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内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内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曹刿肯定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些方面可看出鲁庄公的“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上文略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写作方法上分析,对鲁庄公的描写(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鲁庄公将作战的希望寄托于“衣食分人”和“诚实待神”,而不懂得民众的支持才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3.乡人劝阻,反衬出曹刿对国事关心和他对当时形势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能力和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感到忧虑。这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同时,这一小插叙,也使故事一开始就横生波澜。(意思对即可)
4.(1)有爱国心与责任感。祖国被侵犯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参战。
  (2)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见解。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谋”,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者”。
  (3)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惑,简洁明快;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抓住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作分析即可。)
5.衬托曹刿的远谋
核心考点
试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内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
  【乙】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 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心术》)     【注释】①理:规律,道理。②势:形势,趋势。③节:节制。④穷:困厄,处于困境。⑤动:轻举妄动。⑥支:支持,这里指应付。⑦养:蓄养。⑧自爱:这里指爱惜自己的军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公将之:____ 
(2)故之:____
(3)凡主将之: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知势而后可以兵      弗敢也(《曹刿论战》)
B.无敌天下     皆以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一忍可以支百勇      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D.一静可以百动     增其旧(《岳阳楼记》)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既克,公问其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5.【甲】【乙】两文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1.(1)死   
  (2)写   
  (3)使……正   
  (4)丢失  
2.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 
3.说明要善于接受历史教训和别人的意见,使自己少犯错误。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小惠未( )
(2)小大之( )
(3)公将之( )
2.下列句子中“于”的意思与“战于长勺”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皆以美于徐公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到曹刿与鲁庄公论战时,多处运用对比,请找出一例来,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节选自《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①酷贫:非常的贫困。②范逵(kuí):人名。③髲(bì):假发④斫(zhuó):用刀斧砍。⑤剉(cuò):同“挫”,割。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汝出外留客_______
(2)君宜还_______
(3)遂之于羊晫、顾荣诸人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小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 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面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故患有所不辟也
B.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 乡为身死而不受
D. 是亦不可已乎?   
2、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 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这也不是可以的吗?这就叫做失去了他的天良。   
B.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译文: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C. 乡为身死而不受。译文: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D. 贤者能勿丧耳。译文:(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
3、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
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
C.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
D.文中运用了不少排比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富于文采和气势。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