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 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示意图.(1)实验中,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______.(2)这个实验除了可...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中,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______.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1
5
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______.
(3)如何证明生成的白色固体溶于水后的溶液呈酸性?______.魔方格
答案
(1)由于实验的原理是通过可燃物红磷来消耗装置内的氧气,通过最终液体的进入来测定氧气含量,所以要保证氧气的最大限度的消耗,这就需要加入相对过量的红磷.注意在回答时语言要精确,表述要到位.是使装置内的氧气完全消耗,而不要答成是药品被完全消耗,因为红磷本身也是药品.
  (2)氮气的性质的归纳,要从本实验的实际来进行,不要脱离题目去回答和分析.实验中当装置内进入水以后,氮气依然能够存在这就说明氮气是不溶于水的也不和水反应.另外在红磷和氧气反应的过程中,氮气没有被消耗,所以氮气不和氧气、红磷反应,可以概括为性质稳定,当然也可以分开叙述,就是不和氧气反应,不支持燃烧等.
  (3)对P2O5的水溶液的酸性的测定,因为是关注酸碱性,所以可以直接想到的办法就是用酸碱指示剂,所以可以取样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当然也可以用pH试纸来测定pH的方式来完成,当pH<7时,溶液自然就是酸性的.所以方法并不唯一.
故答案:
(1)红磷过量才能将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完全,测出的氧气体积才更接近空气中氧气的实际体积.
(2)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其他合理即可).
(3)将得到的溶液加入一支试管中,再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用pH试纸也可以)
核心考点
试题【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示意图.(1)实验中,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______.(2)这个实验除了可】;主要考察你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一端封闭的粗玻璃管内放足量白磷,用胶塞塞住,并推入到玻璃管中部,记下位置. 置于90℃的开水上方加热白磷,白磷燃烧,现象是______,胶塞向______移动,待装置冷却,胶塞逐渐向______移动,最后停留在刻度为______处,根据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中的水的高度不足广口瓶容积的
1
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实验时,将木炭代替红磷
B.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瓶中氧气未反应完
C.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已有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D.实验时,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燃烧结束后,待恢复到原温度时,发现钟罩内的水面上升到不足容积的1/5处,则引起该结果的原因是(  )
A.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B.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氧气
C.燃烧的红磷量不足
D.红磷未能完全燃烧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两个实验:
实验1:在集气瓶内事先装少量水,余下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A).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夹.
实验2: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B).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
魔方格
磷,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室温下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
(1)在实验2中,在水中而不在空气中取下橡皮塞的原因是______;
(2)从测定结果分析,上述实验中效果较好的是哪一个?写出另一个实验的两点不足.______.
(3)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A 中红磷燃烧完毕,打开止水夹,看到的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用硫或木炭代替
C.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魔方格
题型:萝岗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