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贞观之治 > (15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材料二 蒙古等族人...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
材料二 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话是谁说的?他的这种做法对民族政策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5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此时期形成了什么新的民族?(8分)
(3)两千多年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2分)
答案
(1)唐太宗(3分);使民族关系和睦(或:友好、融洽)(2分)
(2)民族大融合(2分);元(3分);回族。(3分)
(3)体现民主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等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唐太宗说了材料中的话,大意是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把中原地区的汉族当做高贵的民族,而轻视周边的少数民族,我却不这样,我认为所有民族都是一样的。唐太宗的做法会减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偏见,使民族关系和睦(或:友好、融洽)。(2)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互相迁移,所以是体现的民族大融合。这种现象出现于元朝。这一时期由于外国人也来到中国,并有相当多的外国人在中国定居,与中国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之间进行经济文化往来和通婚、杂居,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3)两千多年前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和平等对待,体现民主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等等。这些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依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材料二 蒙古等族人】;主要考察你对贞观之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下列能“以人为镜”、采纳魏征忠言的帝王是
A.汉武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温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古代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据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B.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C.力倡节俭、禁造台榭 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判断,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在位期间,重视农业,社会进一步发展,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太宗在位期间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 ②委派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③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  ④派遣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