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西安事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不能打……我方当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的外交干涉。”
材料三: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1)材料一这份电文是谁下达的?材料二是谁下达的命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这份电令说明对日什么态度?这份电令的后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评价材料二所说的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材料三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蒋介石。张学良。
(2)说明蒋介石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后果是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东北三省沦亡了。
(3)张学良盲从蒋介石的命令,致使东北三省被日军占领,是错误的。
(4)原因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蒋介石继续坚持内战,对日不抵抗;全国人民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5)西安事变。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主要考察你对西安事变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西安事变对时局发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

A、国共两党关系恶化
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十年内战结束
题型:0112 竞赛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内容应该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
题型:011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江泽民称张学良将军为“伟大的爱国者”,以赞扬他在西安事变中的巨大功绩。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有利于

[     ]

A.国民党
B.共产党
C.中华民族
D.日本
题型:0115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为使课堂内容生动丰富,老师要求每学完一个单元后,都有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互相推荐影视作品。学习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后,他们推荐的下列四部作品有错误的是[     ]
A.《重庆谈判》
B.《大决战》
C.《挺进中原》
D.《西安事变》
题型:0115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时光流转,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中国烽火大地,如果你是驻西安某报社的记者,你在1936年12月12日会将哪一事件的报道放在报纸的头版头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事件发生后中共主张采取什么方式来解决?中共采取这种方式的出发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重大事件“预示着团结抗战新局面到来”,具有重大的意义。写出得出上述结论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5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