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16分)【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16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
【乙】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赋役,未尝辄出符移ƒ,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多临轩顾问:大多会到亭台处观察提问。③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④揭:公布。⑤后期:误期。⑥累:连续。⑦擢:提升。
小题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先帝简拔以陛下:                       (2)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年少者往往罢:                         (4)每期赋役:                          
小题2:选出下面句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A.以咨之如外人
B.愿陛下亲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教准增年异二者之为
D.帝器重之曾其所不能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 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小题4:简答题。(6分)
(1)结合选段【甲】,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3分)
(2)通读选段【乙】,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案

小题1:(1)给予            (2)痛心遗憾     
(3)离开            (4)适逢,正赶上  
小题2:A
小题3:(1)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2) 寇准就拉着皇帝的衣服,让皇帝重新坐下,事情解决了才退下。
小题4:(1)(3分)①善良诚实 ②忠诚纯正 ③智慧能干
(2)(3分)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帝简拔以陛下”中“遗”是给予的意思,“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痛恨”是痛心遗憾的意思,“年少者往往罢”中“去”是离开的意思,“每期赋役”中“会”是适逢,正赶上的意思。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因此,考生在备考前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虚词“悉、之、或、益”的意义和用法,找出“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方法是:只要根据句位和搭配,再结合上下文就能找出来。A中“以咨之 ”“如外人”中“悉”是全都的意思。B中“愿陛下亲”“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中“之”分别是代词,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中“教准增年”“异二者之为”中“或”分别是有人,或许的意思。D“帝器重之”“曾其所不能”中“益”一个是更加的意思,一个是通“增”,增加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亲、远、所以、辄、引、令、乃退”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做翻译题,要注意几点规律: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2、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体连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1)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2) 寇准就拉着皇帝的衣服,让皇帝重新坐下,事情解决了才退下。
小题4: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应该在认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抓住主旨句、关键句分析归纳,特别是文中的典型事例反映出来的人物的性格,必须找出。最后把归纳出的人物形象表达出来即可。所以,本题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①善良诚实;②忠诚纯正;③智慧能干。寇准是一个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的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16分)【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而埋之;归而泣,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必死,向①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
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②者,天报之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国而国人信其仁也。
注释:①向:刚才。②阴德:暗中有德于人的行为。
小题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处)(2分)
吾 闻 有 阴 德 者 天 报 以 福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恐他人又见,***而埋之矣。
小题3:读了这则故事,你觉得孙叔敖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书谢御史
吴敏树【清】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①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②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③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敢诘            ②先生文章一时       
③汝敢我!        ④他事削其籍以归       
小题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
②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③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 
小题3:.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使 贪 刘基
客有短吴起魏武侯者,曰:“吴起贪不可用也。”武侯吴起。公子成入见曰:“君奚为疏吴起也?”武侯曰:“人言起贪,寡人是以不乐焉。”公子成曰:“君过矣,夫起之能,天下之士先焉:惟其贪也,是以来事君,不君岂能臣之哉?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务光、伯夷天下之不贪者也,汤不能臣务光,武王不能臣伯夷,今有不贪如二人者,其肯为君臣乎?今君之国,东齐,南距楚,北距韩、赵,西有虎狼之秦,君独以四战之地处其中,而彼五国顿兵坐视,不敢窥魏者何哉?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周《诗》有之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吴起是也。君若念社稷,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俗而无他求,坐威魏国之师,所失甚小,所得甚大。乃欲使之饭粝茹蔬被短褐步走以供使令,起必去之。起去,而天下之如起者,却行不入大粱,君之国空了。臣窃为君忧之。”武侯曰:“善。”复进吴起。
注:大梁:战国时期魏国都城。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武侯吴起 (     )       (2)天下之士先焉(     )
(3)不君岂能臣之哉(     )  (4)客有短吴起魏武侯者(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
小题3:请概括公子成劝说魏武侯启用吴起的理由。(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太宗论弓矢
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朕少弓矢   (           )     (2)非良材   (            )
(3)能遍知乎   (           )     (4)延见     (            )
小题2:说出下列句子的大意。(2分)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小题3:阅读这个语段,说说唐太宗因为什么而改变了施政方案?从选文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
核工记
〔清〕宋起凤
余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株。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经卷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注释]①雉(zhì):城墙垛子。②衲(nà):和尚穿的衣服,这里代指和尚。③小陀(tuó):小和尚。④浮屠:宝塔。⑤舣(yì):船靠岸。⑥半规:半圆。
小题1: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如延纳/状B.距/滩半黍
C.舣舟处/当寺阴D.杂疏/星数点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长五分(  )          (2)雉历历可数(  )
(3)松下凿双(  )       (4)睡足兴乃尔(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松外东来一衲,负经卷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
小题4: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3分)
文中介绍的桃坠雕刻的内容取唐诗《枫桥夜泊》之意。前半部分表现“姑苏城外寒山寺”;后半部分通过    表现“夜半”,通过    人的形态让人联想到“钟声”,通过    点明是“客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