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三峡(10分)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三峡(10分)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4分)
(1)不见月   (2)沿阻绝  (3)王命急宣 (4)每至晴初霜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3: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袁鸣三声泪粘裳”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

小题1:(1)日光,这里指太阳 (2)逆流而上 (3)有时 (4)早晨
小题1:(3分)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小题1:(3分)渲染秋天萧瑟的氛围,表现三峡的凄婉美。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时要注意到“虽、奔、以”的意思同时语句通顺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为:(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心情。
核心考点
试题【三峡(10分)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答题。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指出“秀气”一词的表达作用,并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改写句子,要求着重突出小山的秀气。) 
小题1: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_____________
A.有欢快唱歌的小鸟,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有小鸟在欢快的歌唱
C.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有欢快唱歌的小鸟
D.有欢快唱歌的小鸟,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小题2:依次填人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试飞成功,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独立地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 
(2)为纪念周村开埠100周年举行的纪念活动,对于      周村古商埠文化,促进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台独”主张,停止“台独”活动,两岸关系即可展现和平稳定发展的光明前景。 
A.标志发扬放弃B.显示发扬摈弃
C.标志弘扬摈弃D.显示弘扬放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
庆历四年春,膳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刺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守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小题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4分)
(1)前人之述备矣     (2)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
小题2: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兴(    )        (2)前人之述矣(     )
(3)或异二者之(    )      (4)衣缣一匹(    )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小题4:《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省当世之弊,觅清欢之境。(15分)
                           
◆林清玄
①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记这阕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的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②那么,“清欢”是什么呢?
③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                           。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
④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领略过千百种人生。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
⑤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
⑥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
⑦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边。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杂乱。
⑧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  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  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  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  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厅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⑨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⑩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一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明,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此言极是。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注】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文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
小题1:请从文中选择适当的词语或句子为本文命题。(2分)
小题2:请参照前面的句子,在第③自然段的横线上仿写一句话。(3分)
小题3:请将下边句子中空缺的名词各归原位。(2分)
备选名词:
A.身B.鼻C.耳D.舌
句   子: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  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  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  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  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
小题4:请用“清”组成三个不同的双音节词,来分别解释作者在第⑤⑥⑦段中所向往的“清欢”具体指什么。(3分)
“清欢”在第⑤段中具体指        ,在第⑥段中具体指        ,在第⑦段中具体指       。
小题5:清朝画家盛大士说: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难道说“机智”和“高雅”是彼此对立、互不相容的吗?请你说说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3分)
小题6:积累链接: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最后两句以飞旋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请你默写出这两句诗。(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A.遇其叱咄B.不幸而在穷僻之
C.又患无师名人与游D.若既不出
小题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小题3: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小题。
①好一个安塞腰鼓!
②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③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⑤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⑥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小题1:“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使用,有何表达作用?(3分)
小题2:好一个安塞腰鼓!”改为“安塞腰鼓好啊!”好不好?为什么?(4分)
小题3:第③段中运用了两个人称代词“你”,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小题4:联系上下文,说说以下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