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听泥土说话(查一路)       (1)儿子失败了,带着沮丧从那个城市回来。母亲是个哑巴,从菜园里回来,见了儿子就明白了一切,用手比划着,又觉得比划不清。于是,...
题目
题型:江苏月考题难度:来源:
听泥土说话
(查一路)
       (1)儿子失败了,带着沮丧从那个城市回来。母亲是个哑巴,从菜园里回来,见了儿子就明白了一切,用手比划着,又觉得比划不清。于是,将准备放下的锄头又拾起来,挖了一块土递给儿子。
       (2)这一夜,儿子没睡。月光照在方桌上,方桌上放着那块泥土。儿子望着泥土出神。后来,他仿佛感觉到泥土在跟他说话。是啊,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输光了一切,家乡的泥土输不掉。就算不被任何城市收留,这块泥土会接纳他。就算失败如影相随,只要是块泥土,播下种子总有发芽的机会。儿子看着泥土一夜没睡,对着月光想了一夜。
       (3)第二天,儿子走了,                                                           。 
       (4)带上那把泥土上路。儿子的心如泥土般踏实,性格如泥土般坚韧,待人如泥土般诚恳,为人如泥土般坦荡。
       (5)十年的挣扎、打拼,儿子成功了。一身光亮从城里回来,得意洋洋。
       (6)母亲从菜园回来,显然较之十年前已苍老了许多。儿子接过母亲的锄头,怨责母亲,“您老这是何苦?这锄头您今后再也用不上了。”说完,就要把锄头扔了。母亲比比划划,感觉到比划不清时,又把锄头重新拾起来,挖了一块土,送给儿子。
       (7)一如十年前的那个夜晚,月光照亮了儿子屋里的小方桌和方桌上这块新的泥土。眼前的情景让儿子想了又想,又和泥土对了一夜的话。泥土永远处在低处,所以不会从高处落下来,跌得很痛。月光下,只有泥土黑漆漆一片,它不以光亮示人,它的光芒永在内心,才有质朴浑厚的力量。泥土不会因为身处山峰而自傲,也不会因为身处低谷而自卑。每一块泥土都很自然、平静、从容,所以才如此博大、深厚。
       (8)第二天,儿子走了,带着深深的羞愧。
       (9)从此,儿子处世如泥土般低调,性情如泥土般内敛,为人如泥土般虚心,对待成败得失亦如泥土般自然、平静和从容。
       (10)几年之后,与儿子同时发迹的伙伴,三三两两地从很高的位置掉下来,跌得很痛。只有儿子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11)“发迹之后,我就扔掉了那把土。不过,好在失败之前,母亲送给了我这把土。”儿子常对朋友们说,“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
1、文章构思巧妙,两次写儿子在不同经历中倾听泥土说话,第一次是在             时倾听,听到的是:
                                     ;第二次是在            时倾听,听到的是:                                                   
2、文中的“泥土”仅仅是指自然界的泥土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3、阅读全文,仿照第(8)段,在第(3)段的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 
     第二天,儿子走了,                                                                                              。
4、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的深刻含义。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昔有孟母,为儿成才,三迁居地;更有岳母,苦心刺字,教儿“精忠报国”。
材料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材料三:有一对年轻父母,在空中缆车坠毁的瞬间,擎起爱的双臂,将儿子高高托起。父母不幸遇难,儿子的生命却保住了。
                                                                                                                                                        
答案
1、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念,只要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一定会有成功的机会。成功;成功了,不要得意洋洋,应该谨慎、低调、虚心的待人处事。(意近即可)
2、文中的“泥土”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泥土,更是母亲的化身。母亲平凡、朴实如泥土,她巧妙地借泥土告诫儿子如何为人处世,并传达出对儿子深深的爱。(意近即可)
3、带着无比的自信。(带着灿烂的笑容;带着美好的梦想。)(意近即可)
4、画线句子意味深长。此时的儿子已深深地领悟到:这把土寄托着母亲的期盼,蕴含着为人处世之道。如果失去了这些,就意味着失去了人生的一切。(意近即可)
5、母爱是无声的,母爱是无私无畏的,母爱是无处不在的。(意近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听泥土说话(查一路)       (1)儿子失败了,带着沮丧从那个城市回来。母亲是个哑巴,从菜园里回来,见了儿子就明白了一切,用手比划着,又觉得比划不清。于是,】;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楼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将近7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7点。7点一刻。7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8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10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周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1.横线处时间词语连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2.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                                                                                                                           
3.“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父母对“我”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是:
母亲对我                                                                                                              
父亲对我                                                                                                               
4.从下列词语中选出能反映“我”思想感情变化全过程的3个词语,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得意 信任 醒悟 悔恨 谦逊 失望 骄傲
                                                                                                                                      
5.用文中原句回答,能体现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
题型:江西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去承受抽血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颤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还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1、联系上下文,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                                                  
2、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
     答:                                                                                                                          
3、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
     答:                                                                                                                                 
