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删鲁迅”也是一种阿Q精神  ①近日,一则《各地中学教材大换血,看看被踢出教材的课文》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孔雀东南飞》、《阿Q正传...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删鲁迅”也是一种阿Q精神
  ①近日,一则《各地中学教材大换血,看看被踢出教材的课文》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孔雀东南飞》、《阿Q正传》、《雷雨》等20多篇承载几代人记忆的课文从教材中消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②不知不觉中,“删鲁迅”成了各地语文教材的时尚。去年9月份,人教版语文课本中删去了《药》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今年春天有人提议删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我们的课文中确实少了太多的正义凛然与对抗邪恶。
  ③少了行侠仗义、少了批判讽刺,我们的课文增加了什么?去年增加了海子、韩少功、曹文轩、周国平等诗人、作家的作品,今年,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作品被新增进来。与鲁迅作品以及《雷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名篇相比,这些作品愤怒度降低了,小资情调上升了;革命时代曲文学少了,煽情的文字多了。
  ④诚然,“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现象在中小学确实存在,但这些东西都会随着师生水平的提升而得到解决。可是有些东西是不能用知识来解决的,那就是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精神、所提倡的社会责任。鲁迅是位“真的猛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告诉学生要用一点点血性来对抗暴徒。相比较而言,小资文学是不能完成这样的使命的。   
  ⑤将鲁迅的这么多名篇都删除掉,我们的学生都去小资,谁来学会反思和批判?如果没有反思和批判,社会又该如何进步?时代在发展,人文的东西也确实在深入人心,但反思是永恒的,陶醉是自欺欺人的。一个明明是需要反思、需要进步的社会,如果拒绝批判,我只能说,这本身就是一种阿Q精神。   
  ⑥鲁迅是历史的,但鲁迅绝非只是个历史上的小说家,他传达的社会责任早已经超乎了时代、地域。他是历史的,也是现在的,更是将来的;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更是垒人类的。所以,作为英雄的鲁迅应当被人铭记。用郁达夫的话就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    
  ⑦鲁迅的作品,不应该成为被历史遗忘的角落。至少,他的作品,要比吟风弄月、拂花拨柳的怍品,更能给人以思想的震撼,更能给人以良心的发现。
1.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答:                                                                                 
2.阅读第④段并思考,哪些问题是不能用知识来解决的?   
答:                                                                                 
3.阅读全文回答,作者认为删改后的课文缺少和增加的各是什么?   
答:                                                                                 
4.第⑥段引用郁达夫的名言,作用是什么?   
答:                                                                               
答案
1.答案:鲁迅的作品不应该从语文课本中删去。
2.答案: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精神、所提倡的社会责任是不能用知识来解决的。
3.答案:缺少的是正义凛然、对抗邪恶、行侠仗义、批判讽刺,增加的是小资情调、煽情等。
4.答案:用道理论证深刻有力地证明了作为英雄的鲁迅应当被人们铭记这一观点。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删鲁迅”也是一种阿Q精神  ①近日,一则《各地中学教材大换血,看看被踢出教材的课文》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孔雀东南飞》、《阿Q正传】;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我们为什么活着
卫平
  ①2008 年华尔街金融风暴袭来, 美国一家电器制造公司倒闭,公司总裁卡莱尔来到多伦斯湖准备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当他身子快沉到湖底时,已被医生下了“死亡判决书”的老朋友比尔的话突然响彻耳畔:“不!你仍然活着,至少还拥有生命,你没有权利轻易放弃!”比尔几乎用尽生命的全部力量发出的叫喊拯救了卡莱尔。卡莱,尔回到公司,重新点燃了生命的激情,一切从头开始,像骄傲的雄鹰搏击子金融风暴的长空。  
  ②卡菜尔的新生,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沉思:我们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问题。有的人活着是为了-物质的享受,有的人则更看重生命本身的美好;有的人追求名誉地位,有的人则寻求生命更深广的意义……   
  ③我们为什么活着?活着就是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珍惜生命。正如比尔所说,只要我们仍然在人世间活着,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 就得对生命负责,就得对生命本身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谁也没有权利轻易地结束生命, 哪怕这生命属于你自己。同时,活着也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活着能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能欣赏鱼翔浅底的怡然,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储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  
  ④我们应该怎样活着呢? 这也是我们活着应该思考的另一个严肃的问题。  
  ⑤我们活着,就要坦然地面对人生,积极美好地生活,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沐浴着生命的阳光春雨,体验生命的幸福欢乐。  
  ⑥当然,如果只满足于物质需求,一味沉湎享乐, 对酒当歌,游戏人生,不惜青春赌明天,这样的活着,就只是一种猪栏理想了;这无异于使蓬勃的生命在污泥浊水中一点点朽烂,会散发出一股剌鼻的霉味。因此,我们活着,就要点燃生命的激情,调动心灵的力量,激发人生的智慧,尽其所能,做些对自己对他人有积极意义的事。正如西方一位哲人说:“假如人仅仅为活着本身而活着,那就是纯粹的动物需求。”   
  ⑦我们活着,就要认认真真地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我们活着,就要脚踏实地去做自己想做而又有积极意义的事。胡适曾说:“生命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会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⑧活着,就要使快乐的阳光洒满生命的每个清晨;活着,就要让幸福的泉水滋润生命的每个时刻;活着,就要让向上的姿势昂扬在生命的整个历程
1.对“我们为什么活着”的问题,第③段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请作简要回答。
(1)                                                                                         
(2)                                                                                           
2.文章结尾段的排比句有哪些作用?
  活着,就要使快乐的阳光洒满生命的每个清晨;活着,就要让幸福的泉水滋润生命的每个时刻;活着,就要让向上的姿势昂扬在生命的整个历程。
                                                                                                    
3.作者认为,人要“珍惜生命”谁也没有权利轻易地结束生命”,请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据报载,韩国一位年轻女明星因生活中的一点挫折而服毒身亡。     
  材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蟪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
  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莲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节选自《谈生命》)
1.选段的作者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她写出了文坛瞩目的诗集《繁星》和《春水》,这两本诗集总的来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2.选段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说理?阐述了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
答: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
  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地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地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鲒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垒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而是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用潜心的而不是花哨的,诚实的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夏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选自《语文报》,2010年7月8日,有删改)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   
答:                                                                        
2.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答:                                                                        
3.为什么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会处于弱势?请分条概括。   
答:                                                                        
4.结合文意,分别说出“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中“兑”、“酿”的含义。  
答:                                                                         
5.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文学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文本,说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1~4题。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学”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是连声称“是”,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平时在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有人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忠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翻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④由此想起《潜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自始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界。  
  ⑥“逐日淘沙定有矿”,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志者,不但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2.选文②③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   
答:                                                                        
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答:                                                                       
4.请为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答: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1~6题。   学会转身
董建昌
  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  
  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迸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④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庋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⑤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 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  
  ⑥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⑦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达芬奇语)。细想,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嘛。  
  ⑧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选自《演讲与口才》,有改动)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2.阅读选文第③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⑥段“这个故事”的内容。   
答:                                                                           
4.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   
B.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C.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任何事情做好。   
D.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
5.选文第①段和第⑧段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6.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   
事例: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答: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