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  行路与读书相比,我是偏重于前者的。因为我觉得行路更具生命的快意。孔夫子周游列国,倡导“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陆放翁远行之后深深...
题目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
  行路与读书相比,我是偏重于前者的。因为我觉得行路更具生命的快意。孔夫子周游列国,倡导“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陆放翁远行之后深深感叹:“纸上得来终觉浅。”大思想家培根认为:“对于年轻人,旅游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而对于成年人,旅游则构成一种经验。”
  人在旅途,非但增长见识,而且由此也容易引发出人生的感慨。比方曹操步出夏门而作《观沧海》;王之涣登鹳鹊楼而吟“欲穷千里目”;李白出荆门感叹“蜀道难”;杜甫登高展望“不尽长江滚滚来”……一个人的思维空间会由此而变得开阔,生命会由此而变得充实,生活会由此而更加富有情趣和味道。走过北京环城大街,才会觉得自己居室前小路的狭窄;漫步上海外滩眺望,才会有现代文明扑面而来的感觉……人在旅途,接受了各种信息,这时才会深深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读书的不足,从而激发强烈的读书愿望;才会感到不能夜郎自大,沾沾自喜,必须勤奋读书,奋起直追。
  行路与读书,是相辅相成的求知途径,两者皆人生不可或缺。不读书去行路,那是盲人骑瞎马,不行路尽读书,就会成为井底之蛙。路行得多,书读得多,真才实学源出于此。
1、本文作者论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段陆放翁的话否定的是______________,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而培根的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3、文章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主要意思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上面的文章,你觉得还有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请自拟一问,并给出答案。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们要注重社会实践。(或者“行路与读书相比,我是偏重于前者的”)
2、书本知识实践的重要旅游、行路的收获因人而异。
3、正反对比、比喻论证;既要“读万卷书”,又要(更要)“行万里路”。
4、“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  行路与读书相比,我是偏重于前者的。因为我觉得行路更具生命的快意。孔夫子周游列国,倡导“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陆放翁远行之后深深】;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①人生处处是考场,从你作为社会学意义的“人”的那一天起,这些考场就已经开始。命运之神会给你几张空白的试卷,他告诉你:“做好它,充实你生命的每一页;做完它,直到你生命的终点,直到考试的结束。”
  ②在考场上,我们先做选择题。在善与恶之间、在美与丑之间、在灵与肉之间、在人格与权力之间、在尊严与生命之间,我们往往只能选择一样。杨靖宇选择了尊严,他的生命虽然已消逝,他的精神却足以长存于天地;汪精卫选择了权力,他虽然曾经威风八面,却已被永远逐出考场,因为你已不配再考下去。
  ③然后,我们再做填空题。我们应该用青春去做好每一道题目,用生命去填好每一处空白。鲁迅、郭沫若填写了中国文化的空白;________________;梅兰芳、侯宝林填写了中国艺术的空白。我们也许不能像他们那样做得那么出色,但只要我们尽力,就没有什么不安的,因为我们还有人生的大题——问答题。
  ④最后,我们还要做问答题。也许问答题无穷无尽,也许没有人能答满、答对每一道题目。但这些请不要考虑,我们要做的,是用行动去回答人生中的每一个问号。答对了,那就请开始下一道题目;答错了,也不要紧,只要用橡皮把错误擦得一干二净,再写上正确的答案,你同样有资格解答下一道题。
  ⑤人生处处是考场,请遵守考试的规则。在考场里作弊,纵使获得一时的满足,却终究逃不过“时间”这位主考的眼睛,他一定会宣布你被除名,你被取消了考试资格。所以,请用你自己的手做这份试卷。
  ⑥人生处处是考场,请慎重对待考试。游戏人生,游戏考场,最终被游戏的只会是你自己。让我们用全部的精力、全部的心血,去做每一道题目。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你一定会轻松地站起来,对自己说:“我无愧于人生,我无愧于考试,我一定会及格。”
1、请在文章中指出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将它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仿照第三段画横线的句式,为第三段补充一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人生的“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三点的先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四段中哪句话呼应了第三段中加粗句子?请以自己的经历谈谈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当节约细化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一个同事,用着20年前大学时期破烂不堪的雨伞,冬天也穿着常被人嘲笑的地摊上买的便宜羽绒服,相对他不低的收入,他是节俭呢还是吝啬?如果我告诉你,他是江苏一个小山村出来的大学生,而且身体有一些残疾,童年吃了很多的苦,很早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物质的匮乏在他心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那么你会说他是节俭还是吝啬呢?节俭与吝啬,虽然两词褒贬截然不同,然而其间的界限却真是不易把握的。
  人对价值或者行为的认知来自周围环境,对于价值观的培养和接纳也有各自不同的方式。同学就是一个大环境,有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就像我的那个同事,他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嘲笑,虽然他坚定地秉持了自己的原则。而一些人对“节约之星”之类的榜样或者模范作用的抵触,才是在一个社会奉行节约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其实调节个人与整个环境(节约型社会)的价值观问题很简单: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节俭,如何把这种观念让个人真正地接受与执行。
  首要原则是“和谐”。和谐意味着不与环境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例如:一个人可以有一些漂亮的,可以穿很久的衣服,用不着总是衣着破旧以彰显自己的节俭;也不用过分痴迷易变的时尚或者名牌。节俭是一种意识,一种与他人的共识,一种默契,存在于社会与个人的集体意识之中。任何时代都有穷奢极欲的人,然而如果在一个社会中,人们追求浪费,并把这种炫耀式追求和个人的财富地位相联时,这个社会便存在问题!“节约型社会”需要解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节俭”的问题,这也是建立大众节俭意识的过程。
  而如何完善地建立“节约”的标准,是一个非常细化的庞大事业,需要点点滴滴的行动,简单的口号与教条化教育无法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2005年夏天,6家民间环保组织发起了“26℃空调节能行动”就是一个非常细节化的行动,而且效果非常显著。当人们从身体健康以及整个环保与节约意识中懂得这个道理时,行动起来就快捷有效了。2006年“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也是这种细化的教育活动。一次我去参观一个同事的新居,看到洗衣机的下水管搭在一个大水桶上,问起他,他才解释说是把洗衣机的排水存下来可以冲厕所用。当时我很惊讶,因为我平时并没有感觉到自己身边这个并不张扬的人竟有这样很细节化的节约意识,从那之后我对他便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他绝对不是一个吝啬的人。我相信只有在很小的事情上真正形成了一种普遍意识时,一切便都是自然而然了。
