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4分)(2)结合所学知...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提及的“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的更替示意图。“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4分)
(3)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2分)
答案
(1)措施: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2分)
分析:改革使秦国成为最富强的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2分)
(2)示意图:(2分)

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2分)
(3)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1分)
相同作用: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基础。(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可以得出商鞅变法的两项措施为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结合商鞅变法的意义可以得出:改革使秦国成为最富强的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依据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即可以得出,第二问需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加以回答,即促进了民族融合
(3)依据所学知识隋统一的条件为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材料一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两次改革共同的地方即为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基础
核心考点
试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4分)(2)结合所学知】;主要考察你对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效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① 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② 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③ 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④ 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B.②③
C.②③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宗室贵戚多怨望”的关键原因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秦孝公去世,失去政治支持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材料中“秦国新法”反映的是
A.分封制B.商鞅变法
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重大工程的合理规划与建设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1)秦国李冰父子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       ,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2)秦始皇为安定北方,维护国家统一而建,象征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      
(3)隋朝开凿的       ,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和沿岸城镇工商业的发展。
(4)       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东方艺术的结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商鞅在农业上实行奖励耕织的政策。他在新法中规定,凡是尽心务农的人,收的粮食和织的布帛多,可以免除徭役赋税;凡是从事工商业或做事懒惰的人,就抓走其全家,充入到官府作为奴婢。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注:水利工程)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铁犁牛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摘自《后汉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时指导经济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商鞅变法后确立了什么样的土地制度?(2分)
(2)根据材料二提到的水利工程,指出秦国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什么?(2分)材料中还提到了铁犁牛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请指出唐代农民在农耕工具上有什么创造性的发明(2分)?
(3)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什么?(2分)这种经济形态在什么事件后开始瓦解?(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