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孔子为什么批评管仲求答案...
题目
孔子为什么批评管仲求答案

提问时间:2021-10-14

答案
原文: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diàn),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说学:管仲,姓管,名夷吾,字仲.谥为“敬”,所以又名为管仲夷吾、管敬仲等.管仲为春秋第一霸齐桓公的国相,曾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为后人称道,孔子之时,必有言管仲为大器者,故孔子有此说. 器,本指器具.因为在古时候,器具尤其是作为祭祀所用的器具是比较珍贵的,所以古人常常用器来比喻有能的人.《论语·公冶长》中云:“子贡问:‘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此文所说的器与本文在意思上应该是一样的. 孔子言“管仲之器,小哉!”,有人认为:管仲为贤人,而齐桓公为贤君,管仲辅佐桓公虽称霸诸侯,但是不能行用王者之道,不能称王于天下,所以认为孔子以管仲之器为小.这也是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所说的“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的缘故.本人认为此说欠妥.据《论语·宪问》云:“子路曰:‘桓公***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云:“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从孔子的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齐桓公和管仲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对于他们的功绩也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孔子之所以说管仲为小器之人,从下文看,在于管仲辅佐齐桓公不能善始善终.虽然有功但恃功而骄,穷奢极欲,不守臣礼,所以孔子才称管仲为小器之人. 俭,节俭.三归,指管仲退朝回家有三处可归,也就是说家有三处.或云,妇人出嫁称归,古时一般国君才有三归,即一娶九女.管仲有三归,用国君之礼.此说也通.摄,兼职.古时,唯国君政事较多,臣各有职,不能兼职.如大夫之臣,家事少,家臣兼职.有人见孔子小管仲,于是问管仲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归,而家臣不兼职,又怎么能说管仲为俭呢? 然则,那么.树,立.塞门,即影壁墙,所以用来分别内外的.塞门,为周代诸侯之制.坫,指放置酒杯的土台,在两楹之间.反坫,指诸侯相互敬酒后,把空的酒杯放在坫上,此为周代诸侯宴宾之礼.而,表示假设的连词,如果.管仲既然不知俭,那么是否知礼呢?孔子以管仲立塞门、设反坫,明管仲僭用诸侯的礼节.如果管仲知礼,那么谁不知礼? 此处对管仲辅佐齐桓公期间,穷奢极欲的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事实上,管仲死后,齐桓公宠信小人,最后不得善终,齐国诸子争位,国家大乱.应该说管仲作为国相也是有过错的.(《每日一篇(36)》《论语·八佾(22)》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