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三)母亲的三句话(13分)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三)母亲的三句话(13分)
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
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毕业后到一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                                    
小题1:通观全文,正文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由三件事分别引出三句话,每句话蕴含一个生活道理。(4分)
第一件事写的是拔白菜,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                                    
第二件事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            
                                                                                
第三件事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和的话蕴含的道理是遇到不顺心要乐观。
小题2:语言品味。(4分)
(1)“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中“冬季”一词如何理解?
(2)开头交代“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其用意何在?
小题3:说说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这样安排有何作用?(2分)
小题4:读了本文后,“我”觉得: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请仿照划线例句再续写两句话,表达母亲的话对“我”的影响。(3分)
答案

小题1:遇到困难坚强(执着) 牵牛,遇到压力要放松(坦然) 吵架
小题1:(1)既指现实的冬季,又指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2)为母亲说的话作铺垫,表明母亲的话很平常、很朴实,是源于生活经验的总结。
小题1:围绕母亲的三句话来安排材料,使全文结构完整(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1:略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三)母亲的三句话(13分)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
座位和大脑的战争
孟庆德
聪明的基础是什么?聪明的基础是我们的身体。身体冷了,要让暖起来,身体累了,要歇下来。暖起来是好的,歇下来是好的,于是把这好的送给大脑,大脑把好的记住,反过来更好地为身体服务。
记住是人类进化的一大要件。如果记不住,许多轻巧和便宜都会忘却,许多费过力气的事情又要重新做起,许多吃过的亏又要重头再吃,而人类从树上走到平地,势必还得从平地走回树上去。芳香是诱人的,所以鼻子前凸。坐下是舒服的,所以屁股上的肉厚,这可能都是记住的结果。
人类从一懂事就明白了,天地间是充满矛盾的。世上许多可以使身体受用的东西大多在人的身体之外,要想让那些东西服务于人的身体,就要走去把它拿来,一旦走动就会失去坐着的舒服,走去的过程不仅劳累,途中还很有可能遇到麻烦和危险,这些麻烦和危险若是足够大,很可能就会永远终结自己坐着的享受。既要把远方的东西拿来,又不失去坐着的舒服,最好能让别人代替自己迈动双腿,而自己代替那人坐着。于是,人类实现了一次大大的进化,聪明的大脑在这时候诞生了。
有人舒服自在,有人辛苦劳累;有人高兴,有人不高兴。不高兴可以有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向对方学习,也想个办法让自己坐下来,让别人代替自己去走动;一种是颠倒一下世界,把坐着的拉下来,让自己坐到位置上去。前一种方法似乎不多见,后一种方法倒是世上的主要内容。
世界很大,能够提供给人们坐着的地方却不多,能够让人们坐得有质量的地方就更少。面对这种情况,古往今来至少有三种对待方式。一种是走的只管走,等到实在走不动了,才把那些坐着的人拽下来,自己上去坐一会。一种是自己虽然在走,但也不乏一个小小的坐的地方,虽然那坐的地方有些寒酸,不到万不得已,不敢想办法把坐的地方调换一下,万一弄不好,怕连原有的坐的地方也弄没了,这大概也是一种聪明吧。还有一种是已经有了坐的地方,而且坐得很舒服,为了保卫自己这坐的舒服,他在这周围布置了一重又一重的屏障,哪怕这屏障阻碍了人行,妨碍了交通,轻易不肯将屏障拆除。他让那些想要走得顺畅一些和想要来夺他座位的人拿脑袋来撞。
一方要撞,一方不让撞,时间长了,就要流很多血,这样的事情太伤眼睛,也给心脏带来太大压力。能不能把要由人走动去做的事让不是人的东西去做,让大家都能坐下来呢?人类在这里又有了一次进化,一大批聪明的大脑诞生了。
舒服的意愿一旦起了作用,大脑便飞速运转起来。自从大地上有了人,人类还从没有像最近100多年这样聪明,他们聪明到除了芬芳要由自己的鼻子去闻,除了烧鸡要由自己伸手去撕动嘴去咬以外,几乎可以坐着不动了。上帝不如人仁慈,人们正在往极致解放自己,他们把世上的一切都拿来为我所用,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坐着,他们走路要坐着,飞到天上要坐着,________________,甚至连进行战争都可以坐在那里进行大规模的***戮。他们在遗忘了自己曾有过一条尾巴以后,很可能会遗忘自己还曾有过双腿。
世上的一切,能够拿来的,都被人们拿来了。人们一边尽可能让自己的身体舒适,一边疯狂进化自己的大脑。他们尽情地饕餮,大力地挥霍,他们拿出他们的机器手,拼命伸向地球。他们不知道,地球也是有身体的,地球的身体若不好受,地球也是会不高兴的。
于是我明白了,聪明,可能也是愚蠢啊。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2期)
小题1:聪明与身体有什么关系呢?(3分)
小题2:写文章常用问句,这篇文章也有,找出来体会其妙处,并把这妙处写下来。(3分)
小题3:在文中横线上再举三例,说明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坐着。注意语句前后连贯。(3分)
小题4:文章结尾说“聪明,可能也是愚蠢”,你同意这个说法吗?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生活来说明。(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7分)
西部志愿者
周原人
21、大河中学田树宿舍,内,冬日,小雪。
海琴敲打着墙壁:“田树,吃饭啦!”
