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春满燕园季羡林  燕园花事渐衰。桃花、杏花早已开谢。一度繁花满枝的榆叶梅现在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连几天前还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的西府海...
题目
题型:山东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春满燕园
季羡林

  燕园花事渐衰。桃花、杏花早已开谢。一度繁花满枝的榆叶梅现在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连几天前还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的西府海棠也已落英缤纷,残红满地了。丁香虽然还在盛开,灿烂满园,香飘十里,但已显出疲惫的样子。北京的春天本来就是短的,“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看来春天就要归去了。
  但是人们心头的春天却方在繁荣滋长。这个春天,同在大自然里一样,也是万紫千红、风光旖旎的。但它却比大自然里的春天更美、更可爱、更真实、更持久。郑板桥有两句诗:“闭门只是栽兰竹,留得春光过四时。”我们不栽兰,不种竹;我们就把春天栽种在心中,它不但能过今年的四时,而且能过明年、后来不知道多少年的四时,它要常驻在我们心中,成为永恒的春天了。
  昨天晚上,我走过校园,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远处的蛙鸣划破深夜的沉寂。黑暗仿佛凝结了起来,能摸得着,捉得住。我走着走着,蓦地看到远处有了灯光,是从一些宿舍的窗子里流出来的。我心里一愣,我的眼睛仿佛有了佛经上叫做天眼的那种神力,透过墙壁,就看了进去。我看到一位年老的教师在那里伏案苦读。他仿佛正在写文章,想把几十年的研究心得写了下来,丰富我们文化知识的宝库。他又仿佛是在备课,想把第二天要讲的东西整理得更深刻、更生动,让青年学生获得更多的滋养。他也可能是在看青年教师的论文,想给他们提些意见,共同切磋琢磨。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微笑。对他说来,这时候,除了他自己和眼前的工作以外,宇宙万物都似乎不再存在。他完完全全陶醉于自己的工作中了。
  今天早晨,我又走过校园。这时候,晨光初露,晓风未起。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林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相映成趣。未名湖绿水满盈,不见一条皱纹,宛如一面明镜。还见不到多少人走路,但从绿草湖畔,丁香丛中,杨柳树下,土山高尖却传来一阵阵朗诵外语的声音。倾耳细听,俄语、英语、梵语、阿拉伯语等等,依然可辨。在很多地方,我只是闻声而不见人。但是仅仅从声音里也可以听出那种如饥似渴迫切吸收知识学习技巧的炽热心情。这一群男女大孩子仿佛想到知识像清晨的空气和芬芳的花香那样一口气吸了下去。我走进图书馆,又看到一群男女青年挤坐在里面,低头做数学或物理化学的习题。也都是全神贯注的,鸦雀无声。
  我很自然地把昨天夜里的情景同眼前的情景联系了起来。年老的一代是那样,年轻的一代又是这样。还能有比这更动人的情景吗?我心里焕然充满了说不出的喜悦。我仿佛看到春天又回到园中:繁花满枝,一片锦绣。不但已以开过的桃树和杏树又开出了粉红色的工作周,连根本不开花的榆树和杨柳也满树红花。未名湖中长出了年轮般的莲花。正在开花的藤萝颜色更显得格外鲜艳。丁香也是精神抖擞,一点也不显得疲惫。总之是万紫千红,春色满园。
  这难道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幻象吗?不是的。这是我心中那个春天的反映。我相信,住在这个园子里的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同学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春天,眼前也都看到这样一个春天。这个春天是不怕时间的。即使到了金风送爽,霜林染醉的时候,到了大雪漫天,一片琼瑶的时候,它也会永留心中,永留园内,它是一个永恒的春天。
1、文章首段写燕园花事渐衰的景象,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文,请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燕园的“春”景包含哪几个镜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绘事物时可以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器官,请从本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嗅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道“年老的一代是那样,年轻的一代又是这样”,请说出“那样”和“这样”所指代的内容:
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触景生情,生活中的一个小水滴都会荡起感情的涟漪,看到下列情景,将激起你怎样的情感?
⑴流逝的河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凋零的树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五段加线句子中的“春天”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与朱自清的《春》同是写春景,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可写《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2、三幅画面:老教师深夜苦读、青年学生晨读、图书馆中做习题。
3、“略”。
4、那样:深夜苦读;这样:晨读、在图书馆中学习。
5、“略”。联想合理即可
6、在这里是指校园中师生刻苦钻研的场面。(意近即可)
7、“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春满燕园季羡林  燕园花事渐衰。桃花、杏花早已开谢。一度繁花满枝的榆叶梅现在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连几天前还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的西府海】;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小溪

  (1)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整夜听着她轻快的脚步声一路跳跃。
  (2)初搬到山上时,正值严冬,又是风又是雨的。我只好蛰伏在我的小屋里,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看云天夕阳的变换,山涧万物的弥漫;除此之外,就是这条小溪终曰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我一直没有见过小溪的模样,但我和她却是那样熟识。深沉的夜里,当我读累了,写疲了时,我就放下书,搁下笔,静静聆听小溪以它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屋外寒风凛冽,冷雨敲毫,小溪的脚步总迟缓沉重的。是她也难耐这冬曰的冷寂?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荧灯火,体会些许我关怀的心意?也许我俩是身相契连的。
  (3)天气渐渐暖和,小溪的步子也开始变得轻快流畅。想来,她一路穿过青山,行过原野,蓦然发现溪边的小花结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蜗牛怯怯地探出了触角;大地一片青葱,万物欣欣向荣,便不由得一阵惊讶,一阵欢喜,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听听,这小溪正以愉悦的声音告诉你一个亘古弥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4)什么时候,挑个风和曰丽的好曰子,我也去探访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小溪不知将以怎样的欢乐迎接我哩!
1、把“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中的“活泼”换成“活跃”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条小溪终曰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句中“生动的音符”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静聆听小溪以它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这一句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溪的脚步“迟缓沉重”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中的“好消息”是指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本文里主要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把小溪写得活灵活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毕淑敏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2)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3)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4)春天像________,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5)春天像________,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6)春天像________,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春》是一篇写春的精美________(体裁),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2分)
2.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各用一个字填空)
3.“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段的画线句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句中的“斜”字用得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说明“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的逼你的眼”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上语段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动人画面,请给(1)—(3)段加上一个小标题: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7.以上语段最后三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特点,赞美了春天,请你模仿这种句式,也写一句话,抓住特征赞美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春》节选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____________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B)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C)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D)着。
1、第二自然段中漏掉了一句,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选段中括号内ABCD四处省去的词语依次填写在后面:
A(   )B(   )C(   )D(   )
3、以上语段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四幅动人画面,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是(   )
A、树上结满了桃儿、杏儿、梨儿,果实累累,令人陶醉。
B、闭眼想像往年的丰收景象,累累的果实怎么不叫人陶醉?
C、陶醉于眼前的繁花春景,心驰神往,坚信未来一定果实累累。
5、以上语段中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任意选出两句写在下面,然后说说所写的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含有“雨”字的一句完整的诗句。(要求有连续性的上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春之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