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2010年安徽作文为何不可立意奉献,上善若水...
题目
2010年安徽作文为何不可立意奉献,上善若水
刚刚看了10年的安徽作文,是以阮元的一首诗立意,我首先的理解是从水的角度出发,水流入城四方,化作万条溪流,深水能滋养菱,浅处能滋养稻.可我看别人评析以上善若水、奉献皆为立意跑偏.正确立意是因地制宜,虽然我认为这个也有体现,但我认为上一个立意也未尝不可啊,因为足足花了一半笔墨写水呀,为什么一定得从庄稼立意呢?你不是阮元,你怎么知道他没有这个意思呢?何况即使他没有这个意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假若只能写因地制宜,那大学教授就直接出后两句不就可以了吗?有人说奉献不是主流立意,得高分的还都是少数人呢,都得随主流啊?有人说奉献立意以偏概全,那因地制宜在前两句根本无法体现,这不是以偏概全么?
救命啊,怎么一个回答的人都木有的?

提问时间:2021-03-29

答案
其实也是可以的但是 由于不是大众化的想法 不太容易被判卷老师信服 倘若文笔够好,利益足以让老师们信服,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就会怕老师没读懂 死扣立意 但是好老师就不会这样的 综上 我认为你的新思路是可以的 多加注意文笔 和论据就好 如果觉得我说的还可以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