田树没精打采:“你吃吧,我不想吃。”
海琴:“是不是你爸爸不同意?”
田树坐在床沿上:“老爸虽然是公司董事长却没权,老妈不给一分钱还说了咱们俩一通,我们在电话里吵翻了。”
海琴:“还是先吃饭吧,边吃边说。”
田树:“我给学校和那几个辍学学生的家长都撂了大话,怎么办?”
海琴:“如果是兴娃一个人,咱俩生活上省一下就可以,十几个学生一年最少也要一万元,上完高中就是六万元,这可是一大笔钱呢!”
田树:“诶,找找新闻媒体怎么样?”
海琴:“失学儿童太多了,媒体不会为个别学校破例的,即使就是报道了,我估计作用也不大。”
田树:“这回把人丢大了……”
“丢人是小事,这十几个学生一定要复学!”海琴坚定地,“放了寒假,咱们回北京找找工商界熟悉的老总,现身求助,好不好?”
22、大河中学操场,外,早春,日。
操场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青蛙、水莲、狗娃、罗强等人和数百名同学按年级班组列队站在操场上,兴奋地看着舞台上的情景。
副校长麻育儒站在台口的立式麦克风前面:“……没有各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没有好心人的无私捐助,彭兴娃、吴小翠等十一名辍学学生就不可能复学回校,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来自江西艺邦装饰集团公司董事长余静赣先生讲话!”
余静赣站起来向大家挥手致意来到台前:“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其实,我们的帮助极其有限,也就是几万块钱吧。今天大家能在这里集会,欢迎彭兴娃等同学回校复学,除了党和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外,主要得益于孩子们的上进心和海琴老师、田树老师及全体师生的功劳,为此我建议,请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海琴老师给我们讲几句,好不好!”
“好!!!海老师!”台下青蛙等学生们一个个喊着好,台下台上的掌声像暴风雨似的经久不息。
23、大河中学厕所前,外,夏,日。
麻育儒看看在操场上上体育课的海琴和学生,给杨校长递了一支烟点上火:“海琴和田树能量挺大的,不但解决了辍学问题,也更新了厕所和篮球场,杨校长,不如乘热打铁给学校弄一辆二手吉普车,咱们工作起来也方便。”
杨校长:“甭想,这次活动搞得这么大,咱们连老本都赔进去了。”
麻育儒:“不可能吧,捐助款收了七万元,十一个学生读完六年中学最多需要五万元,还剩两万元,怎么会动用学校的经费呢?”
杨校长:“海琴留了六万元,只给学校一万元,修厕所、篮球场、搞活动花了三万多。”
麻育儒:“海琴这回出尽了风头,成了全县名人,让她把捐助款全部拿出来,学校有财务,她凭啥管这个钱呢?”
杨校长:“这不怪她,捐助方那个余老板是和十一个学生签的合同,而海琴又是十一个学生家长的委托代表,她要管她就管吧。”
麻育儒:“十一个学生不一定全都升入高中吧,那钱留在她手里是死钱,不如借过来学校先周转,还省得到时交什么学杂费。”
杨校长:“城里的女人挺有经济头脑的,我听海琴的意思是,要把这笔钱交给县财政的信托公司来管理,说是比银行的利息多得多,能帮助更多的失学儿童。”
麻育儒:“看不出来,这个海琴野心挺大的。”
杨校长:“麻校长,你就服气吧,你我给人做做梯子没有啥。”
麻育儒:“咱们个人可以让投机者踩着肩膀往上爬,但是大河中学不能,六万元专款不能动,咱们学校就动她。”
杨校长:“什么意思?”
