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完成小题。(16分)灶边闲谈纸上王国⑴在厨艺得到家人一致赞赏的情况下,我正式取代妈妈成为家里的掌勺大厨了。我的下属有锅碗瓢盆,我的装备有柴禾...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完成小题。(16分)
灶边闲谈
纸上王国
⑴在厨艺得到家人一致赞赏的情况下,我正式取代妈妈成为家里的掌勺大厨了。我的下属有锅碗瓢盆,我的装备有柴禾茅草,而我最重要的搭档就是家里那一口土灶。柴禾在那灶腔中劈啪地烧着,暖黄的火舌吐出来烘人的脸,锅里的蒸汽从木盖边缘喷泻而出,整个儿灶房都飘漾着谷物的融融香气。而我身上沾满了棉秆上的碎叶,头发上沾着蓬蓬的尘土,眼睛常常被浓烟呛得直掉泪——土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拥抱着我。土灶和家里的土狗一样,虽不能倾心交谈,却是亲昵有加。
⑵这份亲昵需要我有十二分的耐心去呵护。土灶简直是一个有脾气的娇纵孩子,这鲜明地体现在烧火的过程中。灶腔的柴禾要塞得虚实得度,干湿适宜。倘若一时急了,柴实实地胀满了灶腔,浓烟滚滚,你只有咳嗽流泪的份儿。土灶宛如一个待喂的婴儿一般,伺候不好就会哇哇大哭,毫不理会你的苦心。哪里像煤气灶、电饭煲、微波炉之类,这些动力全源于电、气之类的工业厨具,简直是我们的奴隶,我们要怎样它们就好乖好乖的听从,哪里像土灶这般需要我们在乎灶腔的实与空,柴火的干与湿,火势的大与小?
⑶然而土灶却是所有煮饭烧菜的工具中最具人情味的。它的灶身全是从大地攫取泥土垒起来的,灶洞是空的,灶腔是空的,空乃容万物,有东方的哲理在;它所需煮饭的原料也是在大地上生长的五谷杂粮,烧的是茅草、树枝、棉秆这样大地的毛发。黄昏时分,站在高处看村庄,炊烟袅袅,那是灶的气息,虽有些刺鼻可却是爱人身上一股独特的气味,肌肤可亲的亲昵。它是农业文明的遗留物,多少个乡人家庭就有多少口灶。各式的灶,烧柴火的,拉风箱的,用沼气的,皆有人手的温热和眼睛的凝视。它有着工业厨具所没有的平等从容之魂。
⑷工业厨具容身的空间是厨房,而土灶的所在我更愿意叫它灶屋。土灶赋予了灶屋开放的气质。乡村所有的灶屋就是这样敞开的,它的米香自由自在地流出屋外,乡人一路被香气牵进屋里来。进来的都是客,我会像展示珍宝一样揭开锅盖,腾腾的蒸汽罩上来,让人都忍不住去尝尝新。同时这也是乡人的聚散地。婶娘坐在灶边一边烧火,一边跟着其他妯娌说话。灶台边上的窗台外,扁豆藤爬上了柴垛,一只母鸡扑棱棱地跳过眼前。这边聊得欢,那边锅盖噗哧哧被沸腾的汤水顶浮上来,“哎呦呦,饭熟咯!”
小题1:为什么作者认为“土灶是所有煮饭烧菜的工具中最具人情味的”?请概括作答。(3分)
                                                                        
                                                                        
小题2:结合第(4)段的内容,说说划线句中加点词“开放的气质”的含义。(3分)
                                                                        
                                                                        
小题3: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
(1)灶台边上的窗台外,扁豆藤上了柴垛,一只母鸡扑棱棱地跳过眼前。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土灶宛如一个待喂的婴儿一般,伺候不好就会哇哇大哭,毫不理会你的苦心。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
                                                                        
小题4: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全球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正日益加快,像土灶一样的“农业文明的遗留物”正逐步地消失在我们的生活里,为工业文明的产物所替代。请结合对选文的阅读,说说你对于这一现象的看法。(4分)
                                                                        
