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下面的题。       绝唱  ①我总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②诚然...
题目
题型:河北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下面的题。       绝唱
  ①我总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②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③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④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⑤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⑥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桔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⑦留得残荷听雨声吗?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地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迎合季节的庸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  
  ⑧它是满池枯梗残叶,但它却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⑨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它用生命宣告:只要精神上不屈,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    
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的赏析。   
(1)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2)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
                                                                                     
3.文中②至④段写了荷的绿叶、红花,结合下文,分析其作用。 
                                                                                     
4.下面是对第⑨段中“留得残荷听雨声”与“风雨声中听残荷”一句的理解,选出你认为正确的一项(  ) 
A.“留得残荷听雨声”听的重点是残荷,表现的是一种审美的情趣;“风雨声中听残荷”突出的是感受残荷所表现的一种精神和力量。   
B.“留得残荷听雨声”听的重点是雨声,表现的是一种审美的情趣;“风雨声中听残荷”突出的是感受残荷所表现的一种精神和力量。   
C.“留得残荷听雨声”听的重点是雨声,表现的是一种审美的情趣;“风雨声中听残荷”突出的是雨声所表现的一种精神和力量。   
D.这两句没什么区别,表意基本一致。
5.请你谈谈对这篇散文主题的理解。
                                                                                      
答案
1.这里指荷花直立而美好的样子。
2.(1)句中将“绿叶”比喻成“透明的翡翠”,将绿叶上“汪汪点点的水露”比喻成“珍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晶莹,水露的圆润、灵动,表现了荷叶的美丽动人。     
   (2)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撕破”“卷作黑色的一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风对残荷的摧残之重;用“依然”“高擎”则突出了残荷(荷叶)不屈、孤傲的品格,画线句传神地表达了“我”看到残荷时内心的震撼之情。
3.写青绿的出水荷叶和花瓣初展、点点新红的荷花的美丽是为了反衬圆明园残荷的那种独特美。
4.B
5.固守精神上的不屈,谁也摧毁不了你。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下面的题。       绝唱  ①我总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②诚然】;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紫藤萝瀑布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罗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成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 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上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 耔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人均不禁的笑容,就要展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 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 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侔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祷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一 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指出第⑥段话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及其所起的作用。
                                                                                             
2.以第⑥段画线句子为例,说说本文想象新颖、内涵丰富的特点。
                                                                                             
3.这篇文章作者想象新颖,内涵丰富。你能通过一个事物进行,合理的想象吗?请写出一段话来。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生命的选择
雷抒雁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薇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上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二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犹如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⑨第二夭,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 这栋楼美丽7。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阳光就去做玫瑰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 也别怨天尤人,白玉簪花照手可爱。对了! 这才是生命得选择。生命得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注释】 蔷薇:这里指蔷薇科。蔷薇科中有桃、苹果和玫瑰、月季等许多著名的果树和花木。
1.从中找出两个分别概括玫瑰花和白玉簪花色彩特点的词语,再说说这两种花各自是在怎样的环境下生长绽放的。
玫瑰花:色彩特点:_______________。生长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玉簪花:色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生长环境:________________。
2.体会作者意图,说说白玉簪花美在哪里。
                                                                                    
