。
核心考点
试题【       1950年到1959年,我八岁到十七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十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鸟儿中的理想主义
筱敏

       我对笼中继续扑翼的鸟一直怀有敬意。
       几乎每一只不幸被捕的鸟,刚囚入笼中都是拼命扑翼的,它们不能接受突然转换了的现实场景,它们对于天空的记忆太深,它们的扑翼是惊恐的,焦灼不安的,企图逃离厄运的,拒绝承认现实的。然而一些时日之后,它们大都安静下来,对伸进笼里来的小碗小碟中的水米,渐渐能取一种怡然的姿态享用。它们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并学会把这看成生存的常态。它们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适应能力强,这对人,对鸟,对任何生物,都是一个褒奖的词语。它们无师自通,就懂得了站在主人为它们架在笼中的假树权上,站在笼子的中心位置,而不是在笼壁上徒劳地乱撞。就像主人期待的那样,优雅地偏头梳理它们的羽毛。如果有同伴,就优雅地交颈而眠。更重要的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或者主人逗弄的时候,就适时适度地婉转地歌唱,让人感到生活是如此地自由、祥和、闲适。而天空和扑翼这种与生俱来的事情,也就是多余的了。
       但有一些鸟的适应能力却很差,这大抵是鸟类中的古典主义者或理想主义者。它们对生命的看法很狭隘,根本不会随现实场景的转换而改变。在最初的惊恐与狂躁之后,它们明白了厄运,它们用最荏弱的姿态来抗拒厄运。它们是安静的,眼睛里是极度的冷漠,对小碟小碗里伸过来的水米漠然置之,那种神态,甚至于让恩赐者感到尴尬,感到有失自尊。鸟儿的眼睛里一旦现出这样的冷漠,就不可能再期待它们的态度出现转机,无论从小笼子换到大笼子,还是把粗瓷碗换成金边瓷碗,甚至于再赏给它一个快乐的伙伴,都没有用了。这一切与它们对生命的认定全不沾边儿。事实上,这时候它们连有关天空的梦了不做了,古典主义者总是悲观的、绝望的,它们只求速死。命运很快就遂了它们的心愿。
       而我一直怀有敬意的,是鸟儿中的另一种理想主义,这种鸟儿太少,但我侥幸见过一只,因为只是无端想起,次数多了,竟觉得这鸟儿的数目似乎在我感觉中也多了。
       我见到这只鸟儿的时候,它在笼中已关了很久了,我无从得见它当初的惊恐和焦灼,不知它是不是现出过极度的冷漠,或者徒劳地撞击笼壁,日夜不停地用喙笼壁的铁枝。我见到它的时候,它正在笼子里练飞。它站在笼子底站,扑翼,以几乎垂直的路线,升到笼子的顶部,撞到那里,跌下来,然后仰首,再扑翼……这样的飞,我从来没见过。它在笼中划满风暴的线条,虽然这些线条太短,不能延伸,但的确饱涨着风暴的激情。它还绕着笼壁飞,姿态笨拙地,屈曲着,很不洒脱,很不悦目,但毕竟它是在飞。它知道怎样利用笼内有限的气流,怎样训练自己的翅膀,让它们尽可能地张开,尽可能地保持飞翔的能力。
       在这样一只鸟的面前,我感觉惭愧。
       一般我们很难看见鸟是怎样学飞的,那些幼鸟,那些被风暴击伤了的鸟,那些在岩隙里熬过隆冬的鸟,还有那些被囚的鸟。这是一件隐秘的事。我们只看见过它们在天空中划过,自由地扑翼,桀骜地滑翔,我们只羡慕上帝为它们造就了辽阔的天空。
       但在看到那只在笼中以残酷的方式练飞的鸟之后,我明白,天空的辽阔与否,是由你自己造就的,这种事情上帝根本无能为力。上帝只是说,天空和飞翔是鸟类的生命形式,而灾难和厄运也是世界存在的另一种形式。至于在灾难和厄运中你是否放弃,那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
1、请你对“我对笼中继续扑翼的鸟一直怀有敬意?”作批注。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作者看到那只“鸟儿中的另一种理想主义”者在笼中用残酷的方式练习飞翔之后,产生了怎样的感悟?给予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笼中扑翼鸟儿的褒扬,赞美了那种面对厄运敢于抗争,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人。
B、“适应能力强,这对人,对鸟,对任何生物,都是一个褒奖的词语”,作者对适应能力强的鸟表示了肯定和赞赏。
C、“在这样一只鸟的面前,我感觉惭愧”一句,既是作者对扑翼鸟抗争精神的高度评价,又表达了自己不能帮助这只鸟摆脱困境的内疚。
D、本文构思巧妙,结构谨严。开篇写自己对“继续扑翼”的鸟怀有敬意,中间以另两种鸟作铺垫,在对比和映衬中对“鸟儿中的另一种理想主义”者进行褒扬,最后以对扑翼鸟精神的肯定和感悟作结,使文章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E、文章运用拟人化手法,用文中的三种鸟比喻现实生活中的三种人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态度。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歌唱,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1、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些生命的状态中,小树表现了怎样的心理和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你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怎样理解“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命还像什么?结合你的经历和感悟谈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燕 子》