                                                                        
答案

小题1:制作的材料、构造、煮饭的原料有人情味;炊烟传达的气息、气味有人情味;土灶有人手的温热和眼睛的凝视;是农业文明的遗留物,与乡人家庭相关;具有平等从容之魂。
小题2:“开放的气质”指的是空间上的敞开,屋内屋外的交流、交往没有障碍、没有阻隔;也指在土灶周围人和人的亲密无间、融洽相处,人和环境和谐相融。
小题3:(1) “爬”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扁豆藤写得很鲜活,似乎也感染了土灶的人情味,似乎也要聆听灶房里的人声,“扑棱棱地跳”这个词写出了母鸡活动的声音,使灶边闲谈更多了一些鲜活的乡村味道。
(评分标准:答出任意两个方面可得3分。答出一个方面得2分。)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土灶写得鲜活可感,突出了在使用土灶时需要十分的耐心,也表现了人与土灶之间的无比的亲近感。
小题4:言之成理即可。工业文明必然要取代农业文明,但工业文明也带来新的问题,比如环境的破坏,比如人的一些动手能力的退化,比如人的勤奋精神的削弱。生活方式可以改变,但传统文化不可以丢弃,勤劳的精神还要发扬。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从第三段的文字分析,土灶与家乡的一切都有关系,抓住文中的“家庭”“大地”这类的词语理解。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对文字的信息点掌握不好:阅读文章,理解一些问题,要有“概括文字信息”的能力。比如本题的要求“概括作答”,就是要把文章中分散的相关文字信息集中起来理解一个问题,从土灶与家庭与家乡与土地的关系这些文字上找也共同的点“人情”。
小题2:
试题分析:抓住文段中所写灶屋的几大特点来理解“开放”的含义:敞开,空气流通,自由进出,边烧饭边聊叙。
点评:本题不难,分析点就是一段之内,文字信息比较集中,便于学生梳理分析。分析此类问题,要抓住所问问题的核心词,比如本题的“人情味”,然后在文段中找寻找与此有关的文字进行分析,比如本文提到的乡村一些事物。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提示很明确,“词语运用”,就是指词语的表现力,突出敢所描写事物的什么特点。“修辞运用”,即要答出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
点评:本题不难,提示明确。赏析语言是高层次的阅读,是一种享受式的阅读,它能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赏析语言,主要赏析语言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作手法,包括修辞手法,二是某些语词表达的精妙之处,三是语言丰富的含义,做到这三个方面的准确分析,才是成功的赏析。
小题4:
试题分析:从生活方式变化和人的精神文化方面作一思考。
点评:本题有深度,对于学生来说不好回答。解答此类感想题,先要依据文章所写内容,透析出作者的思想,思考“他”想表达什么,然后根据作者思想的某一点做为感想点谈认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完成小题。(16分)灶边闲谈纸上王国⑴在厨艺得到家人一致赞赏的情况下,我正式取代妈妈成为家里的掌勺大厨了。我的下属有锅碗瓢盆,我的装备有柴禾】;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你是我最笨的学生》,完成小题。(13分)
你是我最笨的学生
  ①毕业后我留在北京教书,父亲闲着寂寞,便打电话托我买台电脑,他要和我视频聊天。我笑他,都50岁的人了,对电脑一窍不通,可得专门请个老师才行。父亲说,几年前你是我的学生,现在让老爸做你的学生好不好?我说那老爸你得认真学,我可没时间手把手教你。父亲呵呵笑着说,那是当然,我得争取做闺女班里最聪明的学生,就像你给爸爸争了光一样。
  ②以后的每个周末晚上,我都被老爸硬拽到电脑前,起初是打长途教他申请到了QQ号,然后是终于让他学会了使用视频。到了这一步,父亲就有些懈怠,每天我扯着嗓子教他如何搜索资料、如何盲打、如何储存东西,我觉得自己所费的劲,几乎比教班级里最笨的学生还要多,但父亲的电脑知识,却始终停在开着视频,对着话筒和我呵呵说笑的程度。
  ③老爸似乎对自己的愚笨没有丝毫的察觉,他胖胖的脸在视频的镜头里,始终是心满意足地笑着。我说老爸你要实践啊,只是每个周末听我讲,之后一个星期就再也不摸电脑,那怎么行?父亲照例在视频里笑开了花,说,老爸其实很聪明的,姑娘你只要有耐心,老爸肯定会进步飞速。我看着每一个指令需要我重复N遍后才会点头的一脸茫然的父亲,突然有点泄气,想究竟是我这个老师不合格,还是父亲真得太笨,对这样先进的知识,完全没有学会的细胞?
