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郭沫若和茅盾非常敬仰鲁迅。一次,他们谈起鲁迅的名言:“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和“俯首甘为孺子牛”,深为鲁迅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郭沫若和茅盾非常敬仰鲁迅。一次,他们谈起鲁迅的名言:“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和“俯首甘为孺子牛”,深为鲁迅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郭老说:“鲁迅愿意做一头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头‘牛’的‘尾巴’。”茅盾笑了笑,接下去说:“那我就做牛尾巴上的‘毛’,它可以帮助‘牛’把吸血的‘大头苍蝇’和‘蚊子’扫掉。”
1、选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2、选段在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精神风貌方面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 3、选段记叙了鲁迅的名言和郭老、茅盾的话,请用简明的语言说出这些名言和话语的深刻含义。
     鲁迅名言                                                                                                                        
     郭老的话                                                                                                                          
     茅盾的话                                                                                                                          
4、郭老和矛盾的话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品质?
                                                                                                                                                          
                                                                                                                                                          
答案
1、记叙
2、语言 神态
3、(1)不求索取 只求奉献 全心全意为人民 (2)原作鲁迅麾下的一员干将 (3)原作护卫鲁迅的一名小兵
4、谦虚 (答案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        郭沫若和茅盾非常敬仰鲁迅。一次,他们谈起鲁迅的名言:“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和“俯首甘为孺子牛”,深为鲁迅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912年春天,居里夫人的两个女儿养了一些蚕。病中的居里夫人有暇观察蚕儿如何吃桑叶,又怎样吐丝、结茧。她看了好久好久:蚕有求于人的只是几片绿叶,而贡献给人的却是精美纤亮的丝;它们极细心极忍耐地朝着一个目标--结蚕的方向努力,一直到吐完自己的最后一根丝。看啊,看啊,居里夫人感动极了,恍惚觉得自己也化作了一条春蚕。第二年,在写给外甥女的一封信中,居里夫人还将自己与春蚕引为同类。她说:“我也是永远忍耐地向一个极好的目标努力,我知道生命很短而且很脆弱,知道它不能留下什么,知道别人的看法不同,而且不能保证我的努力自有真理,但是我仍旧如此作,我如此作,无疑地是有使我不得不如此作的原因,正如蚕不得不作茧。”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有暇(       )      结茧(        )        纤(        )亮
     恍惚(       )(        )        吐(        )丝
2、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⑴找出段中表示居里夫人心理活动的句子。
                                                                                                                                               
     ⑵居里夫人在蚕的身上看到了什么品质?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3、阅读第二自然段,深刻体会居里夫人写给外甥女心中的话,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短文,回答1—5小题。 等待让自己开花的季节
       英国少年艾金森,因为长得憨头憨脑,加上行为举止笨拙而幼稚,成了同学们的戏谑对象,甚至教师们都不愿意给他上课。有位教“诗歌欣赏课”的教师哀求他必选别的课。虽然艾金森是个按时交作业的好学生,但他朗诵作品时滑稽的表情总是让同学们捧腹大笑,每堂课都会被他搅成一锅粥,令教师无法继续讲课。而给了他35分的历史教师则说:“他没有半点历史感,当然,他什么感也没有。”艾金森的父亲更是认定了他的脑子有问题,不是白痴就是智障,甚至从不跟他说话。
       走向社会的艾金森又因为那张憨态十足的脸和笨拙而幼稚的举止找不到工作,极度自卑的艾金森四处碰壁,苦恼至极,于是他整天消极地躲在房间里喝闷酒。
       只有艾金森的母亲认为他是优秀的。艾金森的母亲是个花匠,她将独儿子带到她的花园里,指着各种各样的花草说:“每种花都有开放的机会,那些还没有开放的,只是未到季节。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只是还没有遇到适合你的时机。但是,花草在没有遇到适合自己开放的季节时,需要吸收养分和阳光,储蓄足够的能量等待属于自己的季节来临。所以,你现在也要储蓄足够的能量,那就是学习更多的知识,经历更多的挫折,积累更多的人生智慧,等属于你的季节一到,你自然会绽放出美丽的人生之花。”
       艾金森从母亲对自己充满信心的目光中站了起来。尽管后来的好长一段日子里,他找工作时依然碰壁,但他没有气馁,他深深地记住了母亲的话:不是他无能,只是适合他的季节还没有到来。
       直到英国《非9点新闻》剧组的导演看了艾金森的表演后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艾金森才知道,自己被录取了。他饰演的憨豆先生由于有一点笨拙、有一点幼稚、有一点单向思维(脑筋不转弯)、有一点腼腆,深受观众喜爱,于是他在英国迅速走红。
       如今,憨豆先生傻乎乎地飞往全世界,这个穿戴整齐,但是头脑简单,常常闯了祸就落荒而逃的家伙,以《憨豆先生》大闹好莱坞的姿态进军洛杉矶,进行他擅长的“捣乱工程”。该片票房在欧洲已突破1亿美元,在美国公开放映时,亦好评如潮。
       艾金森终于等到了自己开花的季节。
1.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概括(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你对文中“开花的季节”含义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目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段中“你现在也要储蓄足够的能量”,其中“足够的能量”指的是什么?(用文中原句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艾金森的成长经历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自选一个角度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短文,完成第1—6小题。摆 渡 老 人