席慕容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
      “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
      “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注]:席慕容,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重庆,1954年迁居台湾,
1963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初中语文教材选了她的《乡愁》一诗。
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两件事,请你各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以“燕子”为题,但第一件事与燕子没有关系。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父亲”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你认为“父亲”“可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一段文字连用了四个问句,你认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这两件事悟出了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作者生平,说说作者为什么“舍不得”“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说:“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请你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作者的口吻对那种“飞鸟”写一段话,表达那种“朦胧的欢喜”和“朦胧的悲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浮 生 若 茶
李雪峰
       ⑴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释圆说:“像我这样屡屡失意的人。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用呢?” 
       ⑵老僧释圆如入定般坐着,静静地听着这位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什么也不说,只是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途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小和尚诺诺着去了。
       ⑶稍顷,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老僧抓了一把茶叶放进杯子里,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年轻人面前的茶几上,微微一笑说:“施主,请用茶。”年轻人俯首看看杯子,只见杯子上袅绕着几缕水汽,那些茶叶静静地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释圆:“贵寺怎么用温水冲茶?”
       ⑷释圆微笑不语,只是示意年轻人说:“施主请用茶吧。”年轻人只好端起杯子,轻轻呷了两口。释圆说:“请问施主。这茶可否?”
       ⑸年轻人又呷了两口。细细品了品,摇摇头说:“这是什么茶?一点儿茶香也没有呀。”释圆笑笑说:“这是闽浙的名茶铁观音啊,怎么会没有茶香?”年轻人听说是上乘的铁观音,又忙端起杯子吹开浮着的茶叶呷两口,又再三细细品味,最后放下杯子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⑹老僧释圆微微一笑,吩咐门外的小和尚说:“再去膳房烧一壶沸水送过来。”小和尚又诺诺着去了。稍顷,便提来一壶沸水。释圆起身,又取一个杯子。撮了把茶叶放进去,稍稍朝杯子里注了些沸水,放在年轻人面前的茶几上。年轻人俯首去看杯子里的茶,只见那些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随着茶叶的沉浮、一丝丝细微的清香便从杯子里袅袅地溢出来。
       ⑺嗅着那清清的茶香,年轻人禁不住欲去端那杯子,释圆微微一笑说:“施主稍候。”说着便提起小壶朝杯子里又注了一缕沸水。年轻人再俯首看杯子,见那些茶叶上上下下沉沉浮浮得更嘈杂了。同时,一缕更醇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地升腾出杯子,在禅房里轻轻地弥漫着。释圆又连续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沁得满屋津津生香。
       ⑻释圆笑着问道:“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却为什么茶味迥异吗?”年轻人思忖道:
       ⑼“一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沸水冲沏,用水不同吧?”