  ④父亲所谓的进步,也只能和我打字聊天为止。此后不管我怎么地努力,他都停在原地,再不会前进半步。隔壁的同事每每听到我声嘶力竭地在房间里吼,就知道准是又在叫父亲上网了。有一天,她无意中笑着说,对待笨的学生,冷落有时侯比耳提面命的教导更管用的,为什么不试试呢?我欣然采纳。
  ⑤老爸对我的这项政策显然有些不适应,没过一星期,他就撑不下去了,说姑娘你还是手把手的教教老爸吧,我这么一大把年纪,比不上你们年轻人。后来见我无动于衷,终于急了,竟然和我开始冷战。我打电话给母亲,让她转告父亲,像他这么笨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碰到,都三个月了,打字还像牛车的速度,照这样下去,我岂不是教他一辈子也教不会?母亲听完我的抱怨,叹口气,小声道:孩子,其实你爸哪有那样笨呀,他只是想多听你说说话罢了,他要是什么都学会了,还怎么能认你做老师?你每次在视频上不耐烦地朝他囔,他都不急不躁,还笑着听你讲课,如沐春风。他花几千块钱,只是买了个能看见你的模样的电话而已,他这么大年纪了,学会上网又能做什么呢?能和你面对面地聊天,对他来说,就已经是精通电脑了呀!
  ⑥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笨到和父亲面对面,看见他温柔地冲我喋喋不休的笑啊笑,都不知道,他心里想着的,只是看看千里之外的我,是不是还好好的,是不是还像他想念我一样,将他放在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小题1:通读全文后,想想作者为什么以“你是我最笨的学生”为题目?(2分)
小题2:第③段划线句中“老爸为什么总是心满意足地笑”呢?(2分)
小题3:第①段“我可没时间手把手教你”和第⑤段“说姑娘你还是手把手的教教老爸吧”,这两句中 “手把手”的具体含义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各有什么意义?(3分)
小题4:第⑤段中“这项政策”指的是什么?(2分)
小题5:请你为文中的“我”,在听到母亲的一番话后,写一段心理描写。(不少于50字)(2分)
小题6:陈红的一曲《常回家看看》,唱响了大江南北。老人们最牵挂的就是自己的子女。如果你是远在海外的游子,在父亲节即将到来之时,你将用什么方法来感激你的父亲?你对父亲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一张车票(9分)
她带着母亲痛苦而又愧赧的心去看望在少年教管所劳动教养的儿子。
她径直走向入站口,默默地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目光蓦然触到入口处墙上量身高的标尺,心,顿时颤抖起来。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刚刚下车的人出站了。
“妈妈,刚才阿姨给我量身高时,我把腿弯着,没有过线。”一个稚嫩的童声。一个多么熟悉而又可怕的声音!她惶恐地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的母亲,正抱起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吻起来:“真乖,好儿子,妈妈把省下的钱给你买好东西吃!”
“不能走!”她显得十分激动,声音都嘶哑了。
“你凭什么不让我走?”年轻的母亲向她投以愠怒的目光质问道。
“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她眼角闪动着泪花,语言是那样地凝重。
她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报纸,羞容满面地递给她说:“请你看看我这篇文章,不,尝尝这粒苦果吧!”
“啊,……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
“妈妈,我们快走呀!”小男孩摇着妈妈的腿嚷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轻的母亲说道。
小题1:在第二段末尾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2分)
A.一条闪光的皮鞭B.一根粗大的绳索
C.一张巨大的罗网D.一个醒目的感叹号
小题2:为什么“她”感到陌生的小男孩的声音“熟悉而又可怕”?(3分)
                                                                     
