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
题目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面加粗词含义。
(1)山岳形 (        )             
(2)暮冥冥 (        )  
(3)把酒风 (        )             
(4)予古仁人之心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文章第3、4段,试分析迁客***人登楼时“悲”“喜”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隐藏;(2)迫近;(3)面对;(4)探求
2、(1)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3、悲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不幸遭遇(受到外界环境的触发而悲伤),是因己而悲。喜的主要原因是晴朗美好的景物而使人忘忧,是因景而喜。
(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醉翁亭记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与“宴酣之乐”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无丝竹之乱耳    
C、曝沙之鸟     
D、渔人甚异之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类的项是(  )
A、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B、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C、水落而石出者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 翻译下列句子。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解释加粗的词。
(1)冻风时:___________                 
(2)土微润:___________
(3)以游事:___________                 
(4)浪之鳞: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此你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皆尽然。
1、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出需要加标点的位置。
      于 是 退 而 疾 耕 疾 耕 则 家 富  家 富 则 市 得 良 犬
2、翻译下列句子。    
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回答问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么   
B.一食尽粟一石   或: 有时 
C.才美不外   见:通“ 现 ”     
D.之不以其道   策:鞭子
2.比较下列各组加粗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伯乐不常有   以衾拥覆,久乃和
B.虽有千里能   祇辱于奴隶人
C.策之不其道   不千里称也
D.骈死槽枥之间   每假借藏书之家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第 1 段先以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B.第 2、3 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 “ 外见 ” 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 “ 食马者 ”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4.选出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
B.鸣之而不解其意——听马的鸣叫却不能明白它的意思。
C.策之不以其道——驾驭它却不能用驾驭千里马的方法。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它将和平常的马一样难以得。
5.填空:
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                      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被人发现,完全可以                (填相关成语),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显露出来;而在位者也应               (填相关成语)正确识别、选拔和任用人才。
题型:四川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三峡》和《与朱元思书》,完成下列各题。[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沿阻绝(               )    
(2)猛浪若(               )
(3)渔者歌曰(               )  
(4)经纶世务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甲、乙两文中所使用的通假字各1个,并写出其意思。
(1)甲文中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_____________,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____________;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突出_____________,乙文以“有时见日”来突出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