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5分)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①病:筋疲力尽,是...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5分)
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①病:筋疲力尽,是引申义。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3分)
(1)宋人有其苗 (   ) (2)之者 (    ) (3)助苗长矣 (    )
小题2: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答案

小题1:(1)担心、忧虑 (2)拔 (3)我,第一人称代词
小题1:必须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多角度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就要求学生学会阅读文言文的同时,培养迁移的能力。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5分)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①病:筋疲力尽,是】;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小题(9分)
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当春间二三月,轻飔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熳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天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再几只却隽逸地在粼粼如縠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那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个个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地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住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小题1:选文是从哪几方面对小燕子进行描写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小题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突出了小燕子怎样的特点?(2分)
小题3:选文开始介绍了小燕子后,便着力描写春天的美景,这样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与理解(44分)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地,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小题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大观”与上文“     ”一词照应;“多会于此”中的“此”
指代的是                  。(2分)
小题2: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1分)
小题3:本文最后一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意思是                              ;在文中作用是                           
小题4:根据你的感受,用流畅的语言写出句中加线字所表现的特有画面和情感。(2分)
远山,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三部分文字,完成小题。(13分)
(二) 雪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 ;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③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④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⑤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小题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小题2:江南的雪蕴藏着生机,蕴育着生命,那么江南的雪是否非常完美呢?(3分)
小题3:“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你对这句话怎样理解?(3分)
小题4:朔方的雪有什么特点?(2分)
小题5:鲁迅从来写文章都惜墨如金,而这篇散文诗却用较多的笔墨描写塑雪罗汉的形象,你是怎样理解的?(详写孩子们塑雪罗汉有什么作用?)(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二段选文,完成小题。(13分)
古文欣赏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①安事:要……何用   ②捐:弃  ③ 之:指死马  ④期年:满一年   ⑤诚:真心 ⑥致士:纳贤士 ⑦见事:被侍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4分)
(1)之不以其道(        )(2)天下必以王为能马(      )
(3)买首五百金(         )(4)鸣不能通其意(         )
小题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
小题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3分)
小题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3分)
庚寅①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②以木简③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④。”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⑤矣。
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⑦,天上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注释】①庚寅:指1650年    ②小奚:小书童    ③木简:指木板   ④ 阖:关闭⑤牡下:上锁  ⑥ 爽然:若有所失的样子。⑦ 道:哲理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3分)
①望城二里(         )  ②渡者视小奚,应曰(         )  
③予为戏(        )
小题2:选出与例句“徐行之,尚开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或置酒而招之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②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小题4: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予 爽 然 思 渡 者 言 近 道  
小题5:这则故事,可用成语             来概括其中的哲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