小题3:在最后一段的横线上,补上你认为最合理的人物语言。(2分)
                                                                     
小题4: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是(   )(2分)
A.家长不能贪图小利,否则会犯大错误
B.家长不能溺爱孩子,否则会自尝苦果
C.家长应当教育孩子从小遵纪守法
D.家长应当在日常生活中为子女作出好的榜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理解。(11分)
一床小花被
六岁时,她被母亲过继到伯父伯母家。伯父当年闯关东,与伯母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而她的生身父亲早已去世,母亲拉扯着4个孩子不容易,思来想去,就把体质最弱的她,送出去了。
在伯父伯母家,她过上了好日子,饭能吃饱,有新衣穿,长大后,她的伯母,也就是养母,坚持供她读到中专毕业。他们视她为己出。她也尽量做了一个好女儿:乖巧、听话,家务活抢着做。
即使这样,她还是常常想起自己的母亲:母亲的轻言细语,母亲在深夜里为她掖好被子,母亲粗糙的手轻轻抚过她的头……十二岁那年,她随养父母回山东过年。在老家温暖的大炕上,养母微笑着给她介绍,这是大姑,二姑,这是三婶,二婶……她随着养母的指点,懂事地叫着她们,每个人都看着她,愉快地回应。
最后,养母指向一个女人,问,认识她吗?
她想都没想,答,不认识。掉头跑开,到院子里,和一群年龄相仿的孩子疯玩起来。
她永远记得,那个女人的笑在瞬间僵硬,眼里涌出湿湿的东西,却努力压抑着,不让它掉下来。那个女人是她的母亲,怀里抱着一床小花被。后来得知,那床小花被,是母亲省吃俭用积攒了数月的钱,买来棉花棉布,一针一线为她缝制的。而她在踏进屋里的第一步,就在众多面孔中,一眼认出母亲。小小的她,说不清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回答,许是怨恨,许是怕养母不高兴吧。
老家之行,她的表现让养母很满意,母亲做的小花被,养母慷慨地送给了她。夜晚,盖着松软的小花被,她把头蒙进被里,拼命嗅着,仿佛能闻到一种味道,那是母亲的手,轻轻抚过被子的味道。
养母爱她,但脾气不怎么好,遇到不顺心的事会拿她出气,打骂也是常有的事。受了委屈,她不像别的孩子那样顶嘴,或者大哭大闹,只默默地自己担着。晚上,钻进被窝,小花被的温暖覆盖着她,她的眼泪,一滴一滴渗进被子里。
小花被一直陪伴着她。上了中专,要住校,养母为她准备了一床更新的被子,她表示还要带着小花被。然后她看到养母的脸上有了不悦。那天她去同学家玩,回来后发现小花被不见了,问养母,养母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她便不再问了。小花被从此失踪,她的心里,很是失落了一阵子。
  她的大半生在东北度过。为养父母养老送终后,她已经60多岁。而后又随着儿女,回到山东老家。
此时,她的生母已经80多岁,身体还不错,眼不花耳不聋。母女俩再度相聚,手拉着手,有说不完的话。此时,历经磨难的她早已谅解了母亲。她给母亲讲自己的成长,讲种种见闻与经历,也讲到了那床小花被。
老母亲用干枯的手抹着眼泪,说,闺女,娘还能为你再做一床小花被。第二天,母女俩手牵手,去了市场,买来新棉花和小花布。把花布洗净后,在阳光下晾干,然后娘俩坐在洁净的地板上,一针一线缝起小花被。
如今,她夜夜盖着小花被,闻着,嗅着,不时用手摩挲一下,幸福得就像一个孩子。
她是我的母亲。有时候我问,要不要换床被子。因为单位里发了很多太空被,又轻又软,柜子里有些放不下了。她摇头,急忙声明,我就喜欢这床小花被。
我笑了,任由她拥着她的小花被。人在什么时候都需要母亲。夜晚,她的房间里传来均匀的呼吸,我想,花被之下,一定会有一个安稳的梦吧。
小题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2分)                                              
小题2:阅读画线句,思考:为什么她的回答会引起那个女人的笑在瞬间僵硬?试揣摩“那女人”当时的心理活动。(3分)                                                       
小题3:标题“一床小花被”中的小花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小题4:文中的她一直盖着母亲做的小花被,不愿换其他被子,这表达了她怎样的情感?(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亲近泥土(15分)
