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图,请根据此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图中装置,你能够制备的常见气体有哪几种?(2)请写出你所能制取气体的相应化学方程式.(3...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图,请根据此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图中装置,你能够制备的常见气体有哪几种?
(2)请写出你所能制取气体的相应化学方程式.
(3)说出能用此装置制取上述气体的简单理由.魔方格
答案
(1)观察图形可知,此装置可用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二氧化碳的制取就可用固体石灰石和液体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得;氢气可用固体锌粒与液体稀硫酸反应制取,氧气可用液体过氧化氢和固体催化剂二氧化锰制取.故答案为:CO2、H2、O2
(2)制取氢气要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制取二氧化碳要用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制取氧气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
(3)从装置图看出,此装置可用来制取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上述三种气体的反应原理都符合这个条件.
故答案为:固体与液体反应(或作用);不需加热.
核心考点
试题【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图,请根据此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图中装置,你能够制备的常见气体有哪几种?(2)请写出你所能制取气体的相应化学方程式.(3】;主要考察你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气体中,一般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是(  )
A.H2B.COC.O2D.CO2
题型:宁德难度:| 查看答案
某气体A的密度比空气小,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则收集气体的方法可以用(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
D.难以确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魔方格

(1)写出①~⑤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⑤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晶体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_(填代号),但是要在______放一团蓬松的棉花,作用是防止______.写出文字表达式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该气体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
(3)实验结束时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写一条):______;
若已知某气体可选用A作为发生装置,则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物及反应条件应满足:______.如何证明氧气已收集满______;可以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可以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4)甲烷(CH4)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两种固体物质的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据此判断: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后集气瓶应______放(填正或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魔方格

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
(1)实验室制取O2时,应将发生装置______和收集装置______连接起来,最好采用______法收集.
(2)实验室制取CO2时,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与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3)为了验证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将气体通入______中,现象是______.
(4)要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还应用到装置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通常状况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例如:它与CO2反应时,只生成了Na2CO3和O2,它与稀盐酸反应时,只生成了NaCl、H2O和O2.上课时,老师做了如下实验:
a.取少量的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投入到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产生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烧杯中溶液变红.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你做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2)实验a中产生的气体,可用______法收集.
(3)同学们对实验a中产生的气体的组成看法不一,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设:
①该气体是CO;②该气体是H2
请你推测该气体还可能是______(写化学式).
(4)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在(3)中的推测(写出简要操作步骤,反应现象和结论).
题型:成都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操作步骤
反应现象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