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逻辑学是什么学科,干什么的....
题目
逻辑学是什么学科,干什么的.

提问时间:2021-04-10

答案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正确思维的规律和常用思维方法的学科.
一、逻辑学的学科性质
1.逻辑学的工具性
逻辑学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作为一门工具性的科学得到广泛的应用.逻辑学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把他创立的演绎逻辑看作是“论辩的工具”,他的主要逻辑学著作被其弟子汇编成书时命名为《工具论》;逻辑史上另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弗兰西斯•培根说他创立的归纳逻辑是“发现和发明的工具”,因而将自己的主要逻辑著作命名为《新工具》.
逻辑学的工具性是由它所研究的对象决定的.逻辑学研究的各种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是科学思维和日常思维都要运用的,而正确思维的规律则是科学思维和日常思维都要遵守的.任何科学思维和日常思维,都要应用逻辑,在这一点上,逻辑学与语文、数学等基本工具性学科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
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思维形式、思维方法、思维规律等,不但可以为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所利用,而且对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人,都同样适用.
2.逻辑学的人文性
人文科学就是以人类精神世界及其物化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主要包括传统的文、史、哲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文化学、文艺学等等.研究和学习人文科学的目的是提升人们自身的品质修养,培养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以达到社会关系的内在和谐,并进而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如果说伦理学教会人们如何区分善恶并鼓励人们求善,美学教会人们如何区分美丑并鼓励人们求美,那么逻辑学就是要教会人们如何识别真假并鼓励人们求真.在逻辑学知识体系中,始终贯穿着真假之辨,贯穿着求真的科学信念.逻辑学在培养人们独立思考的习惯、追求真理的精神、揭露谬误的勇气(这些是完美人格不可缺少的要素)等方面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
二、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1.掌握逻辑工具,提高综合能力
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掌握逻辑工具可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表现在:
第一,学习逻辑学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
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得到的.没有系统地学过逻辑学的人之所以也能进行正常的逻辑思维,是因为从幼年开始所接受的各种教育(尤其是语文和数学这两门主课)中,包含有大量的思维训练的内容.但是,没有逻辑理论指导的思维只是自发的思维,而不是自觉的思维,它在思维的正确性和敏捷性方面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逻辑思维过程包括形成概念的过程,运用概念构成判断的过程,运用各种推理形式从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过程,综合运用各种推理形式和逻辑规律提出和验证假说、进行逻辑论证的过程,等等.通过逻辑学的学习,掌握了概念、判断、推理、假说、论证以及逻辑规律的基本知识,就可以运用它们指导思维,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自觉遵守逻辑规律,从而极大地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逻辑错误.掌握逻辑学知识可以使自发思维上升为自觉思维,在正确性和敏捷性两方面改善思维品质,从根本上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
人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五大要素,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人的综合能力的基础.思维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也就相应地得到提高.现在教育界和全社会都在讨论如何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及到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但创新能力的关键还是创新思维,学习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对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二,学习逻辑学有助于提高正确表达思想的能力.
正确思维要应用逻辑,正确表达思想也要应用逻辑.人们常常说某人文章或演说“思路清晰”或“思路混乱”,“逻辑性强”或“缺乏逻辑性”,就说明表达思想也要合乎逻辑.
逻辑性是衡量议论、说明性文体或演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文章或演讲具有说服力的必要条件.概念要明确,判断要恰当,推理要有逻辑性,论证要有说服力,这是对议论性、说明性文章或演讲的一些基本要求,而要达到这些要求,不掌握基本的逻辑知识是不行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跟他的研究生谈如何写论文的时候说道:“撰写论文,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运用逻辑思维.如果没有科学头脑,就写不出科学论文,所谓科学头脑,也就是逻辑的头脑……第二点,写起论文来,要层次分明……这一点跟逻辑很有关系.”
