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跪着却让站立者叹服  ①有人这样说他:“这是一个跪着工作的人,却是一个让我们站立者叹服的人!”  ②阮文平,一个残疾人,独自撑起了一所学校。...
题目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跪着却让站立者叹服
  ①有人这样说他:“这是一个跪着工作的人,却是一个让我们站立者叹服的人!”
  ②阮文平,一个残疾人,独自撑起了一所学校。1995年,阮老师被分配到广西凌云县下!甲乡河洲村弄怀小学当临时代课教师。开学第一天,阮老师兴奋地拄着拐杖,沿着33道螺旋式盘山石阶爬行,4个小时后,来到了弄怀小学。然而,眼前的校舍,残垣断壁,横梁腐裂;学生一个都没有,学校已停办了3年。
  ③没有学生,他就到瑶寨一家一家去动员。每天清晨,他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动。正常人1个小时走完的路程,他却要花上4个小时。渴了,爬到山沟里喝一捧山泉水;饿了,从衣兜里取出事先准备的生红薯啃上几口;累了,便在路边石阶上靠着休息一会……
  ④终于有5个孩子返回了课堂。虽然不算多,但却给了他一丝安慰:他仿佛看到了15小,50个……弄怀小学,又传出了久违的读书声。
  ⑤在崎岖的山道上,拐杖用不了,他就手脚并用,一步一步地爬着翻山越岭,即使3个小时跪爬半尺厚的积雪,他都没有缺过一次课。有一天晚上,暴雨倾盆,他往学校赶,心一急,一脚踩滑跌向崖边,拐杖也脱了手。他当时真想大哭一场,要是有人扶他一把该多好啊!
  ⑥11年,弄怀小学在校生从零发展到84人,当地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的学生还从这里起步考上了重点高中。为了这些山里娃,阮文平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没有乒乓球台,他自制了一个;没有篮球场,他带领学生整出一块平地,并用父亲卖猪仔的400多元买了篮球圈,用木头做了篮球架和篮球板;没有水,他筹措资金3000多元修建了一口水塘……
  ⑦十几年坚持,滴水汇成河。如今,弄怀小学已成为金县同类学校中学生数最多、教学质量最高的学校。最近,邻县姑娘陆兰,被阮老师的事迹所感动,与他一起当起了编外临时代课教师,并对他产生了纯真的爱情。
  ⑧一条山路,一个人,一所学校,就这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第③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你觉得本段中哪些词语用的好?试举两例具体说明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说到返校的孩子只有5个,可阮老师却“仿佛看到了15个,50个……”,这样写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阮文平老师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请你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写作示例,为阮老师撰写一段颁奖词。不少于80字。
  邰丽华事迹:2005年的春节晚会,一下子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了邰丽华以及她领衔的舞蹈《千手观音》。在无声的世界里,邰丽华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美丽,给人们带来纯净至美的艺术享受。
  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再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一问:(表达方式)描写
   第二问:如“挪动”、“爬”等细节(动作)描写,极力渲染了阮老师行动艰难的情景,突出他意志的顽强。又如“啃”、“靠”等动作(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阮老师为动员学生返校而不辞辛劳的场景,体现他的敬业精神。
2.不矛盾理解:“5个”是实写,“15个,50个……”是虚写,它表达了阮师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重返校园的心愿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意思对即可)
3.答案示例:你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一颗愿为山区教育事业抛洒热血的赤诚之心。你用残疾之躯撑起了一座学校,让瑶民儿童共享一片蓝天,为人民教师写就了一笔极其本色的辉煌。你是一个跪着工作的人,却是一个让我们站立者叹服的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跪着却让站立者叹服  ①有人这样说他:“这是一个跪着工作的人,却是一个让我们站立者叹服的人!”  ②阮文平,一个残疾人,独自撑起了一所学校。】;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成全一棵树
  ⑴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
  ⑵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⑶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得都大、都深。
  ⑷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⑸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他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⑹每一天,孩子都要拎着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
  ⑺小树一天一天长大了。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其他的树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⑻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残疾的孩子也去读书。而在此之前,她不想,也很难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⑼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秋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⑽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大家都叫他阳光。他也喜欢这个绰号。
  ⑾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了家乡,母亲早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候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
  ⑿他是坐着轿车回来的。他没有让车子进村,在村头他就下来,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⒀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他心里一热,急急地奔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母亲接在怀里。他发现母亲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⒁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啊,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别的树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⒂母亲望着已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她平静地笑了,点点头说:“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喂它一泡童子尿?开始我也纳闷,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着你,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里去偷偷喂那树啊!”
