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身在“辐”中要知“辐”①手机有辐射、电脑有辐射、冰箱有辐射、微波炉有辐射、电吹风有辐射、电视机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现代人早已身在“辐”中。可是,我身边很多...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身在“辐”中要知“辐”
①手机有辐射、电脑有辐射、冰箱有辐射、微波炉有辐射、电吹风有辐射、电视机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现代人早已身在“辐”中。可是,我身边很多人对于“辐射”两字,可以说是谈“辐”色变。如果是这样,那说明你身在“辐”中不知“辐”,因为辐射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②“辐射”是科学上常用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发射能量的过程,也称为“放射”。如果辐射会说话,它一定会非常得意地说:“我无处不在,你无处可逃!”□如此,你□不用怕了。因为,怕也没用!
③依据能量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大小,可以笼统地把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④所谓“电离”,一般而言,是指电子被高能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正电。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人们因而称之为“电离辐射”。核辐射就是一种高强度的电离辐射。人体组织中的每一个细胞大约由数万亿个原子组成,一旦受到核辐射,就会无差别地破坏人体细胞中原子的化学键。当破坏的程度非常之大,人体自身无法修复时,就会出现致癌、致死等情况。更可怕的是,为了修复被破坏的原子化学键,人类的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一旦生殖细胞基因发生了突变,就有可能遗传给后代。据说,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当地有些老鼠受到核辐射,基因发生突变,如今有的老鼠已经和猪仔差不多大了。
⑤非电离辐射,是指含有的能量很低,不足以让原子电离,它是由电场和磁场交互作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释放形成的,所以也被称为电磁辐射。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都属于非电离辐射。在我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太阳光和一般家用电器发出来的非电离辐射。
 ⑥我们天天接触的都是非电离辐射,事实上我们一点也不用怕它。
⑦首先,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一般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大家都知道在家用电器中,微波炉算是“辐射剂量”超大的了,但微波是无法穿透金属的。一般微波炉都是全金属外壳,所以,一个合格的微波炉是不可能让微波出来游逛的。
⑧其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类早就发明了很多防范辐射的方法。比如,给微波发生器加上金属罩;放射工作人员穿上专门的防护衣服;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深埋地下,并加上层层防爆防护罩;医院的放射治疗室用特殊材料制造,以免辐射外泄……
⑨再次,对于自然界中的辐射,如太阳光,因为人类从古到今一直面对它,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抵抗力和适应性,人体皮肤完全可以吸收小剂量的辐射,并把它转化成热量。
⑩随着人类对辐射的认识逐渐增加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防辐射的办法越来越多。所以,辐射想干点坏事,还真不容易找到机会呢。当然,辐射也并不是总干坏事的,它也能为人类造福。我们熟知的一些医疗手段,比如癌症放疗、核磁共振检查、X光检查、CT扫描,都是利用了辐射。
⑪如此看来,我们身在“辐”中要知“辐”,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利用辐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也就不会谈“辐”色变了。
(作者阮华君,文章有删改)
小题1:作者以“身在‘辐’中要知‘辐’”为题目有什么好处?(3分)
小题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据说,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当地有些老鼠受到核辐射,基因发生突变,如今有的老鼠已经和猪仔差不多大了。
小题3:阅读第⑦段,说一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一个合格的微波炉是不可能让微波出来游逛的。
小题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材料进行说明的。
B.第②段“□”处可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既然……就……”。
C.文章主要介绍了辐射及其分类,告诉人们要科学认识辐射并利用辐射为人类造福。
D.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答案

小题1:题目利用谐音,化用俗语,生动形象地/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辐射,/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题2: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当地有些老鼠受到辐射后基因突变的示例,具体真实地说明了受到核辐射的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遗传给后代的可怕后果。
小题3:“游逛”是游览,闲走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微波”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合格的微波炉不会让微波外泄,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事实。
小题4:D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文题目利用“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谐音,生动形象已出炉说明对象,激发了读者兴趣。
小题2:
试题分析:这句话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其作用: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 以便读者理解, 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游逛”是游览,闲走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合格的微波炉不会让微波外泄,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事实。
小题4:
试题分析:文中的本义是:合格的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核心考点
试题【身在“辐”中要知“辐”①手机有辐射、电脑有辐射、冰箱有辐射、微波炉有辐射、电吹风有辐射、电视机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现代人早已身在“辐”中。可是,我身边很多】;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勤于用脑》完成后面小题。 (10分)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脑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神经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国外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
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第②段的内容。(2分)
小题2:第③段画线的部分综合运用了          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的道理。(4分)
小题3:第④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_________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________。 (2分)
小题4:“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
小题5: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体会?(请简要回答)(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人间谋天上事
——从“嫦娥”三号的民用谈起
①作为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嫦娥三号工程凝聚了我国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是参研参试人员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的结果。在为嫦娥和玉兔叫好的同时,性急的公众想知道的是:她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②事实上,在嫦娥携玉兔奔月之前,我们的生活中就已经有了它们若隐若现的倩影了!