3.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语句的含义。
                                                                                    
4.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③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白玉簪花外在的形态美和内在的气质美。     
B.“粗粗”“长长”“硕大”突出了白玉簪的健美;“羞怯”含蓄地表现了白玉簪花的柔美。     
C.文章用玫瑰来反衬白玉簪花,说明白玉簪花比玫瑰花更高洁、更美丽。
D.作者描写两种不同的花,草在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题。草垛
杜怀超
  ①草垛,乡村独有的风景,在树木和村庄的包围中,星罗棋布地排列着。远远望去,宛如落入人间的神明,在炊烟升起的地方,守护着村庄,又像一轮金色的太阳,转动着属于村庄的四季轮回,高矮胖瘦,残残缺缺。最后,一些新的面孔出现了,一些老的面孔消失了。草垛依旧蹲在村庄的角落里,默不做声。    
  ②从灯红酒绿里走来,我对草垛有着深厚的感情。     
  ③粮食前脚走进家里,草垛后脚就跟来了,它不会进家门,怕脏了屋子,像温顺的狗远远地守护着家门。如果说丰收的粮食,给了我们肉体一种物质上的温饱;那草垛啊,却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温暖,一种光的火焰,一种充满祥和和安宁的守候。     
  ④草垛遍布晒场、牛圈以及阡陌,偎依着村庄,栖息在炊烟醒来的地方。童年时,我和草垛捆在一起,它是我淘气的房子,是我游戏的天堂。童年的捉迷藏、母亲的批评,都被我藏在这松软的草垛里了。我曾用草垛来藏鸡蛋,换取校门口诱人的麦芽糖;我曾在草垛上设陷阱,捕捉那胆大好吃的鸟儿。最令人痴迷的是,在夏日的乡场上,在昏黄的马灯下,我和少年的朋友们在月光下嬉戏,清香的稻草和着少年女友的醇香,一起涌上我的肺腑和胸膛,让我的情感奠名地汹涌起伏。这来自大地的恩赐,是父亲终日勤劳的回报?演奏着一支农家的小夜曲,恬静而令人陶醉。     
  ⑤对草垛最为敬畏的人,莫过于父亲了。也许父亲对草垛比我更有深刻的记忆或者理解,在他面前,草垛是那样神圣、庄严。平时玩耍时浪费了几根草节,总会遭来父亲的责打;从粮食走进家以后,父亲总要找个响晴的天,吆喝上我一起把草垛摊开,暴晒在六月的阳光下,使得每一根草上都沾满阳光的气息。父亲最自豪的就是堆草垛,草垛的大小好坏不是简单的问题,它涉及到今年的收成和一个人的尊严。父亲对堆草垛很有讲究,既要防水,又要防风吹倒。好的草垛,有时可以保持上好几年呢。
  ⑥草垛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记得那个年代,好像农村家家户户都缺柴少草,我记得们家的门口也只有矮矮的草垛。俗话说,不怕锅无米,就怕灶无柴。后来,打草成了我们家冬天的一个主题。为了堆起那高高的草垛,每天天不亮,我就坐在平车上父亲拉着车,母亲在一旁走着,一起走向遥远的团结河去割芦苇。据说,河水里长着不少芦苇,收割回来晒干,可以作过冬的柴火。就这样,我们早上去,晚上回来,载着满满一车芦苇。芦苇收割尽时,父亲又会想出办法。房前屋后,树木很多,到了冬季,地上总会落满了树叶,树林里时而还能捡到枯树枝。搂树叶,这后来就成为了我们收集柴火的又一途径。再后来,父亲还想出点子,带着斧头、锹等工具,到树林里挖掘伐后的树根,那可是过年烤火的上等燃料。总之,那个年代的冬季,我们家的门前,总会堆积着满满的大小垛。除了稻草、麦草,还有树叶、树根等堆砌成的高高的垛。我清晰地记得,在那些寒冷的冬日里,父亲的腰杆始终挺得直直的。  
  ⑦也许,在父亲看来,草垛,就是他的粮食、炊烟,就是他生命中的温暖!然而,对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来说,草垛意味着什么?我们生之于土,养大、暖大我们的不是都市的柏油马路,也不是水泥和钢筋的建筑,而是我们熟悉的亲切的乡村,是我们孕育生命的襁褓和血脉。其实,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衷民的儿子,乡村的子孙。篱笆、菜园、犁铧和袅袅的炊烟,都是我们生命里的风景,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它时刻召唤着我们,找回失落的勤劳、善良和坚毅的品质。霓虹灯下,我们的心荒芜了吗?也许,在行走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失落了庇护我们的草垛和成长的根系。都市的繁华或许不是我们的天堂,草垛才是我们最后的精神归宿!  
  ⑧乡场上,是金黄的草垛,草垛上,是一片精神的家园,一群回归的鸟儿,在阳光下,对着天空唱响生命更迭的歌!
1.为什么作者对草垛有着深厚的感情?结合全文简要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①段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草垛的?请举例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⑥段为何不惜笔墨详写作者一家人为草垛而忙碌的情景?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析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并仿照厕线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①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1—7题。  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 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④……     
