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题目
题型:广东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忘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
     ①猛浪若(             )
     ②泠泠响(             )
     ③经纶世务者(             )
     ④横上蔽(              )
2、下列画线词意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天山共——则愈恭,礼愈至
      B.一百里——遂先帝以驱驰
      C.风烟净——为一体
      D.猿则百叫无——处逢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描写山水,从动与静、声与色、明与暗等多方面进行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旺盛生命活力的大自然的图景;
     B.文章寓情于景,字间行间流露出作者热爱自然、鄙弃功名利禄、厌倦官场政务的思想情绪。
     C.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分”的部分先写山后写水,详写水略写山,但都围绕“独绝”二字展开;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对水进行动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水的激越壮观之美。
答案
1、①飞奔 ② 发出 ③ 筹划,治理 ④ 树木的枝干
2、C
3、①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东西来往。 
     ②高山凭依形势,竞相向上,仿佛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意思对即可)
4、C
核心考点
试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孟子是                 时期思想家,《孟子》是                            学派的经典著作。
2、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空乏其身(                   )
(2)于虑(                  )
3、一国之君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反之,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就印证了本文
                                                  的中心论点:
4、翻译下面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聪明少年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令卿二子来。” 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 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又值父昼寝,因共偷服散酒。其父时觉,且假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解:①敕:皇帝的命令。 ②散酒:药酒
1、解释句中画线的词语。
(1)其父钟繇曰(                )
(2)既而问毓何以拜(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文中“卿面何以汗?”的“以”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以天下之所顺
     D、成,将以攻宋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又值父昼寝,因共偷服散酒。
                                                                                                         。
4、读了此文你会发现两兄弟都很聪明,但性格截然不同,请你说说他们的不同性格特点。(各用四字短语概括)
                                               ,                                                   。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对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渚崖之间            涘:水边
      B、河伯始其面目         旋:掉转 
      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矣       殆:危险
      D、吾长笑于大方之家        见:看见
2、下列各组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的是:[     ]
     A、我谓也      何陋有 
     B、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道百        不能称前时之
     D、望洋向而叹曰  岂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设喻说明哲理。在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黄河的壮阔与北海的广阔作比较,还将河伯前后的认识作了对比。
     B、“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两个成语都出自本文,前者本义是指因力量或条件达不到而感叹无可奈何,后者的本义是被道德修养高的人笑话。
     C、“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河伯的骄傲自满,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写得淋漓尽致。
     D、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题型:四川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甲】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太守归而宾客也?(                         )
(2)余至扶风之明年(                        ) 
(3)既而弥月不(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译文:                                                                                       
3、《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
                              有共通之处。
4、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
      答:                                                                                                                          
题型:江苏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桑怿传(节选)
欧阳修
      (怿)又闻襄城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元盗,京西转运使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注释]①桑怿(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饲:供养。⑦铁简:狭长的铁片。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力 过 数 人 而 有 谋 略
2.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1)其余(           )
(2)见民避溺者(           )
(3)怿剑及铁简(           )
(4)舟载民(           )
3.说说文中画线句“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桑怿“授郏城尉”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受灾的民众,桑怿是如何救助的?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