  ⒃他一下子怔住了。
  ⒄他百感交集。许久许久,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他明白了。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母亲的心永远是一颗母亲的心。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着(   )灼(   )着(   )号(   )
2.第④段画线句“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母亲复杂目光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面线句“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请联系全文,写出促使母亲做出这项决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④、⑧、⑨段中“一拐一拐”共出现4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一是强调他是个残疾的孩子;二是________________。
5.从全文看,本文既写了________的经过,又写了________的经过,这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6.第⒄段写道:“他百感交集。”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导,请为他设计一段独白。【独白: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北京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现代文课外阅读。呼吸亲情淡淡的芬芳
  (1)在一台省级卫视举办的家庭娱乐节目中,来自五个家庭的五对志愿者做了一个游戏——摸手认父。五位孩子被黑纱蒙住眼睛,面前是一个屏风,上面有五个恰好能穿过手的洞。五位父分别从屏风后面伸出一只手。节目充满了欢乐,在主持人“你确定吗?”的迷惑中,前四个孩子无所适从,换来换去,笑话百出。唯独最后一个小女孩,摸到第二只手就毫不犹豫地指定这是他的父亲。主持人试图误导她:“还是把五双手摸过一遍再下结论吧”。小女孩自信地摇摇头,黑纱摘下,父女拥抱在一起幸福地对视。
  (2)为搞清楚小女孩师是不是侥幸获胜,女主持人又进行了三次测试。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小女孩居然每次都准确无误地找到父亲。那位父亲举起手,翻来覆去让大家仔细观看。大家失望了,那是一双平凡的手,与普通人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特别之处。主持人证实小女孩的手在每只手上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两秒钟,所以小女孩与父亲的手接触时也没有作弊的可能。一位观众戴上小女孩蒙眼的黑纱试了试,结果什么也看不到。
  (3)那么,小女孩为什么能准确的找到她的父亲呢?她的回答出人意料:“我不知道哪只手是爸爸的,但是我知道哪种气味来自爸爸”。真是太神奇了,隔着一道屏风,还能分辨出不同人的体味,莫非小女孩有特异功能?在主持人连声追问下,小女孩才揭开了谜底,原来他爸爸喜欢抽烟,手上和身上总带着烟味,一闻到那股熟悉的烟味,她就知道哪位是爸爸。她还告诉大家,她妈妈下岗了,爸爸是位自由撰稿人,为了多赚些钱补贴家用,一天到晚坐在电脑面前,一边不停地敲啊敲啊,一边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妈妈说烟吸多了会死人的,可爸爸总是不听。爸爸说他知道吸烟的危害,可是一旦戒烟,就要因为不能适应而写好长一段时间不出文章。虽然爸爸答应她写出一本畅销书以后就戒烟,但是她还是很害怕爸爸会突然死掉,现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帮助爸爸快点出书,快点戒烟.......。小女孩的话还没说完,他父亲就一下把她抱在怀里。娱乐节目现场忽然变得鸦雀无声,显然大家都在回味着小女孩的话。良久,观众中突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4)亲情其实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大爱,然而,大爱无形,大味必淡,亲情的真味往往不为人所察觉,但它确实就弥漫于生活的琐碎纹理之中,如暗夜幽兰一般,在我们身旁散发着淡淡的芬芳。别以为只有曲折离奇的舍身救子、寒屋薄舍里的相依为命才是亲情,平平淡淡的生活里面也有亲情,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那淡淡的芬芳才是亲情真正的气息,只是,不细心玩味,很多时候就会被忽视。小女孩是幸福的,小小年纪竟然如此分明地闻到亲情淡淡的芬芳,生命始于呼吸,还有什么比每时每刻呼吸着亲情的芬芳更幸福的事情呢?