  回到“节俭还是吝啬?”当人们认为你怎样的时候,那就是怎样,这就是公共意识!如果进一步,如何让人们认为我是节俭而不是吝啬呢?说大呢,那是社会的事情,老百姓呢,还是节俭点儿好,毕竟也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先不说是不是在继承传统,毕竟省了不少钱啊(还不会被人们背后说是吝啬鬼),这才是“节约型社会”对普通个人的真正好处。大有大的思想、计划和考虑,小有小的算盘和实际生活,让节约的观念和行动细化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像春雨般地“润物细无声”,才是最实际和最现实的做法。而要不要“节约之星”的漂亮帽子,就变得不甚重要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讲同事的事,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五自然段运用同事新居中洗衣机的下水管搭在一个大水桶上的论据,是要证明什么观点?你能从生活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节俭“毕竟也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你能写出有关节约的古诗文或者格言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电视台要制作“当节约细化到生活的每个角落”的公益广告,请你结合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词。要求构思新颖,最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①语文的学习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了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据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间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再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象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是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⑤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选,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瘐信的“落霞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诗词中也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学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在不断帝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都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的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作者:梁衡)
1.找出下列词语中表现“飞”的意思的字。
①燕剪春风:___________
②鹰击长空:___________
③雁横烟渚:___________
④莺穿柳浪:___________
2.第②段指出语文学习可分三步,请用简洁语句加以概括。每步不超过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句中的“干柴”“火种”和“会着”,在文中分别具体比喻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提出背书对写作有三种好处,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来,每条不超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分别运用了对比和比喻认证方法,请从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背书与理解”或“背书与创新”的看法,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19日,有改动)
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___________;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①至⑥段的论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习惯于失去
周国平

  ①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得到,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②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
  ③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明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④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不以为然。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不宜提倡。只是对于入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贴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的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⑤我失去了的东西,不能再得到了。我还能得到一些东西,但迟早还会失去。我最后注定要无可救药的失去我自己。既然如此,我为什么害要看重得与失呢?到手的一切,连同我的生命,我都可以拿他们来做实验,至多不过是早一点失去罢了。
  ⑥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叫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的面对死亡。
  ⑦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摘自《做人与处世》2005年第12期)
1.作者认为“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这种对人生的觉悟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最后说“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要和周国平先生对话,针对“习惯于失去”这一观点进行辩论,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并请写出你对所提问题的看法。
①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富有进取心的人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受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B.文章第一段,从“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入手,提出问题,下文采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等方法论证了“要习惯于失去”这一中心论点。
C.作者反复强调得到的东西迟早会失去,人注定要无可挽救地失去自己,文字中流露出宿命和消极悲观的情绪。
D.文章启示我们要正确地面对失去,习惯失去,使自己避免遭受失去的打击,这样,我们就能在不断的得而复失中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滋味。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