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
题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以:______________
 ②期:______________
 ③劳:______________
 ④之: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用、把
  ② 希望、愿望
  ③ 使……劳累
  ④ 助词,将宾语前置。 
2.① 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
  ② 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意思对即可。)
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址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元棠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套。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徽:系琴弦的绳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不能其一处也(《口技》)
B.无案牍之形——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博学善文——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D.弦徽不——此人一一为言所闻(《桃花源记》)
2.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主要表现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志趣高洁;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B.甲文列举“诸葛庐”、“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话,其目的在于强调“陋室”不陋。
C.乙文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描写陶渊明,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和乙文中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分别写出刘禹锡与陶渊明居所的萧条冷落。
3.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叙述,你认为乙文中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这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有仙则 ______________
(2)谈笑有鸿 _____________
(3)无丝竹之耳______________
(4)无案牍这劳  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名气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香气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博学的人
D、无案牍之劳形——劳形:身体劳累
2、作者笔下的居室宁静、雅致。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调素琴,阅金经”展示给你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多)
C.陶后有闻——(少)
D.乎众矣——(适宜)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回答问题。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注:①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②不堪:无法忍受。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
(1)有仙则 名:_____________
(2)惟吾德馨 德馨: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划线的词。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4.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