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后面问题。(7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后面问题。(7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破山寺后禅院                 的环境,表现出作者       心境(2分)
小题2:古人评诗常用 “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3分)
小题3:这首诗最后一联似乎是矛盾的,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思想感情这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案

小题1:幽静(1分),纯净(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诗眼”是 “空”。 (1分)“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1分)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1分)
小题3:不矛盾,诗人使用的是以声写静方法(反衬),(1分) 即用袅袅的钟磬之音来衬托禅院的寂静。言之成理即可(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里描写破山寺后禅院的幽静,表现出作者纯净的心境。
小题2:
试题分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空” 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小题3: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这里作者通过“以动写静”手法,衬托禅院的寂静。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后面问题。(7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按课文原句默写。(共7分,每小题1分)
A.其恕乎!。(《论语》)
B.,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C.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D.,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E.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F.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G.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小题1:下列关于本诗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七言绝句写的是池上雨后的美景,笔随景迁,清新怡人。
B.第二句运用比喻修辞,明镜一般的水面,池边檐楹的倒影清晰可见,表现出雨后池塘波平如镜的静美。
C.第三句的“忽”字,展示出景物瞬息间由静而动的变化,颇具情味。
D.第四句以静衬动用“万点声”展现了雨后风起后湖面的纷杂与喧闹。
小题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的画面。(40字左右)(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诗文默写(7分)
(1)关关雎鸠,                      。    (《诗经·关雎》)
(2)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论语·学而》)
(3)夕日欲颓,                      。实是欲界之仙都。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酒酣胸胆尚开张。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舍泪水?                     ……    (艾青《我爱这土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5分)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小题1: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2分)
小题2:本诗的作者是               ,“悠然”一词表达了诗人                的心境。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默写。(6分)
            ,悠然见南山。
⑵ 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国恒亡。
⑷ 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