1、请概括本文所讲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结尾句“观众席中突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请问“观众们”因何而鼓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段“小女孩”“揭开了谜底”的话中还有很多关于她的家庭情况介绍的内容,试问这多余的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后,你对亲情有了怎样的深刻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前四个孩子”中的一个,听了“小女孩”的话后,你会对你的父亲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取水的默契
  ①那时,我们驻守在高山上,靠老天爷下雨才能有水喝,如果几天不下雨,部队就要断水。而在大青山的山脚,有一条潺潺流淌的山泉。它流经一块巨大的岩石时,形成了一个清澈见底的深潭。
  ②在一天施工的间隙,李班长命令集合,让我们每人浑身上下挂满军用水壶,还让几个大个子抬了一个空汽油桶。他看了看挂在坑道土墙上的马蹄钟,又抬头望望日头,说:“时间差不多了,跟我下山取水!”
  ③什么?光天化日之下到敌人的眼皮底下取水,难道不要命了?我满腹狐疑,随即又一想,为了胜利,即使冒死夺水也责无旁贷。
  ④当我们慢慢接近水潭时,通往敌人阵地的林荫道上突然闪出了4个美国大兵的身影!他们也背着沉重的水箱,步履艰难地向山上走去。
  ⑤猝不及防的发现,使我紧张而且激动。敌人如此之近,只消举枪点射,至少可以撂倒3个。成全我首战告捷的立功愿望!我轻捷地从背后取下冲锋枪。就地瞄准敌人,正准备扣动扳机,李班长飞扑过来,用右手一把抓住我,以不容分说的霸道和威严喝令:“不许胡来,不许射击!咱不能不讲信用,不讲仁义!”
  ⑥我困惑地放下枪,愤愤不平地服从了这个奇怪的命令
  ⑦从深潭取水归来,一回到坑道我就跑去质问李班长。见我不依不饶地刨根问底,他长叹一口气,告诉了我一个对外秘而不宣的故事。原来,敌我双方都极为缺水,而那潭水正好处在两军阵地的中间。起初,双方为争夺山下的水源,频频发生战斗。每次较量,双方都会在水潭边丢下几具尸体,尸血污染了水源。同志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靠卡敌人脖子来点穴下套,有损我志愿军威武之师、仁义之师的形象。
  ⑧于是,连排干部和战士们商量后决定对敌人网开一面,给美国佬水喝,也给自己取水开出一条活路。打仗归打仗,喝水归喝水。
  ⑨连里唯一一个读过高小的战士想出了一招:他把炭灰磨细,和水做成墨汁,然后在一张牛皮纸上画上如下的图案:(图片略)意思是每天上午7点至9点允许美国兵取水,我方将对汲水人员停止射击。
  ⑩当天早晨,我们的战士就将这张停火告示牌送到潭边,并且在指定时间內履行了承诺。没过多久,美军就明白了我方的意思,他们不仅按时派人大大方方地前来取水,有时还在规定时间內洗澡,光着身子欢快地跳舞。几天后,潭边岩石上出现了一个用刀子刻画的大拇指,旁边写着“Good”。
  事情发展到后来,双方取水人员不期而遇时,也相视而笑,善意地挥手致意,甚至出现了互赠纪念品的情况!