③如今正是冬季,当你由寒冷的户外进入北京地铁9号线郭公庄站时,会感受到阵阵怡人的暖意。而郭公庄站的中央空调系统采用的正是北京卫星制造厂的“神舟北极”高效集成冷冻站产品。由该厂研制的两相流体回路就是嫦娥三号热控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中央空调一样的作用,帮助嫦娥三号度过酷热的月昼和极寒的月夜。正是在航天热控技术的基础上,该厂形成了“神舟北极”高效集成冷冻站产品,与传统冷冻站相比,年均运行效率可提高20%到50%,占地面积至少节省1/3,现场建设周期缩短4/5,且维修运输方便,使用寿命延长,可大幅降低系统运行、维护难度和费用,充分体现建筑节能。目前,“神舟北极”已在二十多个省自治区市得到推广应用,应用范围也早已从轨道交通领域扩展到所有的民用建筑领域。
④已经民用的不仅有嫦娥的空调技术,还有嫦娥的动力技术。
⑤“嫦娥三号”被长征火箭顺利推上太空,其中就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提供的各种类型几十台发动机的贡献。这些高科技含量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经过成果转化后,已深入你我身边。
⑥治理雾霾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煤化工、炼油厂及天然气化工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硫,火电厂、水泥窑炉等排出的烟气含有硝,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航天六院利用发动机燃烧技术,研制出硫回收、脱硝的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有效地控制了硫磺、硝等有害物质向大气排放。六院还利用燃烧技术研制出了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让火力发电中煤炭焚烧后产生的粉煤灰不但不再污染土壤和大气,还能变为氧化铝等重要的工业原材料。
⑦火箭发动机核心装置是涡轮泵,六院利用涡轮泵技术研制出的森警式消防泵,只要一个人背着就可以高效率灭火,小巧、轻便,能及时防止森林小火酿成大灾。
⑧从发动机燃料中提取出来的比久,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矮化植株、抑制枝叶的疯长,让更多的营养用到花、果上,使花生、土豆长得更大。应用到花卉上,也使花朵更加繁盛美丽。
⑨发动机研制中的仿真技术,已被用来开发出智能供水泵站监控技术,能够监控自来水的流质、流量,及时诊断自来水的供应系统,及时发现二次污染、爆管等故障,控制前端,防止自来水污染与浪费,让百姓生活更正常、方便。
⑩利用火箭发动机上的流体控制技术,已研制出气垫悬浮运输系统,在汽车、飞机制造的组装过程中,发挥了重型产品搬运的作用,提高了组装的效率和精度。
⑪以上案例只是嫦娥三号技术用于民间的九牛一毛。青天有月来几时,无限风光在太空。中国,加油!
