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选择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8题。(12分)(一)态度   马德①一条蚯蚓,遁地三尺,穿越黑暗,缘于它锲而不舍的挖掘;一只大鹏,俯瞰五岳,睥睨江河,缘于它...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选择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8题。(12分)
(一)态度   马德
①一条蚯蚓,遁地三尺,穿越黑暗,缘于它锲而不舍的挖掘;一只大鹏,俯瞰五岳,睥睨江河,缘于它始终不渝的飞翔。一条山路,尽管崎岖而险恶,但不畏艰险的人终会直抵高山之巅;一条大道,尽管平坦而宽阔,但瞻前顾后的人也会半途折戟沉沙……这一切,都缘于态度。
②端正学习态度,可以使一个学子在学业上柳暗花明;调整工作态度,可以让一个劳动者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正确的人生态度,是用来成就人生的。它可以使一个人懂得清醒地审视自己,理智地面对人生,不好高骛远,不随波逐流,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困境所溺,乐观积极,昂扬向上,从而在浮躁的尘世面前从容不迫,在喧嚣的生活背后淡定自如。
③人在一生中,总会为自己设定一个人生目标,而态度则会使这个目标更加坚定。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往往专心并执著于自己的目标,为之殚精竭虑,为之废寝忘食,心无旁骛,义无反顾。他们的人生态度常常明朗、坚定、睿智、乐观,像洒向草地的阳光,像掠过江面的劲风,在灿烂中摇曳着生机,在刚劲中透露着力量,充满无限活力。抱有消极人生态度的人则不然,他们往往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热情不高,投入不够,慵懒、倦怠,左顾右盼,三心二意,像秋日的落叶一般飘零,像墙上的衰草一般枯败、沉郁,没有活力,没有希望。
④不同的人生态度,也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⑤如果说,品质是从生命的个体上旁逸斜出的一条绿色藤蔓的话,而不同的人生态度则是绽放在这些藤蔓上色彩各异的花朵。这些花朵,在绚烂地绽放之后,最终为你结出最美的人生果实来。
⑥如果你在生活中活得困顿迷茫,在人生的路上走得并不顺心遂愿,就该想着适当地调整一下自己的人生态度了,或许,你会因此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分哪几层来阐述中心论点的?(3分)
小题2:.作者认为“正确的人生态度”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小题3:.仔细阅读第③段,用简洁的语言分析其论证方法及作用。(3分)
小题4:.读完本文,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态度的看法。(3分)
答案

小题1:正确的态度成就人生。(1分)两层:正确的态度使人生的目标更坚定;不同人生态度也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2分)
小题1:懂得清醒地审视自己,理智地面对人生,不好高骛远,不随波逐流,不为名所惑,不为困境所溺,乐观积极,昂扬向上,从而在浮躁的尘世面前从容不迫,在喧嚣的生活背后淡定自如。(3分)
小题1: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用拥有积极态度的人和抱有消极态度的人对比,使论证更有力量,说理更加透彻;比喻则使论证更加生动。(3分)
小题1:答案不唯一,但必须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问题,谈出自己的看法。示例略。(3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选择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8题。(12分)(一)态度   马德①一条蚯蚓,遁地三尺,穿越黑暗,缘于它锲而不舍的挖掘;一只大鹏,俯瞰五岳,睥睨江河,缘于它】;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一)
一个旅游观光者,其实永远是健忘的。每到一处景观,他会惊奇、会兴奋,但一转眼,这些惊奇和兴奋,又会被新的景观引起的惊奇和兴奋取代。他们眼中的古塔也好,古刹也好,充其量不过是形状有差异、年代有远近的建筑。
对梁思成这样的人却不然。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我很欣赏一位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关于"建筑"的议论。在他看来,当一个穴居人为了更舒服在洞口挂上几张皮子的时候,或当牧民用根柱子支起兽皮搭帐篷的时候,"建筑"并没有开始。只有当人类将自己与他的建筑视为一体和引以自豪时,并且比单纯的需要更进一步--他开始关心他的建筑外观之时,"建筑"才真正开始。这位建筑历史学家甚至认为,在建筑史中,应该排除那些仅仅是"房子"的房子,并且明确在"房子"与"建筑"之间必须有区别。
""建筑"是一种艺术,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这位英国学者说。
梁思成恰恰在这方面拥有了建筑的灵魂。他以做学问起步,从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专业常识,走进了包容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这样,他对建筑历史的描述,已不能仅仅视为单一的学问。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价值,因为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精神视为一体。(22分)
小题1:.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2:.梁思成眼中古建筑的含义与一般游览者眼中的古建筑的含义有什么不同?(2分)
小题3:..选文第三段明确了"房子"与"建筑"之间的区别,那么,你认为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3分)
小题4:. 如何理解“‘建筑"是一种艺术,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这句话?(3分)
小题5:、文章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谈谈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3分)
小题6:、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许多文化古迹顷刻间荡然无存,请你结合课文,谈谈这种"建筑灵魂"是否还适宜于二十一世纪?(3分)
小题7:、请从表现方式的角度,评析以下这段文字。(3分)
  "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小题8:.综观全文,你认为梁思成是怎样一个人?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阅读《学会谅解》,回答后面的19-23题。(19分)
①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        ,能          ;谅解是     ,能      。 这生动地道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而一位伟人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②确实,谅解非常重要。先哲们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圣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这种以己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含义。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谅解精神。
③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④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这里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与他宽宏大度、善于谅解他人分不开。
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了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个能作出一番事业呢?