① 游子归来,原都是为着寻觅,有所追怀的,更何况在这冷露清秋时节,在这忽而霏霏、忽而潇潇、忽而滂沱的秋雨里。此情此境,无疑是触发忆念与遐思的一种酵母剂。带着深沉的凉意荒疏的逸趣,它使望见的一切都变得有情有意了。
②“人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我忆起了“弃我去者不可留”的悠悠岁月,忆起了童年,忆起母亲,默诵着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③爱得深沉的土地,闪烁着绚烂的妖冶。
④《庄子·在宥》有这样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意思是,而今万物都生长于泥土而又复归于泥土。我的恋土情结的形成,却并非来自于书本,而是自小由母亲灌输的。母亲郑而重之地告诉我,人是用泥土制造出来的。这个胎里带来的根基,使得人一辈子都要和泥土打交道,土里刨食,土里找水,土里扎根。最后,到了脚尖朝上,辫子翘起的那一天,又复归于泥土之中。母亲说,不亲近泥土,人是长不大的。许是为了让我快快长大吧,从出生那天起,母亲就叫我亲近泥土——不是用布块来包裹,而是把我直接摊放在滚热、铺满细沙的土炕上,身上随便搭一块干净的布片。到了能够在地上跑了跳了,我就成了地地道道的泥孩。
⑤泥土伴着童年,连着童心,滋润着摇曳多姿的生命。可以说,我的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泥土中摔打过来的。
⑥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也就割断了同滚烫的泥土相依相偎的脐带,成了虽有固定居所却安顿不了心灵的形而上的飘泊者。整天生活在高楼狭巷之中,目光为霓虹灯之类的奇光异彩所眩惑,身心被十丈埃尘和无所不在的噪声污染着,生命在远离自然的自我异化中逐渐地萎缩。真是从心底里渴望着接近原生状态,从大自然身上获取一种性灵的滋养,使眼睛和心灵得到一番净化。
⑦从格致意义上来说,泥土对我有另外的含义。也许,泥土是人类最后据守的一个魂萦梦绕的故乡了。纵使没有条件长期厮守在她的身边,也应在有生之年,把这一方胜境好好珍藏,埋在心灵深处;并经常跟这个记忆中的“故乡”作倾心、惬意的情感交流:从多重意义、多个视角上对她作深入的品味与体察。通过搜寻,打捞那些业已梦幻般模糊的痕迹;并发挥审美创造的潜能,达到一种情感的体验、一种审美意义的回应:把被遮蔽的东西豁然敞开,把那本已模糊的旧日情怀,以生动鲜活的“图示化外观”展现出来,烙印在心灵的屏幕之上。
⑧泥土饱藏着开拓和创造的无穷潜力。当东风吹拂大地时,泥土便睁开矇昽的睡眼,充满着柔情蜜意,慢慢地舒展腰肢,以一种天生的母性亲和力,为人们奉献出源源不竭的财富。我想,只要在泥土里久久地凝神伫立,大自然便会把那无限的潜力,聚集到我们的脚下,然后像气流一样,通过经络慢慢地升腾到人们的胸间、发际、遍布全身。
小题1: 第①段划线句中 “凉意”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小题2:第②段“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一句中的“熟悉”“陌生”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4分)
答:                                                                                
小题3:第⑥段中说“生命在远离自然的自我异化中逐渐地萎缩”,从本段看,作者说自己生命萎缩的理由是什么?(2分)
答:                                                                      
小题4:在作者看来“没有条件长期厮守”在泥土身边的人,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家乡?结合第⑦段内容分条作答。(4分)
答:                                                                           
小题5:从全文看,作者提出“亲近泥土”的理由有哪些?(3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临川柴子的《扎西的白马》一文,完成题目。(22分)
①扎西有一匹白马。那是一匹多么雄健的马哦,它的皮毛像远山上的白云一样洁白,跑动起来像风一样轻快,扎西给它取名叫闪电。