       ⑽释圆笑笑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用温水沏的茶,茶叶就轻轻地浮在水之上,没有沉浮,茶叶怎么会散溢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沏的茶,冲沏了一次又一次,茶叶沉了又浮,浮了又沉,沉沉浮浮,茶叶就释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阳的炽烈,秋风的淳厚,冬霜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平平静静的生活,就象温水沏的茶叶平静地悬浮着,弥散不出他们生命和智慧的清香,而那些栉风沐雨饱经沧桑的人,坎坷和不幸一次又一次袭击他们,就象被沸水沏了一遍义一遍的酽茶,他们在风风雨雨的生活沉沉浮浮,于是象沸水一次次冲沏的茶一样,溢出了他们生命的脉脉清香。
       ⑾是的,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烈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它们本身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人生的幽香。
1.本文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是(            )自然段,在第一部分中第(            )自然段为过渡。
2.本文运用比喻说理,作者把茶叶比喻成什么?温水沏茶比喻成什么?沸水沏茶又比喻成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的特点是借事说理,通过怎样的故事,说明了怎样的道理?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而用沸水沏的茶,冲沏了一次又一次,茶叶沉了又浮,浮了又沉,沉沉浮浮,茶叶就释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阳的炽烈,秋风的淳厚,冬霜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茶呢?”分析这段话,指出这段话所用的修辞方法。请你也仿照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想自己的学习、生活,是否也有用温水或用沸水泡茶的类似经历?当时你是怎样的想法,怎样的心态,现在又是怎样认识,怎样对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给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钱谷融
       给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究竟是什么书?我一时说不出来。要是问我最早给我以较大影响的书是哪一本?那我倒可以立即回答说:是《三国演义》。
       我已经记不真切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是在哪一年了,大约总是在小学五年级前后。因为我记得很清楚,我读《水浒传》、《施公案》、《彭公案》、《金台平妖传》等书都是在读《三国演义》以后,而这些书都是在小学里读过的,所以大致可以肯定开始读《三国演义》不会迟于小学五年级时候。当时自然并不能完全读懂它,大都只是似懂非懂。但对里面的故事情节却是大体了解的,并且深深受到吸引。在这以前,我也读过一些文学作品,如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的诗篇,叶绍钧写的童话等等。虽然也觉得喜欢,但并不怎样被激动,看过也就算了。读《三国演义》情况就不一样,拿上手就有点放不下。尽管这是部章回小说,每回结束就告一个段落,写着“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这时你就不妨放一放,该吃饭就去吃饭,该睡觉就去睡觉。可我总还是不肯放手,仍急着要继续看下去,真可以说是废寝忘食。所以经常受到家里大人的责骂。也正是在读过《三国演义》以后,我才对小说发生了莫大的兴趣。先是尽量把家里所有的小说书找出来看,接着就向学校图书馆和熟识的亲友去借。虽然我在小学时代所读的小说(差不多都是旧小说),除了《水浒》等少数几种以外,价值都不高,不是很值得读的。但它们却培养了我读小说的兴趣,以后我之所以会走上学文学的道路,跟这些书本给我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而《三国演义》则是最早引起我这方面的兴趣的第一本书,给我的影响尤其大。
       首先,它给我的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使我初步学会了写作浅近的文言文。当然,这种所谓“文言文”,无非是把“的了吗呢”换成“之乎者也”的半文半白、不文不白的东西而已。但这一点就已经给了我极大的好处,使我能够安然度过初进中学时面临的一个难关了。我初中是在故乡常州读的。这所学校原来是一所国文专修馆,里面的教师大都是些前清秀才之类的老派人物,都不喜欢白话文。我的一个哥哥比我早一年进这个学校,当我考取以后还没有跨进校门时,我哥哥就多次吓唬我(自然,同时也多少带有自我夸耀的意味)说:中学不比小学,哪里还能写白话,作文是都要写文言文的!我听了不免感到有些紧张。但进校以后,每次作文居然都顺利通过了,有时还受到老师的表扬。原因就在于我读过《三国演义》,多少摸到了一点写作文言文的门径。现在的中学语文课本中都选有相当数量的文言文,但学生如果只依靠语文课本,那么即使读到初中毕业,恐怕也不一定能够写作浅近的文言文,甚至也不一定能够读懂唐宋以后的文言散文。单就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文言文的能力这一点来说,恐怕把语文课本中的所有文言文加在一起,也及不上一部《三国演义》的作用。所以,我以为即使撇开其他方面的作用不说,即此一点,也就很值得把《三国演义》这部书郑重地推荐给读中学的年轻同学了。