⑤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解。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呢?
⑥谅解,需要沟通。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个人的思想认识常常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当自己与他人产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⑦谅解,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谅解别人。
⑧谅解,需要忘却。忘却,是谅解的良方。克制性的谅解,不是真正的谅解,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谅解,才是真正的谅解。
⑨我们提倡谅解,但是,谅解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味迁就、退让。对于那些有损民族、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还需要勇敢地站出来,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⑩让我们学会谅解吧!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小题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对“谅解”进行论述的?(4分)
小题2:.文章第④段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从论证方法入手)这样论证的作用是什么?(4分)
小题3:.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分)
小题4:.如果将第⑨段删去,对文章的论证会产生什么影响?(3分)
小题5:.仿照文章第①段中的画线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4分)
答:谅解是                        
谅解是            ,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14分)
每天进步一盎司
①香港海洋公园里有一条大鲸鱼,虽然重达8600公斤,却不但能跃出水面6.6米,还能向游客表演各种杂技。
②面对这条创造奇迹的鲸鱼,有人向训练师请教训练的秘诀。训练师说:“在最初开始训练时,我们会先把绳子放在水面之下,使鲸鱼不得不从绳子上方通过,每通过一次,鲸鱼就能得到奖励。渐渐地,我们会把绳子提高,只不过每次提高的幅度都很小,大约只有两厘米,这样鲸鱼不需花费多大的力气就有可能跃过去,并获得奖励。于是,这条常常受到奖励的鲸鱼,便很乐意地接受下一次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鲸鱼跃过的高度逐渐上升,最后竟然达到了6.6米。”
③训练师最后总结道,他们训练鲸鱼成功的诀窍,是每次让它进步一点点,正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积累起来,天长日久,便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④在计量单位上,有一个较小的质量单位叫盎司,它经常会被引用来借代微不足道的事情。然而,正如训练师培训鲸鱼的方法那样,哪怕是每次进步一盎司,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会创造出伟大的奇迹!
⑤每次进步一盎司,贵在每次,也难在每次。相传,古代蒙古人在训练大力士时,也采用这个办法。具体是这样做的:他们会让小孩子每天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小牛犊上山吃草,小牛犊这时往往不过十多斤重,孩子们完全能轻松胜任。这样,随着牛犊的一天天长大,孩子们的力气也越来越大,最后,当牛犊长成几百斤的大牛时,孩子们也练出了手能举鼎的神力!
⑥每次进步一盎司,只要能每天都坚持不懈,就能拥有提起几百斤甚至上千斤重的力量!无数事实证明,每次进步一盎司,是成功的最大秘诀。 .
