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
题目
题型:云南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余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远地,尝以为无缘能来。及兹获游,周历五峰,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有其故焉。
  于灵鹫寺时,述诸山居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剑池不流,天竺之石桥下无泉,麓山之力不副天奇,灵鹫拥前山,不可视远,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
  乃知物之全能,难也。况求友择人而欲责全耶?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於治平也,弗难矣。
【注释】①俦(chóu):伴侣,此处用作动词,结伴同游。②治平:政治修明,社会安定。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A.国怀乡      去(   )
B.至若春和明    景(   )
C.然后知峡山之于世 名(   )
D.去其所      阙(   )
2.选出下列加粗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此岳阳楼之大观也/至无可用
B.不物喜/皆美于徐公
C.未言其所不足/学不思则罔
D.有其故/且置土石
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品味下面的句子。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对【甲】【乙】两段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甲文先写登岳阳楼所见的自然风光,接着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不同,情亦不同,一阴一晴,一悲一喜,形成鲜明的对比。
B.甲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把人物的感受融入景物描写之中。
C.乙文中,作者通过写童年时听旁人的讲述,从正面表现了峡山寺的美景。
D.乙文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写峡山寺只是一个引子,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议论。
6.【甲】【乙】两文表达的主旨虽不同,但都会给人一定的启发,请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云:离开B.景:日光C.名:出名;著名D.阙:同“缺”,指缺点
2.C
3.被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悟,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把湖面上浮动的光比作跳跃的黄金,把静静的月影比成沉入水中的玉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微波时水面的月光和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给人以美的享受;结构上整齐对称,内容上互相对照,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
5.C
6.如选甲文,扣住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达情怀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来回答;如选乙文,扣住任何事物和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或选拔人才必须去其所短,用其所长的观点来回答,需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展开,语言通畅。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入无法家拂士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B.人恒过,后能改    则何时而乐耶
C.舜发畎亩之中     皆以美徐公
D.征于色,发于声,后喻 由是则生有不用也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位古代圣君贤臣,他们经历艰苦磨难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列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论证了论点中的“________”。
4.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全石为底/威天下不兵革之利
B.潭中鱼百头/杂然相
C.不可久/数月,典马将胡骏马而归
D.乃记之而/与人期行,相委而
2.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文两次写列“乐”,这与文章忧伤凄苦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新疆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任选择两个作答,多选不给分)
(1)屋舍俨然 俨然:_____________
(2)阡陌交通 交通:_____________
(3)便还家  要:_____________
(4)不知有汉 乃:_____________
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源于本文且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
4.从选段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所向往的是怎样的一种理想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渔人把桃花源中的秘密告诉了外人,对此你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幕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注]①无:同“莫”。没有人,没有谁。②汲汲:心情迫切、急于求得的样子。③版:名籍,名册。④曲:邪恶。
1.解释下面加粗字词的含义。
(1)朝夕阴________
(2)长烟空________
(3)于一官使言之________
(4)而不为身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问题。
(1)A.概括甲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概括乙文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甲文中能表现做人(做官)理想境界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B.乙文中能表现做官理想境界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乙]杨万里为人刚而偏。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偏:固执。③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hèn)。④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⑤掖垣:泛指高官。⑥僭(jiàn):超越本分。⑦邸(dǐ):此指官府。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斯人________________
(2)或异二者之__________
(3)由此不用____________
(4)言侂胄用兵事________
2.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乙文中表现杨万里宁可不做官也不屈从恶势力的一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中杨万里和范仲淹的共同点。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