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 2009年1月,长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了泡沫塑料天花板,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重大人员伤亡.(1...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9年1月,长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了泡沫塑料天花板,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填标号)
A、提供氧气;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可燃物
(2)造成该惨剧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火灾初期没有采取正确灭火措施,请举出一种灭火的方______,原理是:______.
(3)请写出一种在火场中逃生自救的方法:______.
答案

(1)燃着的烟花放出大量的热,使泡沫塑料天花板温度达到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所以引起火灾;
(2)灭火方法有: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利用高压水枪灭火时,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尘被吸入体内,由于燃烧放热温度升高使烟尘聚集在上方,所以弯着腰逃生.
故答案为:(1)B
(2)高压水枪灭火;降低可燃物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着腰逃生.
核心考点
试题【2009年1月,长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了泡沫塑料天花板,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重大人员伤亡.(1】;主要考察你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
题型:宜昌难度:| 查看答案
王亮家使用液化石油气在阳台上做饭,在冬季经常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做饭时气灶的火焰忽大忽小,甚至呈断续状态.王亮还注意到这种现象早餐用火时明显,中午则不明显.过了一段时间,火焰越来越小,最后早晨做饭竟点不着火了.王亮晃了晃气瓶,发现里面剩下的液体还很多,拔开与气灶相连的导管,看到有液体滴出.为什么瓶内明明还有液体却点不着火呢?导管内的液体又是怎么来的呢?
(1)请你考虑产生这一问题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将你的分析写在下面:______
王亮首先走访了液化气供应站,对最近液化气的质量进行了调查.结论是:液化气的质量没有问题.
于是王亮想通过查阅资料找出问题的根源.
(2)在图书馆里,王亮应查阅哪些方面的书才可能尽快地解决问题?______
除查阅图书外,王亮还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有关资料?______
通过查阅,王亮筛选、整理、记录到了下面的资料:
①液化石油气由井中伴随石油溢出的气体或由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量烃类气体经压缩而成,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也可用作燃料.(摘自《化工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
②几种成分的沸点数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韶关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物质丙烷丁烷丙烯丁烯
沸点/℃-47.4-0.5-47.4-6.3
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
D.燃烧时一定有气体放出
油罐着火爆炸后经及时扑救,大火于数小时后基本扑灭,但消防队员用消防水龙头对油罐继续喷水.依据学过的化学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对油罐继续喷水的作用是______.
(2)假设汽油中某一成分用X表示,燃烧时只发生如下反应:X+11O2═7CO2+8H2O推断X的化学式:______.
烧柴火或一堆废纸,通常要架空一点才能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
A.柴火和纸不是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散热快
D.使可燃物与空气充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