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活板》,完成后面小题。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活板》,完成后面小题。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共2分)
(1)唐人尚未为之        盛:         (2)则纸帖之            为: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共4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小题3:下面是有关“活板”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①③空用原文回答,②④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共4分)
活板简介
毕昇发明的活板是我国印刷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其方法是“_①_”,火烧而成。从“每一字为一印”、“每一字有数印”,可见其_②_“活”;从用铁范置铁板上并密布字印,可见其排版“活”;从“_③_”,可见其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因此,活板的出现使印刷过程变得_④_。

答案

小题1:(1)盛:盛大,这里是大规模的意思(2)以: 用(共2分。每个词1分)
小题2:)翻译:在铁板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的东西盖上   (2)翻译: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
小题3:①用胶泥刻字②字印③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④方便、快捷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盛:盛大,这里是大规模的意思 “以”是用,课下要对“以”的用法加以总结。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以”“ 之”的意思,,2句中“素”“旋”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翻译全文,从中提取关键信息词语或用自己的话回答即可。注意要求:①③空用原文回答,②④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核心考点
试题【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活板》,完成后面小题。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活版》(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小题1:下列语句中的“为”与“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中“为”意思相同的是(  )(2分)
A.或异二者之为B.若为佣耕
C.全石以为底D.以为军咨祭酒
小题2:填空(2分)
(1)《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一句中的“数”是“屡次”的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一句中的“数”是“几个”的意思,文中“每一字皆有数印”的“数”的意思是:            
(2)《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文中“则以纸帖之”中“以”的意思是: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小题4:下面的文字概括了活板排版的几个步骤,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几个步骤补全。(3分)
第一步先设置铁板,第二步  ① ,第三步把铁范放在铁板上,第四步  ② ,第五步  ③ ,第六步按平板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乙)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特非凡)B.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
C.处处志之(志:记住)D.寻病终(寻:不久)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
B.武陵人捕鱼为业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真无马邪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本在冀州之南
小题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A.便要还家。B.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D.苛政猛于虎。
小题4: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小题5: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的词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天涯”指很远的地方;“若”和“比”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
B.“城阙”这里指京城,当时的京城是长安。
C.“君”在诗中指杜少府;“离别意”,离别的情意;“宦游”指离开家乡出外做官。
D.“岐”同“歧”,“歧路”即“岔路”,指分手的路口。
小题6: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小题7:请谈谈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别离情调和作者情感的理解。(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14分)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心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肥,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溃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
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吕氏春秋•顺民》有删节)
【注释】①靡曼:美色。②来:招徕,凝聚。③袭:袭为双重衣。④禽:同“擒”。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三年心劳力   (       )          ②亲耕而食(       )
③流之江,与民之(       )          ④必身自之(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A.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B.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太祖常劝以读书(《赵普》)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越 王 苦 会 稽 之 耻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2分)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2分)
小题4:结合选文分析越王“禽夫差,戮吴相”主要有哪两方面的原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就道,从羸卒十余人。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皆捷。
泽兵进至卫南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
【注释】①婺()ù)州:今浙江金华。②靖康:宋钦宗年号。③磁州:今河北磁县。④率:都。⑤羸(léi)卒:瘦弱的士兵。⑥开德:令河南濮阳,即演渊。⑦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⑧生兵:指生力军。⑨潜善:人名,即黄潜善。⑩薨(hōng):死亡。
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A.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B.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C.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D.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即日单就道(       )  (2)将孤兵寡(          )
小题3:说说“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的意思。(2分)
小题4:宗泽为什么会“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小题5:通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小题1:下列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会宾客大宴(举行宴会) 众宾团坐(同“座”)
B众妙毕备(名词,妙处) 妇抚儿乳(名词作动词,喂奶)
C宾客意少舒(伸展,放松) 群响毕绝(消失)
D两股战战(大腿)  几欲先走(逃跑)
小题2:下列加粗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既而儿醒(不久,紧接着) 当是时(这时候)
B稍稍正坐(渐渐)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中夹杂)
C妇拍而呜之(并列连词) 力拉崩倒(用力拉拽)
D于厅事之东北角(结构助词,的) 撤屏视之(代词,指屏障里面)
小题3:对课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运用反衬,以声衬静,加重了一家四口由醒复睡后的静谧气氛,为下文即将表现的大火蓄势,也加大了故事情节的曲折与波澜。
B.结尾又用“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构上与第一段照应,并以道具之简单,反衬出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C.“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是写听众的反应,他们如临火灾现场一样,虽然很害怕,但仍然能把持自己,所以急于要逃离现场。
D.全文围绕“善”字展开,抓住表演者和观众两个方面,通过正面描写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并通过写听众的反应来烘托。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