⑦很多人终身一事无成,往往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缺乏耐心,看不上每天进步一盎司,而是急于求成,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放弃了每天的一点点进步,从而也就放.弃了希望,放弃了成功。
⑧有一天,古印度的一个著名棋手去和皇帝下棋。皇帝下完棋后非常开心,便问他要什么赏赐。他说,只要在棋盘上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米,然后在第二个格子里放两粒米,第三个格子里放四粒米,依此类推,放满64个格子就行了。
⑨皇帝非常高兴,不假思索就一口答应了。没想到,当真的要去兑现其赏赐时,皇帝这才傻了眼!原来,即使把全印度一年收获的全部粮食加起来也不够赏赐给这位棋手。皇帝没想到,棋盘上这一格到下一格的微不足道的积累,到了最后一格竟然成了天文数字。
⑩从孤立的角度看,一盎司确实很轻,当然,一粒米比一盎司还要轻。然而,每次多一点点米,累积起来,就是天下粮仓都难以装载得下的量!成功的秘诀并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神秘和复杂,它简单得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每天进步一盎司”。
⑾每天走10分钟,是一种简单。重要的往往是简单的。只要你能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是一盎司,一厘米,一小步,总有一天,你会取得大成就。
(选自《时代青年》2010年第5期)
小题1:.文章一开始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先写香港海洋公园里大鲸鱼的事例呢?(2分)
小题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④段末尾为什么用感叹号。(2分)
小题3:.第⑤段列举了古代蒙古人训练大力士的例子,为什么第⑧段还要举下棋的例子呢?(3分)
小题4:.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小题5:.用“
题型:”给本文划分层次。(2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
小题6:.张明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也想改变这种状况,但缺乏恒心,不愿从点滴做起,请你把本文推荐给他,并简要谈谈理由。(3分)
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4分)
一种造就强者的人生境遇
鲁先圣
①没有人一生都是一帆风顺。任何一个人随时都会遇到逆境。当逆境降临到你的面前,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便成了人生归宿的契机。
②苏格拉底说,逆境是磨炼人的最高学府。这种逆境观,几乎是历史上所有伟人巨子成功的基石。我们那位留下了“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先生暂且不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阙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方有《说难》、《鼓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贤才大人哪一个不是在逆境这所学府里爬滚了千百次的?
③人必须有信心战胜生活中的一切逆境。对于一个坚强的思想者来说,没有逆境就意味着没有了思想之源。有磨难,才会有痛苦,才会使人思索,才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光明与阴暗,才会顿悟人生的真谛,才会明智练达。而只有明智的人,生命才会卓越才会不同凡响。
④苦难的逆境,使庸者专变得琐乖戾,但却使强者变得坚韧而崇高。一个装着香水的无口瓶,只有打碎它才会散发出幽远的馨香;一块朴拙的顽石,只有经过无情的雕琢才会成为奇异的工艺品;                            。那累累的创伤,恰是生命给你的珍贵。那每一个伤口,都是一次演练,一次登高,一个顿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以自己的心态去看待生活,胸藏江河者看到的逆境是暂时的回流,回流之后是可以放舟千里的浩荡之水;而胸怀溪涧的人面对逆境便以为无法越过,只能永久地停留在这阻挡面前。因而,人生的关键是培养自己博大的胸怀。一个人,只有具有博大的胸襟.才能够平静地对待世界与人生。
⑤灾难是我们能真正照见自己的镜子。灾难的程度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逆境在人生中总是暂时的,逆境之后便是平坦的大道。一个人倘如练就了在逆境中的心平气和,在顺境中难道不是一日千里的气概吗?
⑥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上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逆境,是人生中最可贵的部分,正是它将卓越与庸俗鲜明地区分开来,使那些不凡的生命从混沌的世俗中脱颖而出。
⑦纪伯伦说,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人们不能到达黎明。逆境,是强者遇到的必然的关口。没有逆境的苦难,哪有强者的战场?没有战胜困难的过程,又哪有胜利成功的喜悦?逆境的后面只有两个结局,一个是失败,一个是成功。战胜了逆境,人生就踏上了成功的坦途,而在逆境面前退缩了,便只能以失败抱憾终生。 .