  ⑤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 在雨里静默着。
1、在第②段中分别找出描写春草下述特征的词语填在题后横线上。     
(1)这温顺柔和的草, 讨人喜欢。___________     
(2)萌动的幼芽,破土而出。___________     
(3)初生的春草带着娇柔的姿态。___________     
(4)那美丽的色泽,纯净而又新鲜。___________
2、如果分别给第②③⑤段各加上一个标题,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描绘了一幅争奇斗艳的画面,首句写花儿竟放,第二句写______,第三句写_______,第四句写花间之闹,第五句写遍地野花的品种、神态。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作者连用三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春雨的特征。具体地说,“像牛毛”突出了春雨春雨__________的特征,“像花针”突出春雨_________的特征,“像细丝”突出了________的特征。
5、“密密地斜织着”,一句中的“织”字, 能否换成“下”“落”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薄烟”比喻_______;“笼”字准确地写出了_________; “全”写出了_____________。
7、“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拟物     
D、拟人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秋  境
张春燕
  哦, 那秋! 秋天的花事自然不如春天那样争奇斗妍,但在百花式微中有三五科如秋海棠、木芙蓉和一串红之类花木的点缀,这个季节依然是一片灿烂。当然更好看的秋景还在后头——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阡头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 当辽阔的大地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树叶开始黄了,落了 。
  哦,那些黄黄的叶簇,哦,那些疏疏的枝桠;看落叶渲染了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一阵凉风吹落树上三五片枯叶,叶片在地上打着旋儿,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但接着,便有沙沙哗哗的金丝色的阵雨了,再接着, 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了,那是落叶在向我们做着最后的谢礼呢!而在地毯之上,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枝桠,直刺着高远的天和淡淡的云。
  哦, 那些“白藐烟尽处,红蓼水边头”的枯荷!在“白藕化花风已秋”之后,依然亭亭玉立,只是消褪了颜色的芬芳,日见凋残,它曾经有过的灿烂和美丽在这个宁静的秋日里已归于沉寂。伴着同样清冷的园林和寂寞的人群,伴着池塘里依稀可辨的几点浮萍,它的身影愈显伶仃。都说绚丽之后又会复归平淡, 它不例外吧!  
  而,在每一个“秋阴不散霜飞晚”的日子,人们仍需“留得残荷听雨声”。雨打枯荷,是一种玉振之声, 是天籁, 如歌如禅,入诗入画。难怪一个诗人要说,人生不能缺乏的,除了刻骨铭心的爱情,便是令人陶醉的雨夜了。而令人陶醉的雨夜,又怎能缺乏枯荷的支撑呢?
  枯荷自身,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在大好的晴天,它似乎也在倾听,听天的深处飘来清亮的雁鸣, 听地的远处传来似有若无的蝉歌。虽然青春不再,容颜已改,它依然亭亭玉立——生命的秋境是另一番灿烂和美丽,轮回的世界也是。
  “信是明年春再来”,待到来年的暖风熏得游人醉, 枯荷也将转世为田田的荷叶——那一池新绿呀:有平展着圆盘浮在水面的,有黄伞婢在空中摇摆着的,有半开半卷,生气勃勃地横斜着的,有刚露出水面,还紧紧地卷着,呈现雅态的,有兜着水珠任其在上面滚动的, 也有长的很高,但尚未展开叶面,散散漫漫耸起的……它将再次拥有美丽和歌声,拥有一分不求自得的生命的圆满,不再为谁而开,也不为谁而零落。
  经过了草木际天的长夏和蝉声高远的初秋,静静的池塘里枯荷默然无语,它伫立,它守望,也许是为了它也曾错失过的一道目光?
1、本文遣词生动形象,请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在“白藕化花风已秋”之后,依然亭亭玉立,只是消褪了颜色的芬芳,日见凋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伴着池塘里依稀可辨的几点浮萍,它的身影愈显伶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将再次拥有美丽和歌声,拥有一分不求自得的生命的圆满,不再为谁而盛开,也不为谁而零落”,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请问,这首诗的后半部分是什么?它的作者谁?它与本文有哪些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季节,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请把它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