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18分)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言文(18分)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小题1:解释划线字(4分):
①莫之              ②枉驾之         ③三往        ④遂猖蹶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谓信然②必以长安君
B.①诸葛孔明,卧龙也②其文理皆有可观
C.①凡三往,见②羲之之书晚
D.①智术浅短②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小题4:上文从哪些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请简要概括。(2分)         _____      
答案

小题1:承认、同意,  拜访, 总共,  因此(4分)
小题1:C
小题1: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小题1:崔州平、徐庶与诸葛亮交好,认可其才能;徐庶的赞语;“将军宜枉驾顾之”的建议;刘备总共去了三次。(每点1分,答对两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小题1:C中乃的意思为“才”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采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的方法。直接描写包括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他的所作所为。间接描写包括他人眼中的他。这样结合起来,这个人物的形象便会鲜明起来。
核心考点
试题【文言文(18分)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张孝基仁爱(10分)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后,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能自力,颇驯谨,无他过。孝基知其能自新,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注释】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下文“同里”也是地名。②驯谨:顺从而谨慎。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斥之       (      )          (2)以家财付孝基      (    )
(3)孝基博使灌园(      )         (4)遂以其父所财产归之。(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
小题3:从文中看,张孝基的仁爱具体表现在(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郑牢谏山云(9分)
山云出镇①广西,有郑牢者,老隶②也,性直敢言。公谓之曰:“世谓为将者不患贪,我亦可贪否?”牢曰:“公初诣广西,如一新洁白袍,有一沾污,如白袍点墨不可洗也。”公又曰:“人云土夷③馈送,却之则疑且忿,奈何?”牢曰:“居官黩货 ④,则朝廷有重法。公不畏朝廷,反畏蛮子⑤。”公笑而纳之。山云镇广西逾十年,廉操始终不渝。固不由牢,牢亦可尚也。
【注释】  ①出镇:到外地镇守。 ②隶:差役。 ③土夷:土著人。 ④黩(dú)货:贪污受贿。 ⑤蛮子:旧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贬称。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3分)
①公初广西 (  ) ②朝廷有重法 (   ) ③公笑而之 (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一项是(    )(2分)
例:却则疑且忿 之:代词,代馈送的物品。
A.宋何罪B.环而攻而不胜
C.安知我不知鱼D.吾妻美我者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兔子的意思。(2分)
世谓为将者不患贪。
小题4:本文郑牢进谏山云和邹忌劝说齐王纳谏的方式有何不同,试做分析。(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 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节选 有改动)
【注释】①蒋士铨(1725——1784)清代诗人。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青容居士。
【已】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选自《陈谏议教子》)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更录唐宋人诗(空暇)              B.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寝(尝试)
B.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商人)      D.不见是马,因仆(质问)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      )(      )
A.汝贵臣贤能之用
B.然则何以解忧然则何时而乐
C.教儿低吟之为戏弗敢专也,必分人
D.贾人安能蓄亲戚畔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②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
小题4:你从蒋士铨母亲和陈谏议的教子方法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江天一传》节选)
注释:①明清鼎革之际抗清义士。 ②补诸生:考取秀才,成为县学生员。 ③暴:通“曝”,晒。  ④敝盖:破伞。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 少丧父,其母 (        )        (2) 尝人曰 (       )
(3) 县令傅岩其才 (       )        (4) 畚土筑垣以居 (       )
小题2:你从文中读出江天一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3分)
小题3:请结合陶渊明其人和你读过的他的诗文,谈谈对文中“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这句话的理解。(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小题。(14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请广于君(广:扩充)
B.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曰(谢:道谢)
C.大王加惠(加惠:给予恩惠)
D.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
小题2: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小题4:读文章第一段,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实际是包藏祸心,以强凌弱?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5: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              (填人名)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干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唐雎在这次外交事件中的说话技巧给了你哪些启示?(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