⑧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卓越者的一个特点是在逆境中百折不挠。摔一次,站起来,再摔一次,再站起来。摔了若干次,爬起来若干次,他的筋骨因而强健了。他视摔跤如平常,于是每摔一次便强健了一次,意志变得如钢铁般硬实了。
⑨这就是逆境,一种造就强者的人生境遇。
(选自2009年10月4日《鲁先圣博客》)
小题1:、如果把标题“一种造就强者的人生境遇”改换成“逆境,一种造就强者的人生境遇”好不好?为什么?(3分)
小题2:.根据文章前后文,为第④段画线处补充一个恰当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小题3:.人为什么必须有信心战胜生活中的一切逆境?(3分)
小题4:.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分别举例加以说明。(3分)
小题5:.“大事难事有担当,逆境顺境向前看,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眼光。”结合本文的内容揣摩这个句子,谈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顺境逆境。(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4分)
网络祸害不了文学
西贝先生
作家麦家在“网络时代的文学处境”文学沙龙上言辞激烈地指斥,“网络文学99.9%都是垃圾”,“假如给我一个权力,我就要灭掉网络”。(《北京青年报》3月9日)
看到这则新闻,愤愤之余额手称庆,亏得麦家也就一码字匠.若假以权力,网络临灭顶之灾也未可知。
在我的心里,一直认为作家担负着世间所有的人文关怀,以侠骨柔肠妙手文章立于世。虽然作家的笔下也有刀光剑影,烽火连天。但冤冤相报,砍砍杀杀,要死要活的血腥战事与远离权力的笔杆子们基本无缘。至于丢掉笔,拿起枪的则另当别论。麦家的“豪言”让我清醒地意识到,一些作家的心里未必是安宁恬静的。虽然他们与权力无缘,但对权力充满了渴望,所以他会口出暴力的言语。
诚然,在网络日渐普及的今天,发表作品已经不是作家的专利,任何一个粗通文墨会上网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中觅得一处自己的习作园地.且可以在想耕作时,把自己的心情、感悟、一日简单如流水式的生活记录下来,或者转载抄来的文字贴上去,供自己或者拥趸者欣赏。这本来没什么,网友的写作也不见得就是文学创作,兴致所至率性而为,自寻乐意而已。在大量的文字中,有价值的,被读者认可的,与传统文学还算合拍的文字的确不多,可以拿出来刊印成书发行的更少。这样的文字占用了不少网络资源,对于这些东西,网络经营商倒没说啥,作家麦家却不乐意了。
网络写手写得好不好,与文学靠不靠边,原本也没有要谁来操心的。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的事情,麦家喊打喊杀,发狠要灭掉,所为何来?我想,如果说读者是一块蛋糕,那么网络写手和传统作家在争抢同一块蛋糕。只有争夺生存权的时候才会发生摩擦,才会水火不容。果然,麦家说了,他去年写了一个短篇,评论界反映很好(评论界的反映是需要怀疑的),但没人看,很痛苦。原来如此。麦家因为自己的小说读者寡,就归咎于网络和网络文学,认为是网络抢了他的读者,砸了他的场子,所以心怀不满。
麦家经历过繁华与荣耀,如今迎来门前冷落的时代。我想不是他驾驭文字的能力减弱了,而是他生活的源泉被过分开发了,又没有得到有效补充,所以作品显得寡味了。他不是去网络中学习,却归咎于网络的侵扰,想置网络于死地,这样对自己的写作又有什么好处?对文学的发展又有什么好处?麦家的态度代表了一些体制内作家对网络文学的态度。他们对网络欣欣向荣的一面视若无睹,把自己的作品定位于纯文学,抱残守缺,不愿接受新鲜事物,以至于文学之路越走越窄,于是声言文学穷途末路的时代到来了。
须知,文学自我修复和包容功能是不容小觑的,只要不人为设置障碍横加干涉,用麦家所言“灭掉”什么的方式来干扰,文学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下去,这样未必没有前途。而挥着斧头的修正,也未必不会产生拔苗助长的恶果。所以说,网络祸害不了文学,能够危害文学的只有失去节制的权力。事情就是这样简单。
(选自2010年4月12日《长江日报》)
小题1:.作者认为麦家说出“网络文学99.9%都是垃圾”,“假如给我一个权力,我就要灭掉网络”这样的论断的原因在哪里?(2分) 
小题2:.麦家的态度代表了一些体制内作家对网络文学的态度。麦家的态度是一种怎样的态度?而本文的作者又是一种怎样的态度?(4分)
小题3:.品味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
虽然作家的笔下也有刀光剑影,烽火连天,但冤冤相报.砍砍杀杀,要死要活的血腥战事与远离权力的笔杆子们基本无缘。
小题4:.在阅读短文的基础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分)
材料一:一个由中国文联、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网络媒体协会携手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大赛。15家承办网站共收到4万多部参赛小说,符合参赛条件的10777部,总字数超过12亿,作品总浏览量突破31亿人次,单部作品最高浏览量更是超过1270万人次。
材料二:近年来个人博客的成熟和壮大,更是掀起了一场全民写作运动,如今短快结合的微博更是可以让网络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写作。可以说“人人都是文学家”不再只是一个平民梦想!
网络文学与作家的传统文学相比,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请您归纳概括。
小题5:.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在语言上有些什么风格特点?请举例说明。(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