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商鞅的什么主张?(2分)商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1分)
(2)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2分)
(3)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2分)
(4)这次变法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2分)
(5)通过学习商鞅变法,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2分)
答案
(1)主张按现实需要改变传统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秦孝公。
(2)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地主阶级
(3)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4)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5)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阅读材料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商鞅变法。商鞅认为世道不同、法律也不一样,并以商汤和武王为例,极力主张改变治理国家的政策。最后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实行变法改革。
变法目的可以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来考虑。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和使用。使大量土地被开垦出来,奴隶主将新开垦的土地租种给奴隶,这样就出现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纷纷变法改革。商鞅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实施变法运动。
农业方面的措施,可以从土地、种植、生产等方面去思考。
秦国之所以能灭六国、之为它比六国要强大,而秦国的强大和商鞅变法有直接的关系。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本小题属于主观性较强的题目,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符合民心民意,可以从这方面去思考,当然也以从商鞅本人具有开创精神等角度去考虑。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该知识点是个重点内容、也是常考点,该知识点可以和管仲改革、孝文帝改革一起出题,考察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常设置的问题有:这三次改革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主要考察你对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
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每条线1分,共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水利的兴修B.选种和施肥技术的推广
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D.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们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开始于( )。
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我们的先民就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请回答问题:
小题1:请问这项工程是(  )。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六辅渠
小题2:主持修建这项水利工程的是(  )。
A.管仲B.李冰父子C.李悝D.鲁班
小题3:这时的岷江流域主要属于战国时期的(  )。
A.齐国B.楚国C.秦国D.燕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