第三,学习逻辑学有助于提高识别错误、揭露诡辩的能力.错误的、虚假的言论,不仅经不住实践的检验,而且在逻辑上也往往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逻辑知识,就能从逻辑分析入手发现一些错误.科学史上,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那个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之前,就从逻辑上发现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这一论断的错误:“如果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那么将大球和小球捆在一起让它下落,其速度就会比大球下落的速度快(因为两球的重量大于大球的重量);如果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那么将大球和小球捆在一起让它下落,其速度就会比大球下落的速度慢(因为速度慢的小球会影响大球下落的速度);既比大球速度快,又比大球速度慢,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成正比这一‘定律’是错误的.”伽利略的这个推论运用的就是逻辑学关于假言推理和矛盾律的有关知识.
逻辑还是揭露诡辩的有力武器.诡辩就是故意用违反逻辑的方法为谬误辩护,因此,掌握了逻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从逻辑上揭露诡辩.例如,有一篇文章以“一支探险队在征服梅里雪山过程中遭遇一场雪崩,结果探险队队员全体遇难”的事实来证明山神的存在和“梅里雪山是神山不能践踏”.这种以偶然事故证明神灵存在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诡辩术,有一点逻辑修养的人很容易识破其荒谬性:根据逻辑学原理,仅靠个别的事例无法证明严肃的观点.探险本来就是存在巨大风险的运动,发生一次事故怎么能证明那山是“神山”?登山没有死人的事多着呢,珠峰在藏民的心目中就是一座神山,一批批的登山人员登上珠峰,但绝大多数登山者并没有遇难.如果一批登山人遇难就能证明山有灵魂,那么更多的登山者没有遇难不是更能说明大山是没有灵魂吗?
2.树立逻辑观念,培养科学精神
逻辑学又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在掌握逻辑工具、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人们的逻辑观念也能逐步增强.由于任何科学都要应用逻辑,因此,逻辑观念乃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谓逻辑观念,是指自觉应用逻辑工具探索真理、维护真理、传播真理的观念.逻辑观念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独立思考、敢于怀疑的观念.
科学要求人们独立思考,而迷信则希望人们盲从.这是因为科学是不怕怀疑、不怕批评的,而迷信则经不住怀疑和推敲.科学总是在对旧观念的大胆怀疑、不断否定过程中发展的.如果伽利略不对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定律”大胆怀疑,就不会有比萨斜塔上的实验,人们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就会停留在错误水平上.十年文化浩劫中,许多人在盲从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某些错误理论干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糊涂事;今天,非法***组织之所以能迷惑许多人,跟这些人缺少逻辑训练、没有树立独立思考、敢于怀疑观念是分不开的.逻辑学认为,任何思想要被确定为真,都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应用这个原理,我们对任何理论和观点,不管它是某某大师提出的,还是某某权威人士提出的,都应该问一下:这种观点有充足理由吗?能经得住实践检验吗?
第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观念.
科学要发展,社会要前进,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远存在有待探索的领域,而要认识它们的规律以便适应它、改造它,就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创新精神不仅仅是能力问题,也是一个观念问题,而创新能力和创新观念的核心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必然要运用各种逻辑推理,运用假说、论证等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在学习逻辑学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逐步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
第三,思维和语言表达要有严密性的观念.
思维过程和表达思想的语言要有严密性,这是逻辑学的基本要求.严密性主要体现在思想的同一性、不矛盾性、明确性以及推理过程要合乎逻辑规则和要求等方面.在当今的传媒和其他出版物上,甚至某些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中,缺乏逻辑严密性的现象并不罕见.例如,一家大报在评述报刊编辑队伍状况时说:“报刊编辑力量的现状……主要问题之一,是真正合格的编辑数量少且素质差.”“真正合格”的编辑怎么会“素质差”?典型的自相矛盾.出现类似的逻辑错误与有关人员逻辑观念淡薄有关.通过系统的逻辑知识的学习,就能培养起思维及其语言表达要有严密性的逻辑观念.
第四,提出任何主张都要有论证性的观念.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对一些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伴随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人们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如果一个思想是作为正式主张提出来的,是希望他人接受的,那就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这就是思想的论证性.为什么思想要有论证性?什么样的思想才算具备论证性?为什么仅仅列举实例不能使普遍性判断得到证明?怎样才能使思想具有论证性?这些问题都只有通过逻辑知识的系统学习才能解决.
——摘自《逻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作者杨树森)第10-15页.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