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溶解度 > (4分)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2)t2℃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降温到t1℃,所得A...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4分)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t2℃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降温到t1℃,所得A物质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__(填“>”或“=”或“<”)B物质溶液的质量。
(3)欲将t2℃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或______。
答案
(1)t1℃时A、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2)<
(3)加水 降温
解析
分析: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加水或降温(升温)
解答:解:(1)图中P点是两曲线的交点,表示t1℃时A、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A溶液析出晶体,B由饱和变成不饱和溶液,所得A物质溶液的质量小于B物质溶液的质量;
(3)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将t2℃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
故答案为:
(1)t1℃时A、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2)<
(3)加水 降温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考点
试题【(4分)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2)t2℃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降温到t1℃,所得A】;主要考察你对溶解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6分)巳知氯化钾、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时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两物质溶解度相同的点是___________;B点时两者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点温度时,始终有晶体析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9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最低到______℃时,其质量分数一直保持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下图为a、b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10℃时,a的溶解度_________b的溶解度(填“>”、“<”或“=”) 。
(2)3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交点,由此可获取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将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可以采用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等方法。上述两种物质中,较适合用降温结晶的是_______(填“a”或“b”)。
(4)要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b物质的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b物质的溶液,需要加入水_______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甲、乙物质从溶液中析出时不舍结晶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的一条)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较大的是                 
(3) t1℃时,将2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能否全部溶解?          (填“能”、“不能”或“无法判断”)。
(4)将一定量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该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填序号)。
A.溶质质量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张掖)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所示两个烧杯中各盛有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 )40℃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 2 ) 80℃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质_________g,
( 3 )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 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B 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甲”或“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将NaCl、KNO3各3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的是     
(2)将KNO3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加水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