(选自《中国剧本网》2010年2月23日)
小题1:三个镜头节选自电影文学剧本《西部志愿者》,文中哪些信息照应了题目?、小题2:电影文学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往往是一个矛盾解决了又产生另一个新矛盾,这三个镜头也是如此,请作个分析。(4分)
小题3:发挥想象,揣摩人物语言。(6分)
⑴余静赣在大会提议要海琴讲话,台下掌声如潮,这时海琴走上会台,她会说些什么呢?
⑵麻育儒心存忌妒,在杨校长面前出歪主意,但没有直接说出,想一想,当杨校长问麻育儒“什么意思”后,麻育儒会怎样说?
小题4:透过海琴和田树的人物形象,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具有哪些可贵精神品质?(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
创意是天才,也可能是蠢才
白岩松
我的阅读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工作性阅读,定下选题之后我就要为了做节目大量阅读,否则晚上直播我说什么?第二是职业性阅读,我是一个新闻人,家里订有很多报纸杂志,包括上网浏览资讯。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人的阅读,每天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去阅读跟这个时代无关的东西。我的乐趣来自“读与这个时代无关的、但作为一个人而读的书”。
我在1985到1989年间上的大学。那是“四年如果不阅读,从内在到外都没法儿活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的阅读和教育给我们这代人带来的最大优点就是“怀疑”。“怀疑”才可能使我们更努力地想靠近真实。那时有一本书我总在推荐给别人,叫《病夫治国》,现在又有了新的版本。《病夫治国》是一个医生写的,他以一个医生的视角去分析了20世纪很多领袖。由一个医生的角度来说这些病会导致他们哪些行为存在异常,这就改变了你的一种历史观——原来这些人作出某些决定是跟他们的疾病有关系。而过去根深蒂固地以为:历史是英雄创造的,英雄是按照某种理想和理念创造的!
我需要不同的角度,就像当初我看《胡适杂记》的时候,脑海中根深蒂固地认为社会进化必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在书中出现了争论:谁说人类的发展一定是按照这个前进的?在同样一个时代里头,很有可能这几种层面都存在。如果没有触碰的话,就从来不会去思考。我觉得人的独立的思维是由独立的阅读开始的。
书和书是不同的,有的书当你拿起了,翻过其实它就已经被读完了,它不值得你一页一页地全读;有的书,其中的某十页你读了,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五你就已经读过了;有的时候,一句话就够了;有的书,作为文字之美包括它的很多细节,你要全部读完,但是你想全部记住也很难。
类似《道德经》这样的书,里头好的东西太多了,但其中有五个字深深地改变了我,叫“无私为大私”。这就是阅读的乐趣,你一直觉得朦朦胧胧地很多东西,你找不到与此相对应的东西,但是突然你在《道德经》里看到了这五个字,一下子就打动了你,将来会成为你立身之本。
当我辞去很多的制片人头衔要歇一段时间的时候,恰恰是看到《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叫“杯满则溢”。杯子满了就再也装不下其它东西了,怎么办?倒掉。阅读关键时刻如果找对了钥匙,会大大帮助你。
唐浩明写的《曾国藩》对我影响特别大。《曾国藩》读完了之后我写了几千字的东西,自己写给自己的。唐浩明用笔很深,写曾国藩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那一瞬,就是有一天他伴君侧吃饭,皇宴,他达到了一生的至顶。我在看这个东西的时候就在想,这很重要吗?我也永远忘不了读《许三观卖血记》那种巨大的焦灼冲击。我在飞机上读《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时候,热泪盈眶。因为其实你仔细去读《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是一个悲剧,是一个巨大的反讽,所以你才会热泪盈眶。我一直在关注长篇小说。我现在几乎不看国外的书,翻译太烂。
我们过多把创意当成了天才,但是我觉得创意是勤奋决定的。失去阅读必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是我现在非常担心网络阅读的原因所在。最大的危害不是人们不看书,是过度被资讯俘虏,这个更可怕。
选自(《当代青年·我赢》2010年第3期)
小题1:文题为“创意是天才,也可能是蠢才”,可是文章主要是写阅读,这不是文不对题吗?(3分)
小题2:作者说到了三种阅读方式,其中重点谈的是第三种阅读,也就是个性阅读。根据作者的谈论,请归纳一下,作者认为的个性阅读是怎样的呢?(3分)
小题3:文章中划线句子“类似《道德经》这样的书,里头好的东西太多了,但其中有五个字深深地改变了我,叫‘无私为大私’”中的“无私为大私”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进行解释,表达你的理解。(3分)
小题4: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你的阅读感悟。(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7分)
