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阅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3分)菊 花唐 元稹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注释:陶家:陶渊明的家。 渐斜:逐渐西斜。 ...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3分)
菊 花
唐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陶家:陶渊明的家。 渐斜:逐渐西斜。 开尽:开完。 无花:没有其他花开放。】
小题1:.第一句中的“绕”字写出菊花怎样的景象?第二句中的“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什么样的情态?(2分)
小题2:.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1分)
答案

小题1:满院盛开    入迷、流连忘返(2分)
小题1:原因: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用“此花开尽更无花”回答亦可)(1分)
解析
小题1: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满院盛开,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写出诗人赏菊时的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
小题2: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3分)菊 花唐 元稹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注释:陶家:陶渊明的家。 渐斜:逐渐西斜。 】;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默写 (每空1分,共8分)
(1)笛中闻折柳,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                  ,单于夜遁逃 。( 卢纶《塞下曲》)
(3)                    ,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凉州词》)
(4)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5)                     ,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6)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 《相见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词名句默写(8分)
(1) 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4) 杜甫的《望岳》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写“莲”的诗句,请你写一连续两句与“莲”有关的诗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宿新市徐公店(4分)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题1:.从诗中的“          ”“            ”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暮春时节。(2分)
小题2:.“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8分)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孙彦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注释:①熙宁:宋神宗赵顼(xū)年号,公元1068—1077年。 ②契丹:宋时北部少数民族政权。 ③黑水:今辽宁昭乌达盟林西县和克什克腾旗境内。卓帐:竖立帐篷。卓,直立。 ④绡縠(xiāo  hú);绡,薄纱。縠,绉纱。都是丝织品。 ⑤孙彦先:与沈括同时的科学家。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4分)
(1)隔虹对立,相数丈( ▲   )      (2)时新雨霁( ▲   )
(3)山而去( ▲  )                (4)都无所( ▲  )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
小题3:.本文选自北宋时期科学家  ▲  的《梦溪笔谈》,说明了虹的变化和虹的形成原理,作者认为虹形成的原理是_______  ▲          _。(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秋风引(4分)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解】“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小题1:、一、二两句写出了秋风哪些特征?(2分)
小题2:、后人为什么说“孤客最先闻”中“最”字用得好?请联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作简要分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