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透镜及其应用 >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
题目
题型:吉林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_____cm。
(2)在此实验中,如果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___清晰的实像,_____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4)在做(3)实验时小明同学做实验时不小心将中指挡住镜头的一小部分。则光屏上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0(2)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没有在同一高度(烛焰在焦点上或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3)放大 幻灯机(4)成一个完整的像,像变暗。
核心考点
试题【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主要考察你对透镜及其应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大小约为          cm;若将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2cm处,如图2,则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           的虚像。
                                                                             图1                                                   图2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大自然中能观察到很多物理现象,给我们生活增添不少情趣。你仔细看过物理第一册课本封面(如图)那张摄于大自然的照片吗?请说出你看到的物理现象并简要解释。
(1)物理现象:                                                    ; 
(2)解释:                                                           。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做研究“观察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时,必须调整烛焰、凸透镜及光屏的           ,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目的是                             。媛媛同学发现:实验桌面上画一条直线最长只有90cm,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下表所示,媛媛面临的问题是:为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你认为,应该选用的透镜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如果选用另一透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序号直径焦距
5cm30cm
4cm10cm
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___ __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调节的方法是:透镜不动,蜡烛        透镜移动,光屏       透镜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
(2)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3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

                                                              图1                                                                          图2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