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以用一种盐类物质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标号),反应...
题目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
(2)实验室可以用一种盐类物质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写出验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 。
(3)实验室用石灰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选用发生装置B中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液面下的理由是_________。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剩余。小文和小明对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辩论:
①小文说:因为瓶内有固体剩余,所以溶液中只有氯化钙而无盐酸。小明不完全同意小文的说法,请你说出小明的理由__________。
②按小明的猜想,写出溶液中溶质成分的两种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试管    
(2)A ;2KClO32KCl + 3O2 ↑ ;将军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说明氧气收集满。
(3)CaCO3 +2HCl===CaCl2 + H2O + CO2↑;  防止气体外逸;
①  剩余固体可能完全是杂质  ,而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所以溶液中盐酸可能已过量     
② CaCl2、HCl   ;CaCl2
核心考点
试题【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以用一种盐类物质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标号),反应】;主要考察你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_ 。
(3)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字母) 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a→b→c→d     B.b→a→c→d     C.c→d→a→b    D.d→c→b→a
题型:江苏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1)试管是初中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仪器,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各不相同,如图所示:  
请仿照示例,从图中另选一种试管口朝向,并具体说明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示例:图②的试管口向下,应用于收集氢气等密度比空气小室温气体。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下列仪器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写出下列仪器名称:G___________  ,H___________ 。应用仪器F 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 。  
②实验室需要用仪器J 来制取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  
③实验室要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装配气体发生装置时,应选择的仪器是_____    ___ 。 
④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江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能产生CO2的是[     ]
A.碳还原氧化铜
B.碳酸钙加热分解
C.碳酸钠和石灰水反应
D.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
题型:江西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物的状态为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反应条件_____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所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简称为固液常温型;又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溶于水,且二氧化碳还能与水发生反应,所以选择的收集方法只能是___________ 。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的反应物是 [     ]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大理石和稀硫酸                         
D.大理石和浓盐酸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