“我不是一个人来当兵”
——一名硕士女兵写给高中同学的信
晓洲:
你好!听说你被师里评为“训练标兵”,还被任命为指导员,向你表示祝贺!你先我一步跨入军营,你的豪迈激情感染了我。我下定决心也要像你一样,给自己的梦想一个交代。
5年后,我也如愿步入军营。那时,你军校毕业一年多,褪却了年少的轻狂,在大山深处与孤独为伍,和寂寞结伴。而我,作为厦门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学生,被层层光环所笼罩,得到了近乎隆重的关注。
可是,半年过去了,我却掉进困难的冰窟窿。我羞于和你联络,你却打电话安慰我,让我借机进行深刻反思。
我知道自己肩负厚望,于是唯恐落后于人。
来部队时,我承载了很多人的梦想。同学们都嘱咐我要当个好兵,因为他们中有的人无法来部队实现梦想。因此,我不是一个人来当兵,而是代表一个群体来当兵。
新兵营时,我热情高涨,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乒乓球赛场上,可以看到我的身影;军营广播里,可以听到我的名字;理论学习的教室里,可以听到我给战士们讲解党的创新理论的声音……然而,我还未细细品尝成功的喜悦,就被自己的训练成绩给了重重的打击:第一次跑3公里,班里倒数第一;军姿训练,站不到半小时腿就打颤;战术训练,不是匍匐前进时身体高了,就是动作慢;连长抽问专业理论知识,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我不由得心浮气躁,懊恼失望。这时候,我产生了畏惧心理。那段时间,因为在专业学习中找不到成就感,使我对入伍前的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眷恋,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可是,当兵学不好业务,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领导寄予厚望,我却落后于人——巨大的压力郁积于胸,无法释怀。于是,每次考核都成为我心中难以解开的心结。一次普通小考核,我的成绩依然“固步自封”,而战友们都达到了优秀。那天,我哭了一上午,哭过之后又自嘲:哭什么,哭有什么用!
光环和压力再多又怎么样呢?重要的是做好一个兵该做的。
那时,你打电话给我,轻轻责怪我。我愣住了。你说:你来就是想当个好兵,外界再吵闹、光环和压力再多又怎么样呢?做好一个兵该做的,这就够了,这就是对你唯一的要求!当然,这个要求并不低,需要你静心、用心、尽心。
痛定思痛,我开始检讨自己:之前太多的心浮气躁,小有所成就沾沾自喜,定下更难实现的目标;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每次做事前总是担心自己不行。我需要戒骄戒躁,直面挫折,知难而上。
后来,我默默瞄准这一目标,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审视,制订出一份科学的训练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我的训练成绩渐渐由不及格变成了优秀。告诉你一件事,前段时间,我借鉴背记单词的方法,和战友们一道摸索出了“联想记忆法”、“分段记忆法”等多种训练方法,使原本3个月完成的训练任务在40天内圆满完成。
在随后的总机值勤操作训练中,我发现,个别平时理论背记比较扎实的战友却不能妥善处理好突发情况。我分析这是由心理素质不稳定造成的。于是,我查阅资料论证推演,建议在专业学习中引入游戏模拟测试和心理行为训练,效果很好,总站领导表扬我们女兵练成了“问不倒、难不住、考不慌”的“活电脑”。
请勿挂念。相信我:再见时,我必将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老同学:吴艳美
2010年6月12日
(节选自《解放军报》2010年7月13日)
小题1:理清文章线索,在方框内填上恰当内容。(3分)
 
小题2:题目“我不是一个人来当兵”是《解放军报》编者所加,编者为什么会拟这个题目呢?(3分)
小题3:说说下面加点词的表达作用。(6分)
⑴可是,半年过去了,我却掉进困难的冰窟窿。
⑵那时,你打电话给我,轻轻责怪我。我愣住了。
⑶使原本3个月完成的训练任务在40天内圆满完成。
小题4:人生之路,不可能永远阳光灿烂,也不可能永远雨雪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是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的。(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藤野先生 》,回答问题。(17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小题1:录文段中最能表现“我”对藤野先生怀念之情的词语。(3分)
小题2:作者把丢失藤野先生的讲义说成是“不幸”的原因是什么?(3分)
小题3:划线词“良心发现”指的是什么?(3分)
小题4:第一段中对藤野先生进行高度评价的句子是:          
小题5:“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就文段来理解,藤野先生的“性格”指的是:                           (3分)
小题6:藤野先生的精神可用文中第一段中的六个字概括: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