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课内文言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题目
题型:月考题难度:来源:
课内文言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①未识书具:   尝:_____________                      
宾客其父:  宾客:_____________                   
③日仲永环谒于邑人:扳:_____________   
泯然众人矣:    泯然: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各句。
 ⑴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方仲永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尝:曾经 ②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③扳:通“攀”,牵,引。④泯然:消失。         
2、⑴译: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⑵译: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敏捷,天赋极高。②少年时期,才思  衰退,“不能称前时之闻”。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或者衰竭, “泯然众人矣”。
4、答:围绕以下三点展开答题:①“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②“父利其然也” ③“ 不使学” 
5、答:一个人的成功,不能仅凭天资,更重要的是要靠后天的学习。
核心考点
试题【课内文言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 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行(           )    (2)尊君在(           )    (3)相委而(           )    (4)取信然(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都出自《世说新语》,分别讲述了陈元方与王戎七岁时的故事。读后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1-6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 
1.这篇短文后来形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2.“虎求百兽而食之”中的“求”应解释为(   )   
A.要求     
B.寻找     
C.追求    
D.哀求
3.把“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一句译写成现代汉语,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儿子敢吃我,这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B.今天如果吃了我,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    
C.如果您今天吃了我,这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    
D.今天您儿子吃了我,这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
4.翻译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
(1)无敢食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帝使我长百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我而不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虎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1)虎不知兽畏己而走。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无敢食我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这个故事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内蒙古自治区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允济,允济曰:“尔自有”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衫蒙其头,将之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②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如言果得。
  远近称之,政绩优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
注:①牸(zì])牛:母牛。
②庵:小草屋。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牛产至十余头    孳____________ 
(2)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  左右__________
(3)将之妻家村中    诣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人诣武阳质允济    公与之乘,战长勺
B.衫蒙其头        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老母如言        忌不自信,而复问妾曰
D.悉召葱地十里男女毕集  孤之有孔明,犹鱼有水也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汉语中“路不拾遗”经常与_____连用,这两个成语形容______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歆辄之(  )(  )    宁可以急相弃(  )  携如初(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华歆、王朗乘船避难(    )     尚宽(    )
舍所携人(    )               既已纳其自(    )
3、下列加粗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
A   宁可急相弃邪        是谓之“文”也
B   王欲所携人          过中不至,太丘
C  世以此定华、王优劣        传一乡秀才观
D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        歆辄
4、翻译下列句子。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学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注释】①中:打着。②请于关尹子:向关尹子请教。③弗:不。④报:报告。                                                              (节选自《列子·说符》)
1、给加粗字注音。
列子学射矣(         )      又以报关子(        )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而勿失也(          )       退而学之(          )
3、翻译下列句子。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