       但《三国演义》之所以吸引我,主要当然不是因为它的文字;它所给我的最大的影响,同样也并不是在于文字上。它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里面有许许多多或可爱或可恨的十分有趣的人物;是因为里面充满着许多紧张而生动的故事情节。它所给予我的最大的影响,主要也是在于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这方面,文字方面虽也给了我不小的影响,但毕竟是次要的。书中的许多人物,都性格鲜明、富有魅力,如曹操的奸诈,刘备的仁慈,诸葛亮的智慧,张飞的鲁莽,等等。一个个写得是那样的生动形象,活龙活现,仿佛他们就站立在我们眼前一样。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或联合或斗争的复杂多变的形势,它们相互间为了克敌制胜而勾心斗角、巧施计谋的紧张情况,又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引人入胜,使我们不能不被它紧紧地吸引住,在思想感情上和在对社会和现实人生的理解方面受到影响。
       真正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能够使你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地产生出好恶爱憎的感情。这种感情,直通你的心灵,深入你的骨髓,将熔铸到你的整个品性和人格中去,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在你今后的处世行事中都会发生作用。不过,因为文学作品对我们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地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所以阅读时你很难说清楚某本书在某一方面究竟给了你多少影响。你只是全神贯注地阅读着作品,深深地为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所吸引,根本没有意识到它对你有什么影响,可影响实际上已经存在了,它已经在对你的思想感情、对你的心灵发生作用了。譬如我们读《三国演义》,看到曹操是这样的奸诈残忍,刘备则是那样的宽厚仁慈,就很自然的会觉得刘备好,曹操坏,就会情不自禁地倾向于刘备一面。在双方的斗争中总希望刘备得势,曹操倒霉。远在北宋时代,苏东坡在他的《志林》中就有记载说,他那个时候的小孩子听三国故事,听到刘备败就垂头丧气,甚至有掉眼泪的。听到曹操败则不禁兴高采烈,拍手称快。千百年来,不管大人小孩,看三国戏,听三国故事,对待曹操和刘备基本上抱的都是这种态度。这就是一种朴素的正义观点。其中自然包含着封建性的东西,但在善恶是非的分辨上,大体上还是与人民群众的意愿相一致的。明代人高儒曾经指出:《三国演义》不但“易观易入”,而且能“通好尚”。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易观易入”就是可读性强,吸引力大;“通好尚”则是说它能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而它之所以能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正是因为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的缘故。《三国演义》中的这种朴素的正义观点,不是仅仅表现在对曹操和刘备两个人的描写中,而是贯穿全书的,是在对所有的人物和事物的描写中都鲜明地表现着的,因此有很强的感染力,特别对于孩子来说,影响就更为深远。
      《三国演义》描写了众多的人物,这些人物是各色各样的,他们各有自己的性格,各有自己的特点。在他们的相互交往中,在他们面临的共同的矛盾纠葛中,他们会作出种种不同的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就从这些不同的表现中分别表现了出来。但我们同时也发现,他们这些不同的表现,又无不受到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和所处的不同的利害关系的制约。通过作者的生动描写,我们不但认识了这些人物,而且也认识了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并且进而认识了人和社会,人的性格和人所处的现实境遇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使我们对世态人情,对社会和人生,有了较真切的了解。我觉得,在人类的一切知识学问中,恐怕再没有比对人和社会的了解,更重要、更有益的了。《三国演义》在这方面所给予我们的帮助,将使我们终生受用不尽。说到对人和对社会的了解,当然不只是《三国演义》,几乎一切优秀的小说,特别是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可以说都是我们很好的教科书。我希望中学的同学们,能够在课余尽量多读一些好的小说作品。
      《三国演义》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优点,不同的读者会从其中得到各种不同的教益。我成年以后,又多次读过《三国演义》,每一次读都有不向的心得和体会。上面所说,虽是通过今天的理解水平来回忆过去,已不完全是儿时的原始感受,但基本上还保留着最初阅读时所得的印象。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离开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已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很感谢本书编者的好意,督促我撰写此文,使我有机会重温一下儿时的印象,从回忆中得到一点温馨。年轻的读者如果也对《三国演义》发生兴趣,那也许就不会嫌我唠叨了。
1.作者从四个方面说出《三国演义》对他影响之大,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2自然段中,除《三国演义》外,作者列举出读过的一些书,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5自然段中,有两处引用,请找出来,并考虑这两处引用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头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请你也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虽然是说的《三国演义》,但可以触类旁通其它的优秀文学作品,就你读过的一部文学作品,谈谈自己从中获得的教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篇文章,你准备今后怎样对待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