②扎西总是闭着眼睛抚摸着闪电光滑的皮毛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像父亲一样骑着白马驰骋在草原上呢?想着高大的父亲,扎西心里充满了骄傲。父亲是草原上最英俊的康巴汉子。父亲从马上纵身下来的时候,脸上总是带着欢快的表情,然后将扎西高高地举起,打着旋。
③前方的毡房里,母亲卓玛正在用最大的力气打着酥油茶。那天,父亲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像往常一样喝了母亲为他做的酥油茶,然后纵身上马,往草原深处奔去。扎西看到他一纵一纵的身影慢慢远去,最后竟然变成课本上的小数点,后来,当扎西看着课本上的小数点时,总是若有所思。
母亲站在凛冽的风里,站成一棵固执的青稞。可是父亲没有被打动,当高原上所有的青稞都收割殆尽,父亲和他的白马还是没有回来。父亲为什么不回来?扎西问母亲卓玛。父亲去拉萨了。母亲一边打着酥油茶,一边回答扎西。拉萨在哪里,远吗?远,那是天堂一样美丽的地方。那么,父亲还会回来吗?当然。卓玛骄傲地说,并且神气地将大辫子往后一甩。后来,母亲再不演示这个动作,当扎西再问她的时候,母亲就低着头,狠劲地打着手中的酥油茶。
⑤扎西想,母亲是想父亲了。扎西想,我应该有一匹跑得比闪电还快的白马,我就可以把父亲找回来。
⑥白云成群结队地从天空游移而过,黄昏的余光将大地染成霞红一片,每当这时候,扎西就可以看到祖母握着转经筒一路而来。她安静地看着卓玛,两个女人交头接耳,看着扎西时神情闪烁。扎西跑过去,听到她们在谈论今年的收成。祖母说,今年的青稞长得真不错,找个人帮你收割吧。我一个人能行!卓玛恶声恶气地说,拎着一桶奶茶,健步如飞。而后,毡房里就只有母子二人,母亲在灯下给扎西的小书包缝制了一朵花,然后挂在扎西的肩膀上,看了又看。
⑦扎西开始念书,母亲喂养了许多羊。一天,年轻的汉语老师走访了扎西的家,他说扎西做数学作业非常不专心。他总是把数字里面的小数点忽略掉。老师说,我说过多次,他不是改不了,而是故意的。母亲问扎西为什么,扎西说他就是不喜欢小数点,很讨厌。
⑧母亲严厉地打了扎西,扎西跳着脚嚷。你打,你再打我一下,我也骑着白马去拉萨,我也不回来!母亲闻言放下手中的鞭子,耸动着肩膀放声大哭。扎西第一次看见母亲这么伤心,扎西又依偎在母亲身边安慰母亲。
⑨我是骗你的,我骑着白马是要去把父亲找回来。扎西说。母亲不说话,依然哭着,颤动着身体将扎西紧紧地搂在怀里。
⑩母亲喂养的羊一天天地长大了,吸引了眼光贪婪的羊贩子,他们满意地围着羊圈,看着皮毛油光的肥羊们,捋起袖子就要动手。羊群咩咩地叫着,扎西扑过去一把抓住羊贩子。不要,不要买走我的闪电,我要骑着它去找我父亲。扎西的声音追着羊贩子的步伐,一捆青稞将他绊倒,扎西的眼泪飞快地跌了出来。
忧伤弥漫在扎西小小的心田,他的“闪电”其实只是一只小绵羊。
(选自《意林》,2010年第3期)
小题1:根据提示,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写出文章的行文思路。(4分)
扎西的白马→父亲的白马→          →扎西和母亲的期盼        
                 
小题2: “扎西的声音追着羊贩子的步伐,一捆青稞将他绊倒,扎西的眼泪飞快地了出来。”说说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小题3:“母亲站在凛冽的风里,站成一棵固执的青稞。”说说你对第④段中这一句子的理解。
                                                                        
                                                                      
小题4:文中多次提及“小数点”,说说这一细节表达了扎西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
                                                                          
                                                                          
小题5:第④段写“后来,母亲再不演示这个动作”,这是为什么?(4分)
                                                                        
                                                                        
小题6:文题是“扎西的白马”,为什么直到文末才说扎西的白马仅仅是一只绵羊?(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