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l—4题。太宗出征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l—4题。
太宗出征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太牢:古代祭祀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定州(   )          (2)死无所 (    )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小题3:选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2分)
小题4:从太宗对待出征将士的行为中,你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君王?(3分)
答案

小题1:(2分)(1)驻扎(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2)遗憾
小题2:(3分)因此将士们没有不高兴地愿意跟从的。(或意译:因此将士们没有不心甘情愿随驾出征的。) (“是以”、“莫”译错一个扣1分)
小题3: (2分)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兵士;床前询问士兵的病情并令州县为他治疗;亲自祭奠阵亡将士;为李思摩吮血。(答对两点得1分,答对四点得2分,答对一点不得分)
小题4: (3分)宽厚仁爱,体恤将士,善于收揽人心。(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本题中两个加点字词都是古今异义,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是以”“莫”“从”,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根据人物的活动划分情节,概括情节点一一概括即可。
小题4:
试题分析:赏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在文中找到唐太宗体恤民情的句子,即可概括出其形象。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l—4题。太宗出征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卿今者才略,非吴下阿蒙
(2)不敢稍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结友别足肤皲裂不知
B.蒙始就学以衾拥覆,久而
C.大兄何见事晚乎从乡先达执经叩问
D.蒙辞军中多务无从致书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小题4:甲、乙两文同为劝学,试分析孙权的劝学和宋濂的劝学有何不同。(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活版》,完成后面小题。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小题1:填空。(4分)
(1)《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曹刿论战》“必以分人”一句中“以”是“把”的意思,文中“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中“以”的意思是:               
(2)《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一句中“之”是“到……去”的意思,《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一句中“之”是“这件事”的意思,文中“唐人尚未盛为之”中 “之”的意思是:       
(3)本文中“持就火炀之”和“瞬息可就”的“就”的意思分别是: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用讫再火令药熔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本文介绍活板突出了其“活”的特点:字是活的,如:“                      ”;字印数目是活的,如:“                              ”。在说明毕昇活板印刷的工序时,介绍了刻字、       、排版、印刷等几道工序,最后还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②耕于南阳 (     )
攘除奸凶 (      )         ④以其咎 (        )⑤深入不毛(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3:选段分别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托孤三件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往事,其目的是什么?(3分)
小题4: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 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1)老夫发少年狂   聊:  (2)挽雕弓如满月  
(3)先帝知臣谨慎     谨慎(4)夜忧叹        :   
(5)庶竭驽钝         驽钝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正确停顿(每句只标一处)。(2分)
(1)酒 酣 胸 胆 尚 开 张           (2)故 临 崩 寄 臣 以 大 事 也
小题4:【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诸葛亮的理想与追求是“            ”,表现了他                     的思想感情;苏轼的理想与追求是“                        ”,表现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梁北有黎丘部①,有奇鬼焉,喜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之。丈人归,酒醒而诮②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③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也,遂逝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
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梁: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部(pǒu):部娄,同“培塿”,小山丘。 ②诮(qiào):责备。③责:通“债”,外债。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喜人之子侄、昆弟之状(      ) ②扶而道之(      )
③我固闻之矣(      )            ④恐其父之不能也(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邑丈人有市而醉归者”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送孟浩然广陵B.黎丘之鬼效其子
C.欲遇而刺***D.心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小题3:翻译句子。(2分)
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小题4:读了上面的短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