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叶馨的《河横菜花》一文,完成小题。河横菜花①星期天,阳光明媚的大晴天,应泰州诗人协会之邀,我们一行二十余人驱车前往久负盛名的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江苏省AA级...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叶馨的《河横菜花》一文,完成小题。
河横菜花
①星期天,阳光明媚的大晴天,应泰州诗人协会之邀,我们一行二十余人驱车前往久负盛名的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江苏省AA级景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点)采风,观摩康居示范区,观看万亩油菜花。
②油菜花本是农村寻常物,三株两株不稀奇,三亩两亩也寻常,但,万亩油菜花,那便是相当的壮观了!河横的油菜花,绵亘数十里,油菜花恣意怒放,形成了金色的海洋。风拽花舞,芬芳盈溢,那满目的金黄,遍地似黄金,有着非凡的视觉冲击力!
③我们在诗协王加珍主席的带领下,三个一伙,两个一组,结伴而行。刚迈进金色的海洋,便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是如今的色拉油中不具备的清香。仔细看看身边的这株油菜花,茎秆长得高高的,能与我比肩,在那茂盛的分散着的茎秆上面,一簇簇油菜花:有的含苞待放,风韵羞答;有的花瓣轻舒,花蕊细腻;有的芳华怒放,比金璀璨,散发着清油的香味,浸心润肺,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④诗人的心,永远年轻!那千姿百态的油菜花,唤醒了儿时的记忆。我们忘记了年龄,仿佛回到了童年,嬉戏着争先绽放笑脸,不时与友人与油菜花合着影。淡淡的黄粉从花蕊中飞出,留在了掌心;淡淡的黄粉从花蕊中飞出,沾上了衣衫。尽管游人不是很多,却激起了诗韵无数。是谁在金色的海洋里留下了童真的欢笑,是谁在金色的海洋里留下了成双的脚印,是谁在金色的海洋里以饱满的情思吟哦起了古诗。
⑤油菜花在肆意地向游人绚灿着自己的美艳。劲舞的灵魂,金色的倩影,在河横的春色里更添几分绮丽的情。在诗人的眼中,它是窈窕女子,是比黄花瘦的仙子;在诗人的心里,它也是与心上人说几句悄悄话的首选宝地……油菜花,不名贵、不娇艳,但有着与众不同的精彩!它们旺盛的生命力和无私的奉献:菜子可打油,菜梗可当柴,是帮助农家改善生活的好物种,也引得古今文人的不断赞誉,久久传颂,“凌寒冒雪几经霜,一沐春风万顷黄。映带斜阳金满眼,英残骨碎籽犹香。”不正是油菜花最好的写照么?
⑥我凝视着这成片成片美丽着的油菜花,心中无比的崇敬、感慨。金海泛诗韵,迷醉了赏花人。虽是站在金色的海洋里,但我仿佛已从油菜花中嗅到了丰收的味道……
(选自4月22日《泰州晚报》
小题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赞美了河横菜花的哪些特点。(5分)
小题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5 分)
(1) 简要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 请说出你对第⑥段中划线词语“丰收的味道”的理解。(2 分)
小题3:文章的标题“河横菜花”简洁明了,请试着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以“河横菜花”为题的作用。(4分)
小题4:本文主要写了在河横村观看万亩油菜花情景。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两篇关于农村的古诗文链接,说说作家和古诗人笔下的农村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少于2点,不同点少于1点,共6 分)
【链接一】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陶渊明《桃花源记》)
【链接二】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答案

小题1:①景色壮观②香味浓郁③色彩灿烂④姿态优美⑤能给人带来无限快乐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答到5点给全分)  (5分)
小题1:(1) (3分)这句话用排比,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作者仔细观看身边一株油菜花时所看到的油菜花的不同姿态,(1分)表现了对油菜花的赞美和喜爱(1分),显得很有气势。(1分)
(2)(2分)这里的“味道”是“感受、感觉”的意思,写出了河横油菜花引人遐想,令人陶醉的美好感觉。
小题1: (4分)内容上点明了写作对象——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的万亩油菜花(1分),暗含了作者对河横菜花的喜爱、赞美和陶醉(1分)。结构方面,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线索。(1分)
小题1:相同点:①自然环境优美:本文的万亩油菜花海,陶渊明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陆游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都表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②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本文农民拥有了改善生活的好物种并且发展旅游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人们和平劳动,安居乐业;陆游的“丰年、足鸡豚”等可见生活富足。③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相互友爱,相互关心,民风淳朴:本文诗人受邀前往赏花,在赏花的过程中“与友人与油菜花合着影 ”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游山西村》“留客”“无时夜叩门”也表现诗人与农家的深厚情谊。④他们笔下的农村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是愉悦和谐幸福的。比如陆游的《游山西村》就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表现了内心的愉悦。“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中的人内心是和谐幸福的。(2分)不同点:①本文和《游山西村》写实,《桃花源记》是虚构的。②当代农村经济繁荣,古代农村经济只是自给自足。(相同点答对其中两点得4分,不同点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概括“河横菜花”的特点即可。
小题1:(1)本题考查赏析文中精彩语句的能力。赏析词语时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但在鉴赏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详细的描写。
(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内涵的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以及作者的情感来理解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文章标题的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上(文章的主旨)来考虑。