  我做梦也没想到,在大青山下的水潭边,在敌我双方惨烈的战争状态下,我们连竟然和敌人达成了暂时的停火默契!(摘自世界知识出版社《我心有歌——一个学生兵的朝鲜战场亲历记》)
1.文章起首的“那时”指的是______________的时候。
2.对第③段“责无旁贷”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属于自己的责任,无法让别人替代。
B.属于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C.属于自己的责任,不能向别人借贷。
D.属于自己的责任,别人无法来相助。
3.第⑥段画线句“我”“愤愤不平地服从了这个奇怪的命令”,“这个命令”的“奇怪”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李班长讲的“秘而不宣的故事”: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志愿军是“威武之师、仁义之师”。从文中看,志愿军的“仁义”具体表现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将文中“停火告示牌”的图案,改写成说明性的文字,注意上下文的衔接。(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上海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 x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题目说“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刘子歌夺金
韩石山
  8月14日,对中国队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不到下午,就揽回了三枚金牌,其中便有刘子歌的女子200米蝶泳这一金。这也是中国游泳军团夺得的第一枚金牌。同一赛事中,刘子歌的队友焦刘洋获得银牌,这样女子200米蝶泳领奖台上,便同时升起了两面五星红旗,这也是开赛以来没有过的。
  一时间对刘子歌的褒奖甚是热烈,而刘子歌呢,也确实是好样的,人样儿好,笑脸儿好,说的话儿也好。记者问她,头一次参加奥运会,会不会受别人的影响,她的回答是:“我就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别人不会影响我。”记者见她心态这么好,问可是教练的指点,她说:“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刘子歌,真可说是本届奥运会上一支别开生面的歌,一支响彻云霄的歌。
  比赛中,刘子歌为第五泳道,右边第四泳道是队友焦刘洋,左边第六泳道是澳大利亚选手杰茜卡·希佩尔。赛前分析形势时,中国的前奥运冠军钱红就认为,杰茜卡·希佩尔会是中国小将冲金的最大竞争对手。记者问刘子歌会不会受别人的影响,这个“别人”,指的就是这位澳大利亚游泳名将。道理再明白不过,此人乃当今这一项目的世界纪录保持者,论年龄只有22岁,且在此前的100米蝶泳赛中有不俗的表现,曾夺得铜牌。
  钱红的估计很准确,两个来回共计四个单程,前三个单程,刘子歌一直落后于杰茜卡,只有在第四个单程,刘子歌才神奇地冲过对手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一刻,刘子歌一脸的惊喜,惊要大于喜,差不多都有点懵了,怔怔地看着远处的什么——该是记分牌吧。当电视屏幕上飘出中国国旗还有刘子歌三字的汉语拼音时,我们这些看客也不由得惊叫起来:啊,金牌!
  然而,就在这一刻,不,该说是这一瞬间,一件谁也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刚刚回过神来的、意识到金牌已非自己所有、得主乃身边这个中国姑娘的澳大利亚选手杰茜卡·希佩尔,隔着两条泳道之间的漂浮物,拥抱并亲吻了中国姑娘刘子歌,可说是这场赛事中,最早送给刘子歌的最亲热的祝贺。
  领奖台上,出奇制胜的刘子歌,满面春风地向着看台频频招手,不时地举起胸前的金牌,我注意到,跟在泳池里的格局一样,站在她右边的仍是焦刘洋,站在她左边的仍是杰茜卡·希佩尔。焦刘洋跟她一样的惊喜,一样的眺望着看台,而在这个过程中,杰茜卡·希佩尔几乎一直都在欣赏地看着身边的这个中国姑娘。颁完奖要下领奖台了,都朝同一个方向转过身了,刘子歌在杰茜卡前面了,她还友好地伸出手,要拍一下刘子歌的肩膀,只是刘子歌走得快了些,她的手拍在了空处。后来看到前面的两个中国姑娘都披了中国国旗,她也弄来一面澳大利亚国旗,却笨手笨脚地一时披不上去,就是这时候,也还是那样笑呵呵的
1.阅读第1段,概括刘子歌夺金的特殊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2段,说说刘子歌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刘子歌是“出奇制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析第6段画线句子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子歌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一定感染了你。如果请你给她发一条手机短信,你会怎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