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题目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用“/”画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的地方。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
(1)陈太丘与友行(  )
(2)太丘舍去,去后至(  )
(3)相而去(  )
(4)元方入门不(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元方/入门/不顾。
2.(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回头看
3.过了中午还没有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离开后那个朋友才来。(意对即可)
4.“略”。(言之成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三度为楚相,有贤名。
注释:令尹(yǐn):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国:指都城。吊:吊唁。不肖:不能干,没有贤德。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孙叔敖楚令尹(   )
白冠(   )
孙叔敖拜(   )
官益大而心小(   )
2、翻译下列句子。
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敬受命,愿闻余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说说孙叔敖是怎样一个人物?请你再列举一则与“纳言”有关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孔子见鲁哀公,哀公曰:“有语寡人曰,为国家者,为之堂上而已矣。寡人以为迂言也。”孔子曰:“此非迂言也。丘闻之,得之于身者得之人,失之于身者失之人。不出于门户而天下治者,其惟知反于己身者乎!”
1、解释下面的划线字的含义。
(1)寡人之耳者(   )
(2)有寡人曰(   )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之于身者得之人,失之于身者失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说“为国家者,为之堂上而已矣”,(甲)文中与此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今天的社会实际,你同意(乙)文中孔子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①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②田文:战国时人,曾任魏相,能礼贤下士。③不敢东乡:乡,同“向”。不敢向东侵犯。④宾从:服从、归顺。⑤主少国疑:国君年轻,国人疑虑。⑥属:同“嘱”,委托、托付。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三军(   )
⑵敌不敢谋(   )
⑶百姓不(   )
是之时(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一处。
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简要阐述。(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李勉埋金
  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一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死不救,临绝语勉曰:“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某之仆使,无知有此者,足下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洪州牒来,而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
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选自《尚书读录》)
【注释】①李勉:唐朝人。②天宝:唐玄宗时期的年号。③旅:寄旅,客居。④不旬日:没过多长时间。⑤临绝:临死。⑥某:指自己,“我”。⑦北都:今太原。⑧毕死事:处理后事。⑨奉:送。⑩尉:县尉。此处用作动词,做县尉。赍(jī):携带。牒:证件。累路:沿路。诘(jié):诘问,追问。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有书生次宋州(   )
(2)临绝勉曰(   )
(3)出金付(   )
(4)余金乃密置墓中(   )
2.用“/”划分句子停顿。(停1处)
因出囊金百两遗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某之仆使,无知有此者,足下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概括本文所写的故事,并写出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节选自陶宏景《答谢中书书》)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急湍箭(   )
(2)四俱备(   )
2.翻译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这篇文章在写山水景色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