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题目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节选自课文《愚公移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山北之塞( )
(2)杂然相( )
(3)投渤海之尾( )
(4)始一焉(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
句子: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两句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他们的区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苦于(2)赞同(3)之于(4)通“返”,返回
2.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3.愚公之妻的话在于表示疑虑和担心(担心山移不走,且“焉置土石”);智叟的话显然是鄙视和嘲笑,笑愚公不自量力(连山上的草都动不了一根,能把土石什么样呢?)
核心考点
试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山之奥有洞,洞有货物,犭婴弗得自致也,谓猿曰:“尔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当共利也。”猿攀木蔓上,取而致之犭婴,犭婴悉移至窟中。
  猿既下,犭婴无有也。迹之至窟旁,曰:“货安在?”犭婴据窟啸曰:“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呼其群相殴躏猿,猿曳臂去。(选自《兽纪》)
  [注释]①奥:深处。②殴躏:殴打、践踏
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三处)
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犭婴弗得自也/无从书以观
B.犭婴移至窟中/男女衣着,如外人
C.之至窟旁/不露蛛丝马
D.犭婴窟啸曰/孙权有江东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
句子: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阅读。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 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 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 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 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选出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为之强——脖子。
B.以虫草为——树林。
C.出神——方才,刚刚。
D.之别院——驱赶。
2.选出下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以:以丛草为林 以虫蚁为兽
B.之: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驱之别院
C.为:项为之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D.观:昂首观之 作青云白鹤观
3.运用加字的方法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果(      )如鹤唳云端
②观之,兴(      )正浓
4.写出文中保留至今的两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①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写童趣,写了哪几件童年趣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古镜
(宋)沈括

  [甲]古人铸鉴,鉴大则平 ,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①鉴:镜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
1.下列给【乙】段中加粗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2.下列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收人而小/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
B.观之/同者何人(《爱莲说》)
C.又他家所藏/才美不外(《马说》)
D.文画铭字无纤者/渔人甚之(《桃花源记》)
3.用现代汉语 翻译下面句子。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1)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_____________”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_____________(用一个词语概括)
(2)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私拟作群鹤舞空
2.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1)项为之(   )
(2)为之怡然称快(   )
(3)以虫蚁兽(   )
3.用自己的话说说“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找出这篇短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会对捉到的癞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并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你觉得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