小题1:本题是一道探究题。结合文章的内容以及材料的内容来探究笔下的农村的特点即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叶馨的《河横菜花》一文,完成小题。河横菜花①星期天,阳光明媚的大晴天,应泰州诗人协会之邀,我们一行二十余人驱车前往久负盛名的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江苏省AA级】;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
迟子建
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笑。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②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这调皮的月光,让我只能睡睡醒醒。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带着股嫩嫩的绿意;夏日的月光,饱满丰腴;秋天的月光,洗尽铅华,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的月光新鲜明媚。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④今天是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床边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
⑤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掩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⑥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⑦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⑧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5期,有删改)
小题1:阅读第①段,说说作者认为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不同。(4分)
小题2:请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画线语句。(4分)
小题3:“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具有“夺目的美”,举例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这样的美的。
小题4:说说文章第⑦段中“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一句给你哪些启示。(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文】(明太祖)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宋濂,字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每燕(同“宴”)见,必设坐命茶,每旦必令侍膳,往复咨询,常夜分乃罢。(选自《明史》)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慕圣贤之道(       )       (2)常夜分乃(        )
(3)抑可贤矣  (       )      (4)每必令侍膳(        )
小题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门人弟子填室    真不知马也(《马说》)
B.是人多以书假余扶苏数谏故(《陈涉世家》)
C.善者与臣友,臣知此则岳阳楼大观也(《岳阳楼记》)
D.余虽愚     既克,公问其(《曹刿论战》)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6分)
(1)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明太祖)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3)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小题4:上述两段文言文都与明朝学者宋濂有关,结合两段文字具体分析宋濂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①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
【注】 ①畋:打猎 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 ③欲拨其乱,宁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办得到?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陛下万机百俱兴
B.亦以为为外人道也
C.非所宜今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狂态耶舜于畎亩之中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遂笑释之酿泉为酒,泉香酒洌
B.今因隋侈见藐小
C.实谓惩奢淫既克,公问
D.今隋宫之内万钟我何加焉
小题3: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叙述了苏世长善辨的三件事,从三件事中可以看出苏世长是一个能言善辩、敢于直谏、劝谏讲求方法的忠臣。
B.苏世长直言进谏,即使触及禁忌,却没有触怒皇帝。由此也可以看出李渊也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君主。
C.劝告高祖必须节俭,不要奢侈淫逸,以免步隋的后尘,招来灭国之祸。这件事,充分体现了苏世长的胆气和为国忧民的忠心。
D.苏世长不知宫殿乃李渊所建,以为是隋炀帝所作,因此高祖非常生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①又                 ② 管仲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字用法与“吾其被发左衽矣”中“左”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妻之我者B.其一坐于前
C.一狼其中D.此皆
小题3:子贡为什么对管仲是否仁德提出了疑问呢?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小题4:结合本文孔子的看法谈谈怎样才是“仁”。(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③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①管仲、隰朋: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古国名;③仞:古代八尺叫仞。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隰朋于桓公 从:              ②春往冬  反:                
③迷惑失     道:              ④老马之  智:                
小题2:下列句中的“之”与“老马之智可用也”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B.主人处处款之C.事列《神仙》之传D.跪而拾之以归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小题4: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