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识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含义...
题目
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识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含义

提问时间:2021-03-31

答案
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姿写尽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梅花不同于牡丹、芍药的独特形成;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极真实地表现诗人在朦胧月色下对梅花清幽香气的感受,更何况是在黄昏月下的清澈水边漫步,那静谧的意境,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使之陶醉.这两句咏梅诗,在艺术上可说臻于极至,故一直为后人所称颂.陈与义说:“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和张矩臣水墨梅》)他认为林逋的咏梅诗已压倒了唐齐己《早梅》诗中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辛弃疾在《念奴娇》中奉劝骚人墨客不要草草赋梅:“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可见林逋的咏梅诗对后世文人影响之大.
林逋这两句诗也并非是臆想出来的,他除了有生活实感外,还借鉴了前人的诗句.五代南唐江为有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既写竹,又写桂.不但未写出竹影的特点,且未道出桂花的清香.因无题,又没有完整的诗篇,未能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主题、意境,感触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这“点睛”之笔,使梅花形神活现,可见林逋点化诗句的才华.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