(选自2014年1月8日《经济日报》,有删改。作者余慧敏)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们的生活中“民用”到“嫦娥”三号的哪些技术。(2分)
小题2:第③段划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文章第④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小题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请简述理由。(3分)
目前,“神舟北极”已在二十多个省自治区市得到推广应用,应用范围也早已从轨道交通领域扩展到所有的民用建筑领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10分)
宣纸
于心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选自《市场周刊 》2013年第2期,有删改)
小题1:文章分写部分先后从宣纸的           →湿染性→        →胶着性→持久性五个特性做了说明。(2分)
小题2:第③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小题3:第⑥节加点词语 “通常”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小题4:文章的第⑤⑥节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低头族”, 你错过了什么(15分)
王稀君
一、引子
人们越来越喜欢在真实世界里伪装自己,却又选择在虚拟世界里表达真实的自我。“低头族”现象的兴起,反衬出的是人们对于现实的某种逃避与冷漠。
公交车上、工作会议时、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英文称之为“Phubbing”,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传达出因专注于手机而冷落周围人的行为。
二、存在问题
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人离不开手机。
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三、专家建议
心理学专家建议:对成人来说,应当有意识地减少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间,培养自己对身边世界的观察能力,并且多参加积极有益的线下活动。所以不妨把手机放到一边,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单独待一会儿,慢慢培养这种习惯,这有利于戒掉对手机的过分依赖。
而由于自控能力弱,儿童更容易沉溺于各种游戏和网页当中,与外界交流的时间大幅减少。对儿童来说,家长应教育孩子适度使用移动媒体工具,鼓励孩子多在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并且要坚持以身作则。
或许,“低头族”的兴起,只是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相信人们终将意识到,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无论如何精彩,都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科技只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构建。(选自2013年12月13日《国际先驱导报》,有删节)
【相关链接】
材料1:《手机》的作者刘震云所说:“我就觉得手机好像自己有生命,它对使用手机的人产生一种控制。” 著名美食评论家沈宏非在博客中不无戏谑地写道:“自从上了微博之后,我的拍菜水准蒸蒸日上,吃菜的兴趣则江河日下。”
材料2:“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带着孩子去父母那里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小题1:什么是“低头族”?请根据文章的引子部分给它下个定义。(2分)
小题2:过度依赖智能手机,会带来哪些负面作用?请结合文章及相关链接回答。(5分)
小题3:根据文章和你的观察所见及生活经验,请你探究一下产生“低头族”的原因有哪些。(4分)
小题4: 阅读【相关链接】中的材料2,谈谈你认不认同“老人摔盘离席”的做法,并具体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修正液毒性有多大?
最近,海南海口市有小学规定,学生在试卷上使用修正液就会被扣分,原因是因为一段网络热传的视频——把小白鼠放到滴有修正液的瓶子当中,结果,仅仅3分钟,小白鼠就毙命了,场面触目惊心。
这段视频引起学校和家长的广泛关注:修正液是否有这么大毒性?网络视频到底是真是假?
                         
为了验证网络视频的真实性,都市快报“流言待证实”栏目组做了一次实测。
实验品:一款常见的普通型修正液,另一款是标着“环保、安全、无味”的环保型修正液,容量都是15毫升。
把两款修改液分别倒进玻璃杯里,然后放进小白鼠。我们发现,无论是普通型修正液,还是环保型修正液,都散发出类似油漆的刺激性气味。
为了防止小白鼠直接接触到修正液,我们在玻璃瓶中放入一些棉花。玻璃杯口并没有完全密封,这是让小白鼠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实验计时开始——
在起初的1分钟内,小白鼠还活蹦乱跳,十分好动。当实验进行到2分钟的时候,情况出现了异常,小白鼠不愿动了;紧接着,它们先后出现了抽搐。又过了一会儿,环保型修正液和普通型修正液杯子里的小白鼠,先后毙命,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4分钟。 
    
图一               图二               图三
 
                           
修正液的外包装上,成分栏中大多注明有三种物质:甲基环乙烷、钛白粉和合成树脂。
浙工大化材学院王力耕副教授说,钛白粉是世界上最白的一种物质,覆盖能力很强,1克可以覆盖约450平方厘米,修正液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可是,钛白粉溶解性很差,所以需要加入其他溶剂,让钛白粉分散得更均匀。
“要想达到很好效果的覆盖,甲基环乙烷这样一种溶剂,不足以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所以说要加一些其他辅助溶剂,有一些是可能有毒的,比如氯代烃类或者苯类。”
王力耕副教授做了一个小测试——在修正液中加乙酸乙酯,修正液在外观上变化并不明显。
“没有分层现象,证明这里的主要溶剂或者助剂,一般是所谓的有机物,诸如合成树脂、甲基环乙烷,包括卤代烃和苯,一般是可能存在的。”王力耕副教授说。
这些成分中危害性比较大的首先是二甲苯,长期的接触可以对肝脏、肾脏等等造成慢性危害,甚至于有少数孩子还会引起像白血病等症状。其次是各种各样的卤化烃,包括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等等,这些化合物对眼睛有很明显的刺激,经常使用会造成流眼泪、眼睛发红,个别的还会造成恶心、呕吐、浑身不舒服,甚至于造成一些更严重的长期的危害。干得快是修正液的一个优点,因为它里面含有挥发性很强的有机烃类物质,也正因为如此,它对孩子的五官会造成更加明显的损害,加强了它的毒性渗透。
为了你的健康,请慎用修正液!(选自《都市快报》2014.1.11 记者 徐王俊,有删改)
小题1:在文中两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小标题。(不能超过15个字)(2分)
小题2:开头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小题3:文中插入三幅实验照片起到什么效果?(3分)
小题4: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请你结合本文简析,并另举一例加以阐述,以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全面认识。(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