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小题。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小题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3分)
A.视之
知赋敛之毒有甚蛇者乎(《捕蛇者说》)
B.又弗如远
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C.欲有求
受任败军之际(《出师表》)
D.暮寝思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孟子>二章》)
小题2: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之”的用法与“吾妻之美我者”中的“之”相同?(3分)
A.山水之乐(《醉翁亭记》)B.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D.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小题3:“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写邹忌两次“视”有什么用意?(2分)
小题4:邹忌的行为,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

小题1:B(3分)
小题1:D(3分)
小题1:两次“视”写出了邹忌在认真仔细观察自己与徐公的容貌,表明邹忌对自己美于徐公这种说法并不相信,他并没有轻易被身边的人所蒙蔽。
小题1:(3分)邹忌不为事物表象所蒙蔽,他的行为启示我们:尊重客观的事实,要善于观察分析事物,善于思考,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可盲目自信,或者轻信人言。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字词的认知能力。B项中“甚”都为“程度副词,很、非常等”。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运用能力。D项与例句中的“之”都为“助词、无意义”。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两个“视”有助于体现“邹忌”的人物形象。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结合“邹忌”的具体描写来谈本文给我们的启示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小题。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③陋之人也,四维④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⑤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 ①仕:旧称做官为仕。  ②夫子:晏子。  ③仄陋:狭窄浅薄。  ④维:维系。
⑤弼:纠正。 
小题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
2.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齐王筑城》一文,完成小题。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 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意思。(4 分)
苦支备(         )       ②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
③今大雪(         )       ④臣之(         )
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望天而歌
A.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B.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小题3: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百  姓 不 知 享 永 逸 者 当 在 何 人 也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小题5: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 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说虎8分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者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注释,不啻:不止。
小题1: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人不啻倍也 / 则人之食虎也
B.然虎食人者不恒见 / 而虎皮人常寝处之
C.虎自其爪牙 / 有智与物而不能者也
D.一敌百 / 夫不能游堕事
小题2:翻译句子3分
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
小题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20分)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已】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三国志·吕蒙传》节选)
小题1:下列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以 蒙辞军中多务 或钱币乞之B.若 孰毒之乎
C.过 及鲁肃寻阳 人恒,然后能改D.见往事耳 有时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2分)
(1)过:_________ (2)诣:_________ (3)就:_________ (4)悉:_________
小题3: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2分)
于 是 又 为 择 师 使 辅 导 之 其 操 心 率 如 此
小题4:句子翻译 (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小题5: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3分)
小题6: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3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通过两篇文章的了解,你觉得吕蒙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海燕(15分)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着,——***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恨恨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看吧,它飞舞着,象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象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象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小题1:指出下列事物在文中的象征意义。(4分)
(1)海燕:               ;   (2)大海:               
小题2:除了海燕,课文为何还描写了海鸥、海鸭、和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3分)                               
小题3:对下面句子的划线部分进行简要的赏析。(4分)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小题4:文章结尾“——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