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题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⑤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指出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
     ⑴学而时习之(          )
     ⑵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⑶默而识之(          )
2.下列语句中表示使学习方法的有[     ]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学而不思则罔  
D.思而不学则殆  
E.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F.择其善者而从之
答案
1.⑴代所学知识
     ⑵代孔文子
     ⑶代学习所得(意思对即可) 
2.AB
核心考点
试题【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以上这几句语录选自《论语》, 这本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与《         》、《         》、《         》合称“四书”。
2.从语录中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是否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几条语录看,孔子认为,一个人可以所有人那里学到东西,因为如果别人比自己优秀,那么___
  ____________;如果别人有缺点,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四条语录中,现在仍有生命力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题。
        ①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袍鼓不鸣董少平。”
          ②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一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选文重点记叙了董宣的哪一件事?突出了他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选文中划线的词语。
(1)亡匿死         (      )
(2)大言主之失 (      )
(3)莫不震栗         (      )
(4)使宣叩头主  (      )
3.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光武帝为什么称董宣为“强项令”?请你从选文中找出依据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董宣以死进言得到了皇帝的敬重。有人认为他的做法过于极端,也有人说他是为了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请说说你对此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为学》节选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时而往?"曰:"吾一瓶一体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给下面的字注音。
     鄙(       ) 恃(       )
2、解释划线字。
     西蜀之南海_____________    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何时而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提出一个很富有哲理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5、结尾用了一个反问句式?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多之死,有子存焉(虽:       )
     ⑵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       )
     ⑷命夸娥氏二子二山(负:       )
2.对于寓言的神话结尾,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的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讲究迷信,这是这篇寓言的不足之处。
B.愚公的精神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跟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区别。
C.天帝在愚公的坚强意志面前惧怕了,屈服了,说明只要有信心,目标总能实现。
D.天帝在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前屈服了,说明人定胜天。
3.写智叟讽刺愚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愚公斥责智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智叟和愚公的矛盾实质是[     ]
A.对待困难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B.静止的观点和发展观点的矛盾。
C.人如何正确的估价自己的力量。
D.智者有时不“智”,愚者有时不“愚”。
7.文中画线句子包含怎样的思想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A.委而之(放弃) 而后(了解)            非不深也(护城河)
B.固(国家)         空其身(资财缺乏) 得多助(道德)
C.于市(推举)     饿其体肤(饥饿)         助之至(少)
D.民(限制)        天下(威慑)            人恒(过失)
2.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   作:发作
D.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田野中被发现
B.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C.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能够改正
D.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     ]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篇课文,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自己编著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B.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
C.“孙叔敖举于海”,是指孙叔敖,隐居海滨。当时的君王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
D.拂,在“行拂乱其所为”中发“fú”的音,而在“如则无法家拂士”中发“bì”的音。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