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题目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群患者何不为也?(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选自《古文观止·纵囚论》
[注]①大辟(酬):死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故不为得也  苟:________
(2)故患有所不也 辟:________
(3)其囚期    及:________
(4)而自归无后者 卒:________
2.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作者说“死亦我所恶”,而乙文中死囚犯却“________________”,这可用甲文中所阐述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诠释。

答案
1.(1)苟且(2)通“避”,躲避(3)“到”或“至”(答“到了”也可)(4)终,完毕,结束(答出一个即可,答“最终”也可)
2.(1)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2)这是君子都难于做到的,小人却轻易做到了。
3.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答“卒自归无后者”也可)舍生而取义者也(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概括答成“舍生取义”也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选自王嘉《拾遗记》)
[注]①贾逵: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②嗣:子孙后代。③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④屏:屏风。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
(1)同舍生皆绮秀________________
(2)余则缦袍衣处其间____________
(3)未尝有教者入门________________
(4)年,经文通遍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乙两段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甲、乙两文,说说贾逵与宋濂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选文,回答问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乙】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当退小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节选自欧阳修的《朋党论》)
【注释】①暂相党引以为朋:暂时互相勾结而成为朋党。朋:朋党,指因志趣相同或利益相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②退:排斥,排除。
1.解释加粗词语的含义。
(1)未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尝:____________
(2)君子则不        然: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中作者针对用人问题分别向君主提出了什么建议?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看出诸葛亮与欧阳修认定人才的标准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选文,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传》)
【注释】①溥:张溥,明末文学家。②钞:后来写作“抄”。③已:完毕。④斋:书房。⑤毫:笔。
1.解释加粗词语的含义。
(1)每假于藏书之家假   借:_______________
(2)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_______________
(3)如是者六七已     始:_______________
(2)俄顷立,以故名高一时 就: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乙】两文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两人的学习经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请联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选自晋朝·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将军宜枉驾之    顾:___________
(2)欲大义于天下    信:___________
(3)而智术浅短,遂猖蹶 用:___________
(4)乃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日: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凡三往,乃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中的“乃”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王以为若其父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两句中的“若”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B.刘备善于听从他人意见,以诚心求得人才,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而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
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谋略与才干,乙文第一段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
D.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件事“三顾茅庐”和“长平之战”在两段选文中仅以“凡三往”“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就概括了,这是因为这两件事本身与突出两篇传记的主人公的性格关系不大,这也告诉了我们写文章时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要略写。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义。
A.邹忌齐王纳谏 讽:____________
B.视之     孰:____________
C.朝衣冠    服:____________
D.徐公能及君也 何: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谓妻曰    亦不详姓字
B.齐国美丽者也 吾妻美我者
C.窥镜自视   学不思则罔
D.欲有求我也  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3.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本段对邹忌行为的叙写,可以看出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