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小题(8分)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小题(8分)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上文节选自课文《     》,作者是       (人名)。(2分)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划线字的含义。(3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
小题3: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中“前人之述备矣”。
B.第②段写览阴雨连绵季节之景而触景伤情,悲恸不止。
C.第③三段写览春天温和明媚之景而感到无比欣慰和欢喜。
D.第④四段“斯人”是指作者的朋友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

答案

小题1:岳阳楼记   范仲淹
小题2: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
小题3:D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岳阳楼记》原文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北宋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出身贫寒,年幼丧父,母亲改嫁,外出读书求学,勤奋刻苦,他从小有大志,作秀才时,就“以天下为己任”。后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被贬。后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均田赋等改革时弊的建议,再次被贬。后在赴颖州上任途中病死。本文写于1046年,范仲淹贬放邓州,第二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记,因为二人同是被贬之人,因而有共同的思想情感,所以文中满载述志励友之情,既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又表达对好友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点评:文学常识,顾名思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常识,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文学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学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而掌握更多的文学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所以,多多储备积累,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引用和运用文学常识,使得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学精华融进自己的血液之中,成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部分。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的作者、体裁、主人公等可以进行分类,以防混淆。对著名篇章的内容熟读并熟记。本题考查了文章的篇名和作者,属于最基本的常识,应该牢固掌握。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时,要注意把“尝”(曾经)、“求”(探求)、“或”(或许)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3:试题分析:通过阅读文章,第④四段“斯人”应该指的是和作者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
点评:记叙文(这里指广义记叙文,包括散文和小说等)、说明文、议论文都会有这一考查方法,要求考生对文章内容探究的结果进行审查、鉴别,并作出选择或判断正误。题型有:题干中列出对文章主题、中心、主要信息等内容的探究,要求考生判断其探究是否正确、合理、准确、全面。这类题一般都是以选择题或判断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灵活多变,有的要求考生选出正确的项,有的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项;有的是单项选择,有的是多项选择。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小题(8分)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刘基论相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向其数欲害君,君却为之善耶!吾欲以君为相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以杨宪为相。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宪则不然。”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
其数欲害君(   )                     宪素基(   )
小题2:对文中画线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凡是换柱子,等到有大木头才行。
B.这就好比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
C.凡是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
D.这就好比换柱子,等到有大木头才行。
小题3:刘基认为宰相应该有“           ”的度量(用文中的语句)(2分)
小题4:本文表现了刘基                            的优秀品质。(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4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而去之___________
②亲戚之_______________
革非不坚利也_______________
④多助之 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以”字的意思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 (3分)
A.固国不山溪之险
B.天下之所顺
C.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属予作文记之。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4:“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3分)
答:含义:              。事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不责僮婢(节选)(9分)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                          (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取白衫且止               (2)觉其故      
(3)奴以米                  (4)乃以归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终不扬其过也。
小题3: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A]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B]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1)渔人甚之。(              )
(2)病终。(           )
(3)货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
(4)盗窃乱贼而不(             )
小题2:后人根据这两段总结出两好多成语,请在横线上任意写出4个。(2分)
                                                      
小题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3分)
(2)盗窃乱贼而不作。(2分)
小题4:你读了这两段选文,你认为桃花源人的生活和大同社会的生活各有什么特点?(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 14 分)
秋 颂
罗兰
(1)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2)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3)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4)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5)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6)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7)最耐寻味的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8)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连。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9)“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10)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11)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小题1:文章是具体抓住“秋”的哪几方面来进行描述的?(3分)
小题2:作者笔下的秋除了“明澈”外,还有些什么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小题3:本文与《天净沙•秋思》相比较在思想情感上有何不同?(4分)
小题4:说说本文的结构方式。(2分)
小题5:说说什么样的人才“具有这份秋之美”。(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