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中和反应 > 为了将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分离,并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根据流程图回答: (1)沉淀B化学式是           ...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为了将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分离,并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根据流程图回答:
(1)沉淀B化学式是                ,试剂甲是           ,滤液C中溶质成分有             
(2)步骤Ⅱ加入Na2CO3溶液后,分离出沉淀B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3)根据以上方案得到NaCl固体测定含有杂质,同学们通过分析后对上述方案作出改进:
在步骤Ⅴ滤液C蒸发结晶之前,先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既能除去所含杂质,又能有效防止新杂质的引入,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测定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同学们分别提出了如下两个数据测定方案。
方案1:称量混合物A的总质量和干燥的沉淀B或CaCl2固体的质量,并进行计算;
方案2:称量混合物A的总质量和实验改进后所得纯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并进行计算。
请你判断:上述所选称量数据不合理的是     (填:“方案1”或“方案2”)。理由是              
答案
(1)CaCO3   稀盐酸(HCl)    NaCl、Na2 CO3
(2)过滤
(3)Na2CO3+2HCl→2NaCl+H2O+CO2
(4)方案2    方案2实验改进后所得纯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框图式兼叙述型的推断题,解题时应根据实验的过程,结合实验过程的现象加以分析,在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发生了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故沉淀B就是碳酸钙,不难分析出试剂甲应是稀盐酸,溶液D即CaCl2溶液,而滤液C除了有NaCl外,还有过量的Na2CO3
(1)沉淀B化学式是:CaCO3,试剂甲是稀盐酸(HCl),滤液C中溶质成分有:NaCl、Na2CO3
(2)分离出沉淀B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过滤
(3)因为滤液C中含有NaCl、Na2CO3,故为了得到纯净的NaCl晶体,应加入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4)所选称量数据不合理的是方案2,因为实验改进后所得纯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核心考点
试题【为了将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分离,并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根据流程图回答: (1)沉淀B化学式是           】;主要考察你对中和反应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一些生活中的物质,酸性最强的是
A.柠檬汁pH=2B.食盐水pH=7C.牙膏pH=8D.肥皂水pH=1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两两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FeCl3 NaOH HCl H2SO4B.BaCl2 Na2SO4 Na2CO3 HCl
C.AgNO3 HCl NaCl HNO3D.HCl KNO3 Na2CO3 Na2SO4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现象和对应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含碳酸盐
B.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蓝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该化学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一定温度下往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溶质、溶剂的质量一定改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氮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图所示装置,观察到:Ⅰ:A装置内未见浑浊出现;Ⅱ:D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Ⅲ:E装置无明显现象;最终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气体(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Ⅰ可知原混合气体中肯定不含            
(2)由Ⅱ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                 
(4)为了确定该混合气体的最终组成,还需补充的实验或改进的操作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物质名称正确的是
A.HNO3:硝酸氢
B.NO2 :二氧化氮
C.Fe(OH)2:氢氧化铁
D.CuSO4:胆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