       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
       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淌到到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又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⑦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⑧“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
       ⑨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
1.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先写老人因“我们”的_________ 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__________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____________,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
2.第⑤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加横线的语句表现了“我”当时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心情。
4.原先,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后来,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5.“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
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2)“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仿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如果“我”最后见到老人,会向老人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字,试做1—5题。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园,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郎郎明月,月光皎洁,自然撩起期盼家人团聚的思念。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1.给加横线字注音:
     秋(      )           洁(      )           起(      )
2.用横线标出文段中的错别字,再把正确的字按顺序工整地书写在格子里。
3.月到中秋分外圆,读了这段文字,那些写月的诗句不禁悄然想起,它们有,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秋佳节,承载着多少历史厚重而美好的故事,如晶莹的星星,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之中,你能写出三个有关月或中秋的神话传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多少古人曾与明月凝望来传达无以相寄的情思。若在中秋之夜,你要给母亲发条短信,你会这会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7题。快乐的理由
     (1)从前人们碰到一起,打招呼时说的是:“吃了吗?” 
     (2)后来路遇,改成了:“你好!” 
     (3)今天相逢,在相当一部分人口中,又变成:“活得快乐点儿!”
     (4)由精神到物质,关怀的内容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5)然而,快乐的理由呢? 
     (6)甭管他们男人,我问过许多女同胞。相同的回答差不多都是:“享受生活呀。”不同的是她们有各自的源泉。
     (7)一个老太太,已垂老到走路不能自如的境地,还坚持在景山公园的台阶上,一级一级地往上蹭。她脸上阳光灿烂:“这是我每天最快乐的事呀。”
     (8)一个女友,整天忙碌在办公室,无非打印个文件,收收发发,很琐碎,往身后一看什么都留不下。可一到休息日,她就闲得忧郁,叨唠说:“工作能使我快乐。” 
     (9)一个操持了一辈子的母亲,不穿金,不戴银,不吃补品,不当王母娘娘,每天依然辛劳不辍,笑呵呵回答儿女们的是:“全家平平安安呐,比什么都让我快乐。”
    (10)一个下岗女工:“谁能给我一份工作,我可快乐死了。” 
    (11)一个小保姆:“主人家信任我,不见外,我就觉得快乐。” 
    (12)一个小女生:“哎呀呀,星期天早上能让我睡够了,最快乐!”
    (13)至于我自己呢?每当坐在电脑前写作,心里就流淌出一条喜悦的大河,别人以为我整天点灯熬油的那么苦,玩什么命呢?殊不知,写作是灵魂的居所,是生活的泊地,这是我生活全天候中最快乐的时光。 
    (14)生活是世界上最难的一道题,复杂得永远解不清;可是生活又简单得像一颗透明的水滴,一首诗,一支歌,一朵小花,一片绿叶,一只小动物……就能让我们快乐得如同仙女一样飘起来,一直飘向天国。
    (15)人心则是自然界最遥不可测的欲海,有了电视机,还想要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空调、汽车、房子、别墅……然而人心也是最容易满足的乖孩子,一句宽心的话,一张温暖的笑靥,一个会心的眼神,一声真诚的问候,一个善良的祝福……就是一根根棒棒糖一颗颗开心果,能一直香甜到我们心里,使我们回到快乐的童年,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唱不够。 
   (16)巴尔德斯说:“快乐应该是美德的伴侣。”
   (17)布雷默说:“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
   (18)某电视节目广告语说:“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快乐?”
   (19)快乐起来的理由有万万千千,关键是要时时刻刻给自己加油,鼓劲!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管(     ) 往上(     ) 笑(     )
2.第(4)段中有两个词语的顺序有问题,它们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流畅的文字,表达出作者的快乐观。请用“~~~~~”划出能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
4.第(13)段最后一句话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指出其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文中列举了七类女同胞对快乐的理解,请你摹仿文中的写法,说说男同胞对快乐的理解,不少于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第(14)段先说生活是一道最难的题,复杂得永远也解不清;接着说生活又简单得像一颗透明的水滴……这样说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听了巴尔德斯、布雷默的话以及某电视节目广告语,请以幸福为主题,发挥想象,尝试着把你想说的话提炼成你的名言,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