4、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5、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具体描写男孩“一番思考”,思考些什么? 100字左右。
     答:                                                                                                                                                  
                                                                                                                                                               
                                                                                                                                                              
题型:江西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餐桌上的谜底
       ①小时候,每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瞅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那时我家半个月才吃一次肉,我实在是太馋了。
       ②每次,闻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我会身不由己地移动脚步,一步一步地    (挪、走、跑)到邻居家门边。
       ③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
       ④妈妈没有回答我。一个星期天,妈妈喊上我,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想!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去。”
       ⑤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完线内的土方,给工钱20元。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⑥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了,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得两元钱了,挖吧,再挖挖就又两元了。”我     (支撑、支持、坚持)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妈妈说;“你歇一会儿再干。”我就这样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我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依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么苦,我甚至不想吃。
       ⑦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里领了20元钱。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妈妈背上我,到集市上,问我喜欢吃鱼还是肉,我说都喜欢。
       ⑧晚上,餐桌上摆了香喷喷的鱼和肉,弟妹们都吃得香极了。妈妈对我说:“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
       ⑨是的,我知道了。
       ⑩妈妈又对我说:“这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面对妈妈,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
       那年,我11岁。
1、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横线上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什么?
     答:                                                                                                                               
2、①-②段写小时候“我”很馋,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3、“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面对“我”的提 问,妈妈为什么没有直接回答?    
      答:                                                                                                                                                 
4、⑨段写道:“是的,我知道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到底知道了什么?
      答:                                                                                                                                     
5、请结合文意简要地写下你对这位母亲的认识、评价。
     答: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那件事已经过去12年多了。有时候,我觉得它似乎就发生在昨天。那一天,我的小女儿终于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这是我们在旧货市场获得的战利品。那是一辆粉红色的女孩自行车,我的女儿立刻就喜欢上它了。虽然我是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件新宝贝从汽车后备箱里拿出来的,但我的小女儿还是嫌我的动作慢。她早就迫不及待地想一试身手了。她想立刻就让她的自行车奔跑在马路上!这天是一个温暖的、阳光明媚的好日子,正是学骑自行车的理想天气。 
       亲子之情是一种长期而严肃的感情,孩子们的每一次摔倒都牵连着父母的心。但是我们对于孩子的爱又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对立的方面: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无拘无束地自由成长,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他们依靠我们。 
  现在想起来,我仿佛还能看见小女儿正坐在她的新自行车的座垫上。她是那么小,但却充满了渴望。她乞求我,“不要放手,爸爸!”她的声音因害怕而有点发颤。她的牙齿紧咬着,胖乎乎的粉嫩小手因用力而泛白。我慢慢地推着自行车,不疾不徐地小跑着。偶尔,我会移开一只手,但是立刻就会听见,“不要放手,爸爸!”    
       不多一会儿,她表面上就似乎已经掌握了这项复杂的技术,就像她后来学习其它技能和知识一样——很快,但是要不了多久,她就会因为缺乏熟练的专业技术而遭受挫折。她是在用她那特有的有条不紊的个性向一个强烈到几乎是令人心碎的成功***挑战。当我再一次试着移开我的手时,她又向我喊道,“不要放手,爸爸!” 
     她兴奋地三下五除二就把她的午餐三明治吃完了。然后,就拉着我又冲到外面的人行道上开始练习骑车。尽管她很担心摔倒,但是摇晃的车轮还是逐渐趋于稳定。要不了多久,她就能学会了。我能感觉到她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了。我跟着跑的速度不得不放快。她的腿在蹬脚踏板的时候,也更加有力和自信了。 
    培养孩子们独立成长的过程中,什么事情最令人感到痛苦呢?学习走路是孩子们独立自主的开始,学习说话和表达最初的思想也是这一艰难生命历程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是当这些步骤逐步完成之后,应当给予父母们一个调整适应的心理过程。 
     重要的时刻终于来临了。现在,我的手不再扶着她,不再帮助她稳定自行车的平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阻碍了她的进步。我在她旁边缓缓地跑着,这种感觉并不舒服,我能够感觉得到我们之间正在进行一项转移——监护和独立的转移。   
      “放手,爸爸!”她像箭一样向前冲去!小小的马尾辫在脑后飞舞着。她至少冲出了十几米远才在人行道边的草地上缓缓地停下来。她的脸上笑逐颜开,容光焕发,我也笑了。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我在与她分享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我意识到这意味着她踏上了新的旅程:她开始走上独立的道路了。 
    父母的怀抱永远是孩子们栖息的港湾,它能够包容一切的烦恼和快乐。有些事,是无法解释清楚的。我们也像其他许多父母一样被某种感觉困扰着:不知何时该抓紧何时该放松。我情愿放松,让我的孩子们能够自由自在地奔向未来。我鼓励他们独立发掘自己的潜在力量和智慧。但是让我放手,永远都不。
1.请找出文章中对父亲和女儿的动作、神态的描写,在下面表格的序号空缺处填补原文,表现女儿学习骑自行车的过程。
题型:广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人物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
女儿她乞求我,“不要放手,爸爸!”
