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
题目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会稽:地名。 ②王大:人名。 ③簟[diàn]:竹席。 ④荐:草垫。 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⑥长:旧读zhànɡ,多余,剩余。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 可一领及我 以___________
② 后大闻   之___________
2、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________的品德。
答案
1、①把(或“拿”)
  ②这件事(意思对即可)
2、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俭朴清廉(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文言文阅读。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课内文言文阅读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己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今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右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
1、读下面各组句子,指出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两组:(   )
A、为坛而/山海誓
B、死即举大耳/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C、吴广都尉/是以众议举宠
D、从民也/且与常马等不可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段中划线的句子来看,你认为陈涉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荀攸传
  苟攸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颐、攸系狱,颥忧惧自***,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三国志·魏书》)
[注]①本文涉及到的与荀攸有关的人物有: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②殆:大概,恐怕。③寤:醒悟。④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⑤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⑥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⑦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1.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董卓无道,甚桀、纣 于:_______
②今直刺***之谢百姓  以:_______
2.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荀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南昌某,父为国子助教,随任在京。偶过延寿字街,见书肆中一少年数钱买《吕氏春秋》,适堕一钱于地,某晴以足践之,俟其去而俯拾焉。旁坐一翁,凝视良久,怒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
  后某以上舍生入誉录馆,谒选,得江苏常熟县尉,束装赴任,投刺谒上台。时潜庵汤公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巡捕传汤公命:“今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矣。”问所劫何事,曰:“贪。”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误。急欲而陈。巡捕入禀,复传汤公命曰:“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作地方官,能不为纱帽下之窃贼乎?请即解组去。”其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逐渐愧罢官而去。(清·沈起凤《谐铎》)
  注释:①国子:国子监,古代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兼最高学府。②上舍生:太学生的一种,可通过公试授官。③誉录馆:古代考试机构。④谒逸:在吏部等候选派。⑤刺:名片。⑥上台:上司。⑦潜庵汤公:汤斌,字孔佰。清代某著名清官。⑧弹章:弹劲的奏章。⑨舛:音chuan,差错。⑩解组:解下印纹,指辞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适一钱于地              堕_____________
(2)其去而俯拾焉          俟_____________
(3)急欲面陈                     陈_____________
2.下面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文中“某暗以足践之”中的“践”应选择的义项是_________(只填序号)。
  践jiàn①履行,实行,实践。《左传·倍公十二年》:“往~乃职,无逆朕命。”②登。《管子·大匡》:“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一坛。”③踩,践踏。《庄子·马蹄》:“马,蹄可以~霜雪;毛可以御风寒。”④排成行列,排列整齐。《诗经·幽风·伐柯》:“我觏(gou)之子,笾豆有~。”⑤通“翦”。消灭,除掉。《战国策·楚策四》:“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德赵,~乱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
3.认真阅读全文,用“/”号给加粗的文字断句。 
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其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简要说说潜庵汤公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陕西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百许头                             :_____________
②以其境过清                                    清:_____________
流数十步                                    :_____________
④不可状                                        :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西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以千里也             :扬名
B.一食尽粟一石          :有时
C.才美不外                :通“现”
D.之不以其道            :鞭子
2.比较下列各组加粗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伯乐不常有                          广起,夺***之
B.虽有千里能                          以君
C.策之不其道                          成,将攻宋
D.骈死槽枥之间                      每自比管仲、乐毅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B.第2、3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