她的声音因害怕而有点发颤。
她的牙齿紧咬着,胖乎乎的粉
嫩小手因用力而泛白。
她像箭一样向前冲去!
父亲我跟着跑的速度不得不放快。
自私的代价
       在经过一轮复一轮的重重筛选后,我们五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应聘者终于从数百名竞争对手中,像大浪淘沙一般脱颖而出,成为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佼佼者。
       我们这五个人,可以说都是各条道路上的“英雄好汉”,彼此各有所长,势均力敌,谁都可以胜任所要应聘的职务。换句话说,就是谁都有可能被聘用,同时谁都有可能被淘汰。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最后一轮的角逐更加具有悬念,更加显得激烈和残酷。
       我虽然身居高手当中,但心里相对还是比较踏实的。因为凭我在初试、复试、又复试、再复试中过关斩将那股所向披靡的势头,我想我成功获胜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了。于是,胜利的自信和成功的愉悦提前写在了我的脸上。
       按照公司的规定,我们要在那天早上9点钟准时到达面试现场。面对如此重要的机遇,没得说,我们当中不仅没有人迟到,还都不约而同提前半个多小时就赶到了。
       距面试开始时间还早,为了打破沉寂的僵局,精明的我们还是勉强地聚在一块儿闲聊了起来。面对眼前这些随时会威胁自己命运的对手,在交谈中彼此都显得比较矜持和保守,甚至夹着丝丝的冷漠和虚伪……
       忽然,一个青年男子急急忙忙地赶来了。他的到来成了我们转移这毫无内容的话题的借口,我们纳闷着,惊奇地看着他,因为在前几轮面试中都不曾见过他。
       他似乎感到有些尴尬,然后就主动迎上前开口自我介绍说,他也是前来参加面试的,由于太粗心,忘记带钢笔了,问我们几个是否带,想借来填写一份表格。
       我们面面相觑。我想,本来竞争就够激烈的了,半路还要***出一个“程咬金”,岂不是会使竞争更加激烈么?要是咱们不借笔给他,那不就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从而加大了成功的可能?我们几个有心灵感应似地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终于没有人出声,尽管我们身上都带着钢笔。
       稍后,他突然瞥见了我口袋里夹着的钢笔,脸上掠过一丝惊喜:“先生,可以借给我用用吗?”我一下子手足无措,结结巴巴地说:“哦……我的笔……坏了呢!”
       这时,我们五人当中有一个沉默寡言的“眼镜”走了过来,递过一支钢笔给他,并礼貌地说:“对不起,刚才我的笔没墨水了,我掺了点自来水,还勉强可以写,不过字迹可能会淡一些。”
       他接过笔,十分感激地握着“眼镜”的手,弄得“眼镜”感到莫名其妙。我们四个则轮番用白眼瞟了瞟“眼镜”,不同的眼神传递着相同的情感——埋怨、责怪。因为他又给我们增加了竞争对手。
        一转眼,规定的面试时间已经过去20分钟了,面试室却仍旧丝毫不见动静。我们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了,就去找有关负责人询问情况。谁料里面走出来的却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结果已经见分晓,这位先生被聘用了。”他搭着“眼镜”的肩膀微笑着向我们做了一个鬼脸。
       接着,他又不无遗憾地补上几句:“本来,你们能过五关斩六将来到这儿,已经是很难能可贵的了。作为一家处在发展中的公司,我们不愿意失去任何一个人才。但是很遗憾,是你们自己不给自己机会啊!”
       啊,怎么会是这样!
1.联系上下文,说说“胜利的自信和成功的愉悦提前写在了我的脸上”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含义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陌生男子的借笔要求,我为什么“手足无措”“结结巴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想,本来竞争就够激烈的了”,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竞争激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新来的“面试者”会“十分感激的握着‘眼镜’的